培訓計劃(范例9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培訓計劃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培訓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探索有效的提高教師素質的校本培訓模式、方法,堅持注重實效,立足校本的原則,充分發揮校本培訓的功能和優勢,營造有利全體教師終生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特制定本學期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二、研修目標
(一)更新教師教育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加強學校師德建設,優化教師知識結構,聚焦課堂,直面問題,增強教師執教能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校本培訓的質量。
(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堅持“教學做合一”,圍繞教育教學工作,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講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結合學校特色,多途徑多形式開展校本培訓。
(三)以教師發展為本,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滿足教師發展需要。
(四)注重資源整合,加強教學、科研、培訓的有機統一;注重校際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
(五)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激勵機制,進一步實現校本培訓規范化。
三、研修對象及內容
(一)研修對象:全校教師
(二)研修內容
1.專業精神。大力弘揚“敬業、愛生、奉獻”的師德風尚,貫徹執行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開展政治思想和師德修養教育,教育政策和法規教育,組織教師學習先進教師的經驗,樹立科學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
2.專業知識與技能。圍繞教學基本環節、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針對教師實際,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論,拓寬和更新專業知識,以課堂教學問題為突破口,訓練教育教學技能,研討教育教學方法,交流改革經驗,扎實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水平。
3.專題培訓。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德育工作、教科研、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專題培訓。
四、研修形式
1、專題指導。邀請教學專家進行教學調研和教學技能指導。
2、優秀教師講座。結合本校、本學科的實際,以優秀教師講座的方式,針對日常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研討。
3、觀摩活動。展示教師在課堂中運用的先進教學方式,滲透、落實新課程理念,組織觀摩,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交流。
4、案例分析。將收集到的各種資料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供教師們研究、交流。
5、課題研究。開展以校本為主的課題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6、集體備課。集思廣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五、具體措施:
(一)進一步深化對校本培訓的認識,加強學習,把校本培訓與教師的.專業發展結合起來,切實做好培訓工作。
(二)加強校本培訓的組織領導,加強過程監控管理和考核評價工作,做好相關紀錄,認真落實培訓方案。
(三)發揮優秀教師的帶頭作用,指派他們承擔校本培訓任務,使其在理論與實踐得到雙層面提高,促其向研究型教師發展。
(四)校本培訓與教研活動相結合。圍繞教研組活動,把每一位一線教師依據任教學科和專業特長編入活動小組,定期開展活動,加強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五)巧用校內能人。內部挖潛,發現本校能人,培養本校教師。繼續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啟用校內實踐經驗豐富、理論水平較高的骨干教師作為校本培訓的師資力量,發揮其輻射和示范作用,或開展講座傳授課堂教學經驗,或通過示范課展示教學技能,充分發揮資深教師“傳、帶、幫、扶”,使年輕教師迅速成長。
(六)實現資源共享。為教師學習培訓提供有力保障,讓其根據自身的需要參加個性化培訓。學校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考察,回校歸來要求書寫學習匯報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訓時間,采用作專題講座、經驗交流、上匯報課等多種形式,對全員教師進行培訓,傳達學習精神,以求產生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效應。
(七)做好資料整理。根據上級規定的培訓內容,結合本校教師實際,選擇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不斷總結師訓工作經驗,對培訓中積累的材料認真整理、分類,形成規范的師訓工作檔案。
六、領導小組:
組長:李安樂
具體負責人:黃慧珍付賢雄
組員:我校全體在職教師
學分管理員:付賢雄(667284)
七、校本培訓的保障措施
(一)教師參加學習培訓并取得規定學時是年度考核、職務評聘和評先評優的必備條件之一。每位教師每學年必須取得48學時,其中必須參加學校校本培訓(被教育行政部門、教師培訓部門派出長周期培訓的除外)不少于24學時。
(二)學年內參加學習培訓累計不足48學時,其中校本培訓不足24學時者,當年年度考核、高級教師履職考核不能評為優秀。無正當理由不參加學習培訓的,年度考核為不合格。五年內參加學習培訓累計不足240學時的,予以待聘或降職聘任,不得晉升上一級教師職務,不能評優評先。
培訓計劃 篇2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專業學科"技能培訓"上新臺階,展示我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成就,展示學生熟練的職業技能和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學生的`專業特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為20xx年吉林省、市技能大賽取得更好的成績,機械實訓處根據本專業老師實際任課情況,特制訂如下強化階段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教師專業化為指導,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專業素質為宗旨,面向學生,注重實踐,開展專項技能培訓。
二、組織機構
組長:陳殿輝
總負責:公茂強
秘書長:孫斌
分工種負責人員:
數控車工:王林
數控銑工:公茂強
裝配鉗工:蔣子俊
車工:陳青林
三、培訓目的
盡快加強我校機械專業建設,提高綜合技能水平,爭取在省、市技能大賽上能取得優異成績。
四、培訓目標
通過本次技能大賽培訓,使學生掌握較好的實踐技能,在各項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五、培訓方式
培訓內容分為強化階段培訓,通過專業教師的單獨輔導使學生對參賽內容進行掌握和提高。各培訓對象都以停課方式訓練,每周一至周六早8:30--晚3:40。
六、選手產生方式及培訓安排
(略)
培訓計劃 篇3
一、 培訓目標
1、總體目標
培養具備以下條件的人員:掌握餐廳服務基礎知識,能夠運用基本技能,獨立完成本職業服務程序,并能做到服務質量一流。
2、服務素質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學員掌握企業經營的理念、服務的理念,餐廳服務員的素質要求,餐飲服務禮儀規范及各種待客服務技巧,學會用禮儀包裝自己 ,自覺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營造良好的服務氛圍,提高綜合服務素質,提升對企業的忠誠度,增強團隊的凝聚力,為迅速、全面提高餐廳服務檔次打下良好的基礎。
3、操作技能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學員熟練掌握餐廳服務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實際工作的應變能力及心理素質,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
二、 教學要求
(一)服務素質培訓要求
1、企業形象塑造及餐廳服務員個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2、服務的含義、服務的理念、服務的模式
3、餐廳服務員的素質要求
4、餐廳服務員的.職業道德要求
5、餐廳服務員的禮節禮貌的基本要求
6、餐廳服務員儀容儀表儀態的基本要求
7、餐廳服務中常用的禮貌用語
8、如何樹立“前臺員工是賓館內部的顧客”的理念,加強前后臺的合作
(二)、操作技能培訓要求
1、托盤的基本要領
2、餐巾折花
3、中餐擺臺
4、斟酒、上菜、分菜
5、中餐宴會的預定
6、中餐宴會的接待服務程序及技巧
三、教學計劃安排
總課時數:140課時。
專業理論:10課時。
專業技能:60課時;
一、課程任務和說明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餐廳服務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完畢,培訓對象應能夠獨立上崗,完成餐廳服務的日常接待與衛生清潔等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應以理論教學為基礎,注意加強技能訓練,使培訓對象通過實際訓練,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二、課程和課時分配表
......
三、 服務素質培訓的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學員掌握企業經營的理念、服務的理念,餐廳服務員的素質要求,餐飲服務禮儀規范及各種待客服務技巧,學會用禮儀包裝自己 ,自覺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營造良好的服務氛圍,提高綜合服務素質,提升對企業的忠誠度,增強團隊的凝聚力,為迅速、全面提高餐廳服務檔次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操作技能培訓的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學員熟練掌握餐廳服務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實際工作的應變能力及心理素質,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
培訓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解決我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突破口,以學習研究新課程標準和高中教學藝術及班級管理藝術為重點,全面提高我校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二、培訓目標
1、提高職業道德修養和教學業務修養。
2、更新教育觀念,樹立自我發展目標,培養可持續發展能力。
3、通過培訓,了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本學科發展動態,吃透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材,促進每位教師專業發展,適應高中教學的需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4、提高班級管理能力和班級工作藝術。
三、培訓對象:
全體教師(行政、教輔、工勤人員只參加開班式及師德師風培訓)
四、培訓內容及形式:
1、教師的個人修養:講座
2、班主任工作方法與藝術:講座,分組討論。
3、新時期的高中教育:講座,分組討論。
4、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講座、分別練習。
5、培訓形式:集中學習、專題講座、分學科學講座、研究、觀摩學習、或課堂展示、實踐反思、課題研究、師徒結對等。
五、培訓要求:
1、培訓期間要嚴格管理,嚴格考勤優質高效辦好這次培訓。
2、授課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備課,認真輔導。
培訓計劃 篇5
一、培訓目的
1、讓新員工全面了解公司,了解并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堅定不移
做出自己的職業選擇,理解并接受公司的理念和行為準則。
2、讓員工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掌握工作要領
新員工入職培訓一般在入職一周內進行,包括集中崗前培訓和崗后指導培訓。行政部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員工的培訓日期和簽名。
二、訓練方法
1、崗前培訓:根據公司相關制度和規定,準備培訓材料,以示對新員工的歡迎
回答新員工的標準化問題。
2、在職培訓:新員工實際工作部門負責(參觀工作環境:介紹部門環境和工作、
內容:說明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處理:)
三、培訓材料
員工入職手冊,部門《崗位職責手冊》等
不及物動詞培訓內容
1、企業概況(公司、歷史、背景、使命等。)
2、公司組織結構和部門負責人
3、相關部門工作關系介紹
4、公司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
5、公司的基本財務政策
四、培訓評估和評價
建立在職人員培訓檔案,通過培訓檢查新員工的接受效果。
培訓計劃 篇6
一、課程任務和說明。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餐廳服務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完畢,培訓對象應能夠獨立上崗,完成餐廳服務的日常接待與衛生清潔等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應以理論教學為基礎,注意加強技能訓練,使培訓對象通過實際訓練,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二、服務素質培訓的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學員掌握企業經營的理念、服務的理念,餐廳服務員的素質要求,餐飲服務禮儀規范及各種待客服務技巧,學會用禮儀包裝自己 ,自覺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營造良好的服務氛圍,提高綜合服務素質,提升對企業的忠誠度,增強團隊的凝聚力,為迅速、全面提高餐廳服務檔次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操作技能培訓的`教學要求。
通過培訓,使學員熟練掌握餐廳服務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實際工作的應變能力及心理素質,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
培訓計劃 篇7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有關規定,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該計劃。
一、指導思想
二、目標任務
通過開展公需科目繼續教育培訓,逐步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提高政治業務素質,以適應經濟發展需要,通過開展專業科目繼續教育培訓,使本行業專業技術人員掌握行業專業新理論、技術、信息,以及行業內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擴展知識視野。
三、培訓對象
全體專業技術人員。
四、培訓內容與學時
1、專業科目主要包括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新技能。專業科目學習培訓不少于60學時。
2、公需科目是《職業道德和創新能力建設》,學習培訓不少于20學時。
五、培訓基地
公需科目由市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培訓教學及考核任務,已可登錄遂寧市人事人才網進行網上培訓。
專業科目由鎮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培訓教學及考核任務。
六、培訓形式
1、集中授課。主要包括本單位組織的'各種培訓。
2、自學。主要包括有組織、有計劃、有考核的自學活動。
3、網絡培訓。主要包括登錄遂寧市人事人才網進行網上培訓。
七、組織管理
1、鎮負責全體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管理和年度培訓計劃制定、繼續教育工作的申報、登記和管理。
2、專業技術人員未完成規定繼續教育課時的,年度考核不得定為優秀,不予受理專業技術申報、職(執)業資格注冊、崗位等級晉升和崗位聘用審批。
八、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培訓組織領導,成立專門組織領導機構,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二是創新培訓思路,提高培訓實效。三是建立健全培訓激勵和約束機制。
培訓計劃 篇8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加強少先隊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我校以少先隊干部隊伍建設為抓手,大力開展新課程下的學校德育活動,不斷提高隊干部素質和管理組織能力。
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提高少先隊干部的自身素質,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組織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進一步提高,為更好地開展少先隊工作夯實組織基礎使之成為班主任、輔導員的得力助手。
培訓內容:
(一)中低段
1. 黨旗、國旗、軍旗、祖國版圖、團旗、隊旗的意義教育;
2.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
3.少先隊的光榮歷史;(不同時期組織名稱、小英雄介紹)
4.少先隊干部的職責與要求。
(二)中高段 1.少先隊的光榮歷史;
2.共青團組織及共產主義理想;
3.隊干部的素質與能力;
4.環境與我們的品德培養。
具體做法:
1.集中培訓與中隊實踐相結合;
2.學校、大隊部、各中隊協調配合;
3.根據年齡特征分段進行;
4.中高年級印發資料;
5.了解隊干部情況;
6.進行實踐能力檢測;
培訓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教育的實踐與反思,使我們深深地認識到:學校的發展,將取決于人們觀念的更新,人才的發揮和校本課程開發的功效。為此,我校切實以課改精神和新基礎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發展為本,走“科研興校”道路,堅持把校本培訓作為推動學校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進而使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全面、持續、健康發展。
二、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具體領導校本培訓工作。
組長:馬永輝
副組長:杜春民
三、培訓目標
1、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
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是精心為社會培養下一代的過程,積累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的過程。不斷地積累,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品味,從合格教師逐步成長為優秀教師———名教師———專家型教師,而實現這種成長的唯一途徑就是繼續教育,就要積極地、主動地創造性地投身于校本培訓。
2、共性與個性相互融合
我們實驗中學人追求的是所有優秀教師的共性——優良的師德、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一定的科研能力。我們樹“嚴謹求實,團結創新弘揚”的.校風,立“師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教風。在教學實踐中,始終把握“嘗試學習”的實踐研究,真正讓師生嘗試成功,感受快樂
四、培訓形式:集中培訓與自學培訓相結合。
1、舉辦專題講座形式
聘請校內、校外名師和專家進行各類專題講座,如:學習主題構建,解讀新課程標準、課程改革內容、教學模式、考試與評價制度、新課程中的教與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方向、教師修養、教師教育能力研究等講座。
2、自學——反思形式
自學是在學校的規劃和指導下,教師根據自己的要求開展的自我培訓活動,主要采用兩種形式:上網瀏覽教育文獻,系統學習教育專著、教學雜志,并書寫學習心得,然后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開展自我反思,總結提高。
3、實踐與交流形式
A、開展案例教學分析與研究。
B、開展主題研討,圍繞主題研討組織青年教師教學評優課活動,通過說課、聽課、評課活動,相互研究,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C、開展師對結對、論文、課件制作評比活動。
D、開展校內或校際開展課題研究的教學競賽。
E、組織教師進行以培訓內容為重點的考試。
五、培訓內容
1、師德培訓: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為依據,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在校內廣泛開展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強化教師自我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堅持依法施教,依法辦學。
2、教師現代教育理論及專業知識更新的培訓:根據中學學科教學的特點和要求,加強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理論、現代教育理論和學科發展前沿理論的學習,使教師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修養,不斷豐富與更新學科知識。重點是現代課程理論和現代教學理論。二期課改方案及學科課程標準、學科知識的拓寬、應用與其他學科聯系綜合。
3、課堂教學能力的培訓:按照中學教師職業基本功和專業基本功的要求,開展教學實踐和技能培訓,尤其是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技能,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同時,注意引導教師對教育教學問題進行分析、反思、實踐、總結,對教育教學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共享,促使教師的教育行為具有明確性、示范性、參與性和效能性的特點。重點對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培訓,特別是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培訓。
六、培訓的考核與管理
1、學校成立由校長擔任組長的校本培訓領導和考核小組,形成由校長親自抓、教導處助抓的管理系統,為校本培訓的順利開展起到重要的組織保證作用。
2、加強過程管理,建立教師校本培訓個人檔案資料,為考核提供依據,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歷史材料。
3、認真記載教師參加校本培訓的出勤情況,并放入個人培訓檔案,作為考核依據之一。
4、根據學校內部規定的各種培訓的學時學分,從學校、部門和教師本人三個層面上進行定期評價考核,登記培訓的學時和學分。
5、將教師的學習筆記、聽課記錄、課例或案例、課件、學習體會、經驗總結、研究論文等文字材料和參加培訓或研究活動的考勤情況作為校本培訓檢查、考核的重要依據。
【培訓計劃】相關文章:
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19
酒店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27
新員工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18
員工教育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19
校本培訓個人計劃-培訓計劃04-19
(精選)培訓計劃07-27
培訓計劃(精選)07-28
培訓計劃(精選)07-30
[精選]培訓計劃07-30
培訓計劃【精選】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