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培訓計劃范文集合5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培訓計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培訓計劃 篇1
一、培訓目標和培訓重點
(一)培訓目標
1.全面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加強師德建設,優化知識結構,聚焦課堂,直面問題,增強教師創新精神和執教能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2.在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培訓機構的指導下,以學校為基本單位,在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切實推行校本培訓工作,力求全面提高校本培訓的質量和效益。
3.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堅持“教學做合一”,圍繞教育教學工作,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按需施教,講求實效,學用一致,結合學校實際,多途徑多形式開展校本培訓。
4.堅持面向全體的原則,每位教師必須參加校本培訓。每學年不少于24學時。
5.以教師發展為本,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注重差異,突出個性,滿足教師發展需要。
6.注重資源整合,加強教學、科研、培訓的有機統一;注重校際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遠程教育手段。
7.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激勵機制,逐步實現校本培訓規范化與特色化發展。
(二)培訓重點
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知識與技能等專題培訓為培訓重點。
二、主要內容和基本形式
(一)主要內容
1.專業精神
(1)組織一次先進教師經驗交流會;
(2)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閱讀一本教育類書籍,并至少撰寫1篇讀書心得及體會;
(3)結合課堂教學,每學年至少撰寫一篇質量較高教學案例、反思或論文,并上交教科室作為考核依據。
2.專業知識與技能
(1)學校每年至少組織6次(每學期3次)各學科集體備課活動;
(2)以教研組1人1課為基本單位,結合每學年1次的教研主題性研討活動,每位教師每年至少上校級以上公開課1次;
(3)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評課不少于10節,評課至少1節;
(4)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參加一次評價研究活動;
(5)學校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教學技能培訓或展示活動。
3.專題培訓
組織教師開展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及教育科研等專題培訓。
(二)培訓形式
1.校際培訓:和師資隊伍強大的學校開展校際教學聯誼活動,資源共享,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2.校級培訓:學校通過調查了解,根據教師普遍性實際需要,組織開展全校性的校本培訓活動。
3.教研組培訓:根據各教研組特點,開展與各教研組專業緊密相聯的培訓內容。
4.自我培訓:教師自定個人發展計劃,為自己設計個性化的培訓方案。
三、保障措施和預期效果
1.保障措施
以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評價制度和學科教研組建設評價制度為依托,按照規定加大對校本培訓的.投入,提供各種培訓渠道讓學生外出學習。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本項工作,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具體由教務處負責落實。學校多方位作好校本培訓宣傳工作,教師認識到位,能積極、認真地參與校本培訓工作,教師參加學習培訓并取得規定學時是年度考核職務評聘和評先評優的必備條件。
2.預期效果
能有效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培訓計劃 篇2
一、培訓目標和培訓重點
1. 通過開展校本培訓與教師素養提升行動,使教師樹立現代教育思想觀念,更新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使之具有綜合教育的能力和銳意創新的能力,發展個性特長,使之具有鮮明的教育、教學個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拓寬科學文化視野,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進一步提高理論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為學科骨干,為教師的成長和成功鋪設方便之路。
2. 將校本培訓與教師素養提升行動相結合,走“教研訓”一體化道路,結合“集體備課、校本主題教研”等教研活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3. 以先進教師經驗交流會、講述同伴故事等方式開展師德專題培訓,使教師對師德的認識從理念層面走向實踐層面。
4. 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外出學習匯報為主抓手,“打造有效課堂,彰顯學科特色”作為本學期校本培訓的核心工作來抓。
5.針對上級有關部門的.文件精神,結合本學期的具體活動,開展論文撰寫、課題申報與研究等專題培訓,并以各級課題研究為基礎,將過程的管理和培訓結合起來,提升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
二、主要內容和基本形式
【主要內容】
1.教師自主學習
2.主題教研活動(各學科舉辦1次)
3.集體備課活動(每月進行1次)
4.專題培訓(4次:信息技術、心理健康、德育、外出學習匯報等內容)
5.主題式的專家引領研訓
【基本形式】
1.集體備課 2.主題教研 3.自主學習與交流
4.專家引領 5.專題講座 6.師徒結對
三、保障措施和預期效果
【保障措施】
1. 加強校本培訓的管理,把教師素養提升與校本培訓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重要地位,以此項工作為突破口,切實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校本培訓要加強層級管理,一是校級決策層,校長是第一責任人,把握校本培訓的方向;二是培訓執行層,即教務處(教科室),其主要職責是:在校長的領導下,組織和開展校本培訓活動,并通過管理擴大參與面,提高培訓水平。
2. 繼續完善相關的校本培訓制度,尤其是基于博客的校本教研的相關制度,確保校本培訓常態扎實地推進。
3. 聘請專家來校為全體教師做專題培訓,為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指導。進一步激發全體教師的教研熱情,教研策劃智慧。
4.做好相關項目的預算,確保資金到位,為培訓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5.內部挖潛,擇本校之能人,訓本校之教師。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利用本校的資源為深入的校本培訓提供支持和幫助。
【預期效果】
1.逐步修改、完善相關制度,使基于博客的校本研訓“有規可依”。
2.積累豐富的校本培訓資源:課例、教育教學文稿。
3.教師整體素質向更高水平的邁進,教育教學水平得以提高。
4.全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培訓計劃 篇3
根據市教師繼續教育有關文件規定及馬尾區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新教師在上崗執教第一年的試用期期間必須完成120學時的理論和實踐培訓,經區教師進修學校和任職學校的考核后,達到合格以上成績方可正式錄用。為了幫助新教師盡快適應角色轉換,成長為一名具有高尚道德素質、新課改教育觀念、良好的終身學習意識的合格教師,我校對林晨、柯穎老師特制定如下培訓方案:
一、培訓對象
XX年年9月新分配到我校的林晨、柯穎老師
二、培訓目標
1.通過培訓,使林晨、柯穎老師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適應教育教學環境,熟悉教師常規工作,增強工作信心。
2.使林晨、柯穎老師進一步鞏固專業知識,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熱愛教育教學工作,熱愛學生,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
3.引導林晨、柯穎老師熟悉大綱及教材,熟悉班級管理工作,盡快提高教育教學技巧與能力。
三、培訓內容與形式
1、培訓內容:
(1)、對林晨、柯穎老師進行教育政策法規、現代教育理論與教育改革發展動態、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及班主任工作、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聽評課、進行教育教學反思、學習討論關于新課改精神在教育教學實際中的體會等。
(2)、要求林晨、柯穎老師必須在我校完成上級要求的教學實踐任務。主要內容包括:
a、聽課不少于30節。要求認真寫聽課記錄及收獲、體會。
b、本人對林晨老師的班級管理進行輔導,同時對課堂教學常規進行指導并寫出評析意見。
c、課堂教學的.兩次考核課,上學期安排一次教研組的匯報課,下學期安排一次校級公開課,并對林晨柯穎老師兩個學期的教案、聽課記錄、考核課等評定成績。
d、學年末撰寫教育或教學論文一篇。
2、培訓形式:結合學校課題研究,課前輔導課后跟蹤;校本培訓,
四、培訓工作的組織和管理
1、我校要把對新教師的培養做為學校工作的重點之一,使新教師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師資來源。要精心為新教師選配指導教師,并要求他們簽訂師徒合同;新教師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盡快熟悉全學年的學科教材和教法,并在教學實踐中滲透新課改理念。
2、我校培訓工作的領導要定期檢查新教師各項培訓任務(教案、聽課、班隊管理、集中培訓、公開課、培訓活動等)的完成情況。特別對“指導教師指導新教師”這一最直接、最重要環節進行重點把關和督促,要求指導教師平時對新教師思想上要關心幫助、業務上要傳.幫.帶,做到聽、看、輔、幫一條龍。
3、我校組織評估新教師課堂教學的兩次考核課(上學期安排一次教研組的匯報課,下學期安排一次校級公開課),并對新教師兩個學期的教案、聽課記錄、考核課等評定成績。
4、對于新教師培訓我校要制定培訓工作學年計劃和總結、指導教師的工作小結、新教師自我培訓小結、新教師教育教學的培訓成績等材料,
五、師徒安排
林晨老師由黃錦棟老師帶
柯穎老師由薛可熙老師帶
六、學校培訓工作安排
1、XX年年11月---11年4月份完成校本培訓20學時。
2、XX年年9月--20xx年5月完成教學綜合實踐活動60學時。
3、XX年年11月份至20xx年4月份培訓處對新教師進行聽課活動,了解新教師新課改的課堂教學情況。
4、20xx年5月份至6月份上旬由學區組織對兩位新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進行考核。
培訓計劃 篇4
為貫徹國務院《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省衛生廳《省鄉村醫生教育培訓實施細則》(、《省鄉村醫生考核辦法實施細則(試行)》等文件規定,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崗位培訓工作,提高鄉村醫生業務素質,按照省衛生廳《省20xx年鄉村醫生在崗培訓計劃及大綱》要求,特制定《縣20x年鄉村醫生在崗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標
以鄉村醫生職責為出發點,以開展鄉村醫生全員在崗培訓為手段,以基本藥物制度、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濾布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等內容為重點,不斷充實提高鄉村醫生業務技術水平。
二、培訓對象
經注冊在我縣村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預防、保健和一般醫療服務的鄉村醫生。
三、培訓內容、形式及學時安排
今年鄉村醫生培訓為八個項目,包括23項內容(詳見下表)。培訓總學時為70學時,分為集中培訓和自學兩種形式,集中培訓54學時采取理論授課和技能操作方式,自學16學時。
四、培訓考試考核與登記
培訓結束后將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考試考核,工業濾布并將培訓考試結果記入本人業務技術檔案,作為年度業務考核、執業注冊和再注冊,防保津貼發放的'必備條件之一。并且,根據《省鄉村醫生考核辦法實施細則(試行)》文件精神,培訓情況作為鄉村醫生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考核結果作為鄉村醫生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的發放依據。
五、培訓管理
縣衛生局負責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及鄉村醫生的考核及登記工作,并做到與鄉醫考核、注冊和再注冊,防保津貼發放掛鉤,組織實施全縣在崗鄉村醫生集中培訓、考試及組織人員參加全省的師資培訓。
培訓計劃 篇5
一、培訓目標和培訓重點
1.繼續推進“三單教研”范式建設,數學組起引領作用,其他組逐漸深入學習。
3.通過專業閱讀、名師引領、自我修煉等加強教師學科專業發展。同時,加強教師基本功的強化,主要是粉筆字基本功的培訓,注重培訓的過程性監督。同時,注重教研活動的深化和延續性。
3. 注重骨干教師引領作用,監督青藍結對工程的過程質量,搭建平臺,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同時,聘請外界專家來校指導,通過與兄弟學校的聯合教學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4. 進一步監督和開展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發展。打造一位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
6、加大教師閱讀量和閱讀實效。通過分工閱讀、教師閱讀課等,通過保障教師閱讀的過程監督,提高教師閱讀的質量。
二、主要內容和基本形式
1. 推廣“三單教研”,深入課堂引領
“三單教研”范式是我校基于作業單設計研究過程產生的一套教研范式。“課前、課中、課后”亦或者是“診學單、導學單、拓學單”。通過進行完整的“三單教研”讓教師在教科研活動收獲更多。前幾學期,我校致力于數學組的研究,在其他教研組進行慢慢滲透。本學期,我們在穩步做好“三單教研”的同時。結合其他學科特點,在其他學科中也能有所推廣和發展。
2. 新老教師合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每年,我校會安排骨干教師帶新教師,但過去的幾年,這種新老教師的合作汪汪流于形式。本學期,我校將通過師徒輪流互相聽課,與教務處的蹲點聽課(推門聽課)進行整合,加強監督。同時,為新老教師教師搭建理論平臺,如請專家進行專業指導、請教師出去專業學習等方式。也為新老教師搭建實踐平臺,如推出去上公開課、鼓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等,能對每次活動能做到收獲最大化。
3.激發教師閱讀興趣,打好教師基本功
教師的自我提升更多的是課外閱讀效果,現在的教師過于繁忙,忽略了讀書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將通過讀書論壇,分工讀,做評注,摘錄關鍵語句等方式提高閱讀效果。加強對教師讀書過程性成效的監督。在學校中,我們將繼續加強教師粉筆字基本功的培訓。
4.課題研究,促進教師二次專業成長
課題研究的開展,可以幫助教師探究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同時也能促進教師進行論文撰寫,可以說是一勞永逸。當然,這也需要專家的指導和自我的提升。4、提高骨干引領作用,促進新教師專業成長
三、保障措施和預期效果
1、經費保障,確保培訓順利開展;
2、專家保障,確保培訓開展的效果;
3、時間保障,確保教師在輕松、愉悅中進行培訓。
通過有效培訓的開展,能培養出一些具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骨干教師,也能進行自主的研修。
【培訓計劃】相關文章:
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19
酒店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27
新員工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18
員工教育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19
校本培訓個人計劃-培訓計劃04-19
(經典)培訓計劃08-02
培訓計劃(經典)08-02
培訓計劃09-27
培訓計劃09-27
培訓計劃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