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大學生最應該讀的書
步入大學,有很多的書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哦。以下是陽光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值得大學生閱讀的好書,希望對您有幫助。
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1、《語言問題》 趙元任著,商務印書館
《語言問題》是趙元任教授在臺灣大學文學院中文系的演講記錄。全書十六講,系統地講述了語言學以及與語言學有關系的各項基本問題,是作者的重要著作之一。本書已經成為現代語言學的經典之作。
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2、《語言與文化》 羅常培著,語文出版社
一位開拓型的語言學大師羅常培先生撰寫的一本探索語言與文化關系的小書,被認為是中國文化語言學的開山之作。
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3、《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呂叔湘著,商務印書館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是由呂叔湘 編寫,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本書籍。《漢語語法分析問題》主要有兩方面的配合:一方面要廣泛地調查實際用例,一方面也要不斷地把問題拿出來理一理,看看這個問題是不是有可能或者有必要從一個新的角度或者更深入一層去考察,看看一個問題的探討是不是牽動另一個問題。
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4、《修辭學發凡》 陳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修辭學發凡》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修辭學巨著,作者陳望道先生,初版由大江書鋪于1932年分上下兩冊正式出版。全書12篇,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科學的修辭學體系,被學界奉為中國現代修辭學的奠基之作。
《修辭學發凡》把存在于漢語語文中的種種修辭方法、方式以及運用這些方法、方式的原理原則加以系統的闡釋,并且指明它的發展趨向。在闡釋和說明中,引用了豐富、適切的白話和文言的例證。對于系統地研究修辭學,對于古今作品的閱讀理解欣賞和練習寫作,都有助益。
一是引例豐富。所引用的書約250部,單篇論文約170篇,方言、白話各種文體兼收并蓄。
二是歸納系統,闡釋詳明。該書在大量語言材料的基礎上,系統而詳盡地分析歸納了漢語語文中種種修辭方式。在批判地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首先提出了“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兩大分野的理論,進而把積極修辭分為辭格、辭趣兩種。辭格歸納為38格,每格又分若干式,全面概括了漢語語文中的修辭格式。
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5、《漢語方言概要》 袁家驊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
論述漢語方言的著作 。袁家驊(1903~1980)等著,1960年 2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全書50萬字,分12章。第1~3章為緒論:論述方言、漢語方言學和漢語方言發展的歷史。第 4~11章為分論:分別闡述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南方言、閩北方言的形成,以及各方言語音(描寫語音學和歷史比較音韻)、詞匯和語法的特點。第12章為綜論:從語音、詞匯和語法 3方面舉例說明現代漢語方言的親疏關系。此書材料豐富,審音較細,論述全面。語音方面從平面到歷史,從個別到一般都接觸到了,大體上反映了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研究漢語方言的成果,詞匯和語法在此書中也得到了相當的重視。1983年 6月出版第 2版,作者重新校訂,改正了已發現的材料錯誤和體例不一之處,并修訂了個別章節,如“吳方言”一章改寫了變調一節,第10、11兩章因將“閩南方言”和“閩北方言”合為“閩方言”而作了相應的調整和補充。
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6、《馬氏文通》 馬建忠著,商務印書館
《馬氏文通》是馬建忠編著的一本書籍,該書是中國關于漢語語法的第一部系統性著作。這本著作開建了中國的語法學。該書以古漢語為研究對象,把西方的語法學成功地引進中國,創立了第一個完整的漢語語法體系,奠定了中國現代語言學的第一塊基石。《馬氏文通》融匯漢語傳統和外來的理論方法研究漢語自己的問題,在學習外來理論和方法上樹立了一個典范。馬建忠參照拉丁語法體系,同時參照中國關于虛字的一些說法,經過長期的整理、搜集創建了一套漢語的語法體系。
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7、《漢語音韻》 王力著,中華書局
《漢語音韻 》是中華書局 出版的圖書,作者: 王力。
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8、《訓詁簡論》 陸宗達著,北京出版社
訓詁學是我國的一門古老的科學。它從語義的有度來研究古代文獻,是批判地繼承我國古代文化遺產首先必須運用的一門基礎科學。它不僅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在今天還有很重要的實用價值。過去的`訓詁學有它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缺點。今天,在近代語言科學以及其他科學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我們完全應當使訓詁學有更深、更廣的發展和運用。但是,訓詁學這門科學常被看成一門神秘莫測、離不可攀的學問,影響了它的普及。因此,有必要對它的范圍、內容、方法以及如何運用等問題,作一些簡單扼要而又通俗的論述,并對前人在訓詁上的成就,作一些必要的介紹,以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它和運用它。
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9、《中國語言學史》 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國語言學史》是我國第一部漢語言著作,所敘述的是最廣泛意義上的中國語言學簡史,嚴格地說,應稱為漢語言研究簡史。
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10、《中國文字學》 唐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國文字學》是陳夢家先生在西南聯大教授的《中國文字學》課程的講義,手稿未曾發表。雖說是六十多年前的舊講義,有些見解已然過時,在陳氏后來自己的著作中也已經修正,但陳氏在其中所提出的某些觀點到現在還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再者,本講義中陳夢家先生也架構起了自己獨特的文字學體系,這也體現了陳氏學問的特點,對研究陳夢家本人實是非常珍貴的資料。《中國文字學》也具有學術史上的重要參考意義。1937年秋至1944年秋間,陳夢家先生在昆明西南系大任教,講授中國文字學。1939年夏,陳先生將授課講義編訂成冊,名文字學甲編,共分七章,其中第七章古文字材料只寫了“甲骨文”一節,為未完稿。至1943年,陳先生作中國文字文學兩章,自稱為“重訂本”,其內容與1939年本略有重復。1944年秋,經費正清先生和金岳霖先生介紹,陳先生到美國芝加哥大學講授中國古文字學,其講義為英文打印稿,名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AL AEOGRAPHY(譯成中文為“中國古文獻學概要”)。
【大學生最值得讀的好書-大學生最應該讀的書】相關文章:
4.2017年最值得推薦的書-2017好看的書推薦-最值得一看的經典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