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推薦書目
宋朝詩人黃山谷曾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讓生活變得不同,從讀書開始。對此陽光網小編就為各位整理了梁啟超推薦書目的相關優秀內容,歡迎各位參閱。
梁啟超推薦書目(一)
1.《國學小史》:“史也,史也!”
晚年梁啟超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講學,時為學生、后亦成著名學者的姚名達向請教:近自患學問太多,而欲集中精力于一點,此一點為何?”梁啟超毫不猶豫地回答:“史也,史也!這無疑是金針度人。
按照在歐洲時與諸同人商討的方針,“此后絕對放棄上層的政治活動,惟用全力從事于培植國民實際基礎的教育事業”,梁啟超開始了由政治家向學者的轉變。
這期間著有《清代學術概論》《墨子學案》《中國歷史研究法》《情圣杜甫》《屈原研究》《中國文化史》《變法通議》等。1920年冬,梁啟超應清華學校之邀,開設課外講演“國學小史”。
老子教人用功最要緊的兩句話,說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他的意思說道:”若是為求智識起見,應該一日一日的添些東西上去;若是為修養身心起見,應該把所有邊緣逐漸減少他。“
孔子,是最崇信自然法的人,是意志最堅定強毅的人。孔子發達的路徑,很平易近人,無論什么人,都可以學步。
《墨子》在先秦諸子中最為難讀。墨子真算千古的大實行家,認為人類享用當以維持生命所必要之最低限度為界。不惟在中國無人能比,求諸全世界也是少見。孟子說: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我們讀這位大圣人的.書,總要有聞而興起’的精神,才算不辜負哩。
2.《新史學》:為國民著史,為今人著史,“史界革命”之魁首
“史學者,學問之最大而最切要者也,國民之明鏡也,愛心之源泉也。”
”于今泰西通行諸學科中,為中國所固有者,惟史學。“
20世紀初,梁啟超首倡”新史學“,主張擴展史學范圍,為國民著史,為今人著史,由此引發的學術震蕩,在現代中國學界影響深遠。
本書收集了《中國史敘論》《新史學》《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國地理大勢論》四種,精編精校,附有專業導讀。
梁啟超于橫濱創辦《新小說》,發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倡“小說界革命”;創作中國政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這一年,梁啟超30歲,圖為其1902年的留影。
3.《梁啟超新傳》:梁啟超權威傳記,30余春秋悉心打磨之作
中國之所以不能維新之大原,我責人,人亦責我,我望人,人亦望我。是我四萬萬人,遂互消于相責相望之中,而國將誰與立也。
——梁啟超
該書由南開大學梁啟超研究會會長李喜所、南開大學元青教授兩位專家所寫,通俗易懂,曾于1993年出版,深受讀者喜愛,此次全新修訂,是謂”新傳“。
4.《梁啟超論中國文學》:中國之美文、韻文
該書由《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情感》《陶淵明》《情圣杜甫》組成。
詩是歌的笑的好呀,還是哭的叫的好?換一句話說,詩的任務在贊美自然之美呀,抑在呼訴人生之苦?再換一句話說,我們應該為做詩而做詩呀,抑或應該為人生問題中某項目的而做詩?
——梁啟超(詩學研究會演講《情圣杜甫》)
延伸閱讀:《飲冰室合集》
《飲冰室合集》分《文集》《專集》兩部分。1903年,《文集》出版,文700余篇,詩話1種,詩詞300余首。我們熟悉的《少年中國說》《論不變法之害》等均收錄其中。《專集》包括《戊戌政變記》《自由書》《新民說》《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代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古書真偽及其年代》等104種。編年排列。2012年,商務印書館將《飲冰室合集》中浩如煙海的經典分類編輯成冊,依據原典進行改排,除《梁啟超論中國文學外》,還有:
(1)《梁啟超論中國法制史》
(2)《梁啟超論儒家哲學》
(3)《梁啟超論中國文化史》
(4)《梁啟超論前秦政治思想史》
(5)《梁啟超論諸子百家》
5.《新大陸游記》:一次從“鄉人”到“世界人”的旅行
在日本的四五年間,梁啟超出訪檀香山、澳大利亞和美國,已由一個“鄉人”變成了“世界人”。尤其是1903年2月至10月,流亡中的梁啟超從日本橫濱起航,經溫哥華、蒙特利爾,到美國紐約、波士頓、華盛頓、費城、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等地,11月,由北美返回日本橫濱。在日記基礎上整理出版北美見聞《新大陸游記》。
《新大陸游記》主要內容是政治的,也有風景描述。梁啟超詳細考察美國的社會政治狀況,旁及經濟、文化,流露出無限崇敬的心境。關心和了解華人社會。真實記錄了梁啟超如何看美國的社會,反思中國人的文化與心理。大師的灑脫與精當;激情與辛辣;躍然跳動,盡在筆端。
6.《歐游心影錄》:1920年,從政治家到學者的轉變
拿西洋的文明,擴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補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來成一種新文明
1918年,辭去段閣財長的梁啟超,帶隨員劉崇杰、張君勱、蔣百里、丁文江、徐新六赴歐洲考察學習,歷時一年多。期間,在法國居留最長,1919年在巴黎和會演講,以辛辣深刻的筆觸剖析巴黎和會本質。逢哲學家柏格森和外交家笛爾加莎,一見如故,“皆成良友”。
1920年,梁啟超歐游歸來,將歐洲游記、心得整理成《歐游心影錄》,通過對戰后歐洲的觀察,表達對中西文化的看點。
梁啟超認同和推崇西方文化的核心“自由精神”;反對西方把物質生活、科學凌駕于一切事物之上,但并不反對科學,更不是要放棄高度發展的物質文明;倡導個體本位的文化理論觀;對歐洲文明的前途抱持樂觀。
7.《梁啟超論憲法》:“中國古代有憲法”,影響至今的必讀論著
1899年-1911年七篇憲法文章。尤以《憲法之三大精神》、《論立法權》《各國憲法異同論》《中國國會制度私議》《新中國建設問題》為要。另附著名憲法學者杜鋼建教授撰寫的導讀文章《憲政與人權的上下求索》,可幫助讀者閱讀理解。
8.《先秦政治思想史》:新國新民,易世易天下,經歷對西方文明懷疑后重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該書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被編入英國出版的“國際文庫”。
墨家學說對梁啟超影響至深,他曾說:“我是心醉墨學的人,所以自己號稱‘任公’,又自命為‘兼士’。”
1922年10月下旬,梁啟超往東南大學講授中國政治思想史,11月21日突發心臟病停講。后將講稿整理為《先秦政治思想史》。
本書是1922年梁啟超先生淡出政治舞臺,致力于學術著述和文化教育事業后,在東南大學講授“中國政治思想史”的講義。書中分析了儒、道、墨、法四大政治思想流派的哲學觀點與政治主張,論述了統一、寢兵、教育、生計、鄉治、民權等頗具時代意義的話題。反映了梁啟超在經歷了對現代西方文明的懷疑后,重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努力。本書是一部先秦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名作,至今依然是了解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必讀書。
9.《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未完成卻影響深遠的名著,講演出來的一本書,看書如同在聽其講學,一本書讀懂300年學術史。
晚明的20多年,清代,民國12年,是為300年。
本書原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間,梁啟超在清華等校講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課程的講義,成書后共分十六講。中國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閱覽室藏有題為《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清華學校講義”一冊,現存第一至十二講(第十二講未完)內容,經過與當時聽講者回憶的對照,應即為梁啟超在清華學校的講義原本。
10.《佛家研究十八篇》:第一個校點本
倘若有人問佛教經典全藏八千卷,能用一句話包括它嗎?我便毫不遲疑答道:“無我,無所。”再省略也可以僅回答兩個字:“無我。”因為“我”既“無”,“我所”不消說也無了。
怎樣才能理會得這“無我”境界呢?我們為措辭便利起見,可以說有兩條路:一是證,二是學。
佛教所說的叫作“法”。倘若有人問我:“法”是什么?我便一點不遲疑答道:“就是心理學。”
——梁啟超
1923年,商務印書館首次出版了梁啟超的佛學文章《梁任公近著》第一輯,分為上中下三卷,其中中卷收錄了梁啟超于1922年親自選定的佛學文章十二篇(附錄一篇)。1932年中華書局出版《飲冰室合集》,收梁啟超的佛學文章十八篇(附錄十篇),后編為單行本刊行《佛學研究十八篇》。2014年,該書收入商務印書館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梁啟超推薦書目(二)
一、《論語》《孟子》熟讀成誦
文字并不艱深,宜專讀正文,有不解處,方看注釋。
朱熹《四書集注》
載望《論語注》
焦循《孟子正義》
載震《孟子字義疏證》
焦循《論語通釋》,將全部《論語》拆散,標準重要諸義,如言仁、言忠恕等等,列為若干目。通觀而總詮之,可稱治《論語》之一良法,且可應用其法以治他書。
陳澧《東塾讀書記》中讀《孟子》之卷,取《孟子》學說分項爬梳,最為精切。讀之以觀前輩治學方法,且于修養亦有益。
二、《易經》
將《系辭傳》、《文言傳》熟讀成誦,其卦象傳六十四條,則用別紙抄出,隨時省覽。
程頤之《程氏易傳》
焦循《雕菰樓易學》三書(《易通釋》《易圖略》《易章句》)欲深通此經,可取讀之,否則可以不必。
三、《禮記》
將《中庸》《大學》《禮運》《樂記》四篇熟讀成誦,《曲禮》《王制》《檀弓》《禮器》《學記》《坊記》《表記》《緇衣》《儒行》《大傳》《祭義》《祭法》《鄉飲酒義》諸篇,多瀏覽數次,且摘錄其精要語。
注解看《十三經注疏》內鄭注孔疏。
《孝經》之性質與《禮記》同,可當《禮記》之一篇讀。
梁啟超推薦書目(三)
四、《老子》
將此區區五千言熟讀成誦。專讀白文自行尋索為妙。
五,《墨子》
除《備城門》以下各篇外,余篇皆宜精讀。
孫詒讓《墨子閑詁》。
《經》上、下,《經說》上、下四篇,有張惠言《墨子經說解》及梁啟超《墨經》兩書可參觀。《小取篇》有胡適新詁可參觀。
梁啟超《墨子學案》,通釋體裁,可參觀助興味。
六、《莊子》
內篇七篇及雜篇中之《天下篇》最當精讀。
郭慶藩《莊子集釋》
七、《荀子》
《解蔽》《正名》《天論》《正論》《性惡》《禮論》《樂論》諸篇,最當精讀,余亦須全部瀏覽。
王先謙《荀子注》
八、《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
《公孫龍子》之真偽,尚有問題。
九、《韓非子》
王先謙《韓非子集解》
十、《管子》
戴望《管子校正》
十一、《呂氏春秋》
中國最古之類書,先秦學說存其中者頗多,宜瀏覽。
十二、《淮南子》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
十三、《春秋繁露》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
康有為之《春秋董氏學》,通釋體裁,宜參看。
十四、《鹽鐵論》
十五、《論衡》
漢代懷疑派哲學
十六、《抱樸子》
晉以后道家言代表作品
十七、《列子》
晉人偽書,可作魏晉間玄學書讀。
以上為漢晉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六朝隋唐間思想界著光采者為佛學,其書目當別述之。以下舉宋以后學術之代表書,但為一般學者節嗇精力計,不愿多舉也。
【梁啟超推薦書目】相關文章:
3.經典書目推薦
4.政治書目推薦
5.古籍書目推薦
6.魯迅推薦書目
7.律師推薦書目
8.民法推薦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