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代罪羔羊的成語故事
【成語名字】代罪羔羊
【漢語拼音】dài zuèi gao yáng
【近義詞】:替罪羊、替罪羔羊
【反義詞】:敢作敢為、敢作敢當
【成語出處】代罪羔羊又稱“替罪羊”,原本指猶太教徒于贖罪日時,于儀式最后放逐到荒野或推下懸崖的羔羊,記載于舊約圣經利未記中。
【成語解釋】比喻代人受過的人。
代罪羔羊后來被當成一種比喻或行為,沒有理由地將責備或災難加之于特定的人、事上,讓少部分的人、事,來承擔所有問題的責任。
【代罪羔羊造句】
1、成為代罪羔羊的滋味肯定不好受吧?
2、我不想成為你的替罪羊。
【代罪羔羊的成語故事】
代罪羔羊又稱替罪羊,原指猶太教信徒于贖罪日時,按《圣經·利未記》記載的儀式將羔羊最后放逐到荒野或推下懸崖。代罪羔羊后來被當成一種比喻或行為,沒有理由地將責備或災難加之于特定的人、事上,讓少部分的人、事,來承擔所有問題的責任。現普遍意指在某錯誤事件上不知所云,替代犯過者的無辜人。
希伯來圣經的觀點是:在猶太圣殿的贖罪日儀式中,百姓會獻祭兩只公羔羊,大祭司會先獻祭其中一只,并將手放在另一只的頭上,說:“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而這只便是代罪羔羊。代罪羔羊將帶著人們的罪,帶到荒野之中。
【代罪羔羊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01-04
成語故事05-15
經典成語故事12-09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12-07
成語故事02-03
中國成語故事03-01
戰爭的成語故事03-02
經典歷史成語故事02-23
成語故事人琴俱亡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