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兒德育故事
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 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因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少兒德育故事,以供各位參考。
少兒德育故事篇1
閔損蘆衣
中華德育故事 孝篇
周朝時期,孔子門生之中,德行出眾。以孝行著稱的閔子騫,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為了更好的照顧閔損,父親續娶了一位妻子。后來,繼母生了兩個孩子,
這年冬天,閔損父親要外出了。對閔損說:“有你娘在家照顧你,我也就放心了。記住,在家要聽娘的話。”閔損說:“放心吧”。然后父親就走了。
父親外出以后,閔損的生活就在砍柴挑水之間飛快度過。家里所有的`重活,幾乎都落在他一個人肩上。但是閔損對此沒有一點怨言。
繼母的兩個孩子在放風箏,繼母對閔損說:“閔損,還不趕緊干活兒!劈完柴禾,再把水缸里的水填滿。”閔損說:“是的,母親。”這時候,他的兩個弟弟在爭著吃飯,不讓閔損和他們一起圍著桌子吃飯。當閔損看到繼母為兄弟夾菜時,不僅想起生母對自己的教誨。
生母教導閔損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到了冬天,后母讓他穿著蘆花填的“棉衣”,而讓兩個親生兒子穿用棉花填做的棉衣。閔損被凍得直哆嗦。閔損的父親看見長子穿著“棉衣”還哆嗦,追問下知道了實情,十分生氣,要趕走后妻。閔損便對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求父親不要這樣做。”繼母得知后,非常受感動,悔改了自己的行為,從此以后對三個兒子一樣看待。
少兒德育故事篇2
中華德育故事 廉篇
上古堯帝的時候,洪水遍地,百姓們不能夠安居,堯帝派大禹去治水。大禹為人聰明機智,和藹可親,又意志堅強,非常講信用。
大禹接受治水任務時,結婚才四天。可是為了天下黎民百姓,大禹毫不猶豫地告別妻子。與大臣益、后稷一起啟程赴任。大禹到任后,吸取父親鯀治水的'經驗教訓,努力實踐,終于找到了合理的治水方法。他認為,父親用堵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劈開大山,開挖大河,讓洪水順著河流入大湖和大海,才能根治洪水。因此,他不辭辛勞,日夜苦干。不論是酷暑還是寒冬,大禹不避風霜雨雪,總是在奔波勞碌,忙于治水。他的兒子生下來后,他也沒回家去看一眼。
在治水期間,大禹曾經三次路過家門,可是他一次也沒有進家里去看一下。
大禹帶著人們治水,先從帝都冀州開始,完成了壺口工程。洪水終于被馴服了,順著河道流向大湖、大海,艱苦卓絕的治水斗爭終于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大禹治水立大功,舜就把王位禪讓給了他。
少兒德育故事篇3
母鴨看見螢火蟲在夜里閃閃發光,便產生了一個新奇的念頭:生一枚熒光蛋。它找螢火蟲幫忙,螢火蟲們爭著把自己身上的熒光粉灑在鴨子吃的青草尖上。不久,母鴨果真生下了一枚奇異的蛋,在漆黑的夜里,能發出幽幽的熒光。
這事兒把家禽家畜全都轟動了。大伙兒贊嘆道:“這枚珍貴的熒光蛋,一定會變成一只美麗的熒光小鴨。”大家請老母雞孵蛋,老母雞滿口答應,精心地孵著。越孵,蛋越發亮。樂得大伙兒圍著老母雞和熒光蛋,唱啊,跳啊,十分開心。
唯獨漂亮的公雞越來越不舒服,它生怕熒光小鴨出世后會超過自己。這天黃昏,趁老母雞去進晚餐,公雞乘機在蛋殼上狠狠地啄了一口。頓時,“吱溜”一聲響,從啄破的.小洞口里鉆出一線光流,直射云霄去了。大伙兒趕來一看,只剩下一個普通的蛋殼。母鴨、母雞傷心得哭了起來。只見那光流凝聚在空中,變成了一顆閃光的星星。
從此,母鴨常常在夜晚生蛋,為的是不讓公雞發現;母雞孵蛋時,就連吃飯也不敢挪窩,只怕公雞再去啄蛋。公雞呢,干了虧心事,受到大伙兒的責備,它自己也很后悔。所以,在天亮前,公雞總是對快要逝去的星星高叫:“喔……回來喲!喔……回來喲!”
【少兒德育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少兒故事04-04
少兒故事精選04-04
少兒勵志故事09-22
少兒睡前故事01-11
少兒經典睡前故事03-27
短篇少兒故事04-04
講解少兒故事04-04
少兒故事大全04-04
少兒故事集錦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