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生活需要條理的哲理故事

時間:2022-11-23 14:23:04 故事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生活需要條理的哲理故事

  條理,泛指:事物的規矩性,條條是理(講究章法,法則。),條條是道(講道理)。對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生活需要條理的哲理故事,以供參閱。

生活需要條理的哲理故事

  生活需要條理的哲理故事篇(1)

  現代經濟已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而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管理和技術這兩個輪子。在國外,經濟學家認為西方工業現代化是“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管理”。眾多的企業通過改進管理、創新求實,成為世界知名企業。

  美國汽車公司總裁莫端要求秘書給他的呈遞文件放在各種顏色不同的公文夾中。紅色的代表特急;綠色的要立即批閱;桔色的代表這是今天必須注意的文件;黃色的則表示必須在一周內批閱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時須批閱;黑色的則表示是必須他簽名的文件。

  把你的工作分出輕重緩急,條理分明,你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創造出更大的機智,也使你工作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當你過于注意細節的時候,卻是在一點一點地浪費你的人生。

  生活需要條理的哲理故事篇(2)

  從我懂事開始,就記得祖母有個不成文的“家規”:家里的任何物品都必須放到固定的位置,大到生產農具,小到針頭線腦,都是這樣。用的時候去固定位置拿,用完后必須要放回原來的位置,否則就會受到祖母的數落和指責。

  我8歲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隨手把書包扔到炕上,一向對我寵愛有加的祖母把我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并且逼著我把書包放到規定的位置。我感到很委屈,認為祖母是“小題大做”。小姑回娘家時,我向她訴苦,小姑卻笑著說:“因為你是孫子,已經隔了一代,這算對你客氣的呢!我們幾個兄弟姐妹,小時候因為亂扔亂放東西,可是沒少挨打呀!”

  我們全家都無法理解祖母為什么這么執迷于這樣的“家規”,但是祖母卻用這條再簡單不過的“家規”把家里料理得井然有序。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從小就被動地養成了“物有定位,物歸原處”的習慣,這讓我從來沒有為找東西而發過愁,做事也有條理,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但是,我心里對祖母的“家規”還是不以為然。

  1996年,我到某礦參觀,該礦一個大型設備是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當時出了故障,被拉到地面,由一個德國來的技師幫著檢修。這個德國技師每次在檢修前,總是在地上鋪一塊白布,然后把所有用到的工具從包里掏出來,有序地擺放在白布上,用到哪個工具就拿哪個工具,然后總是“物回原地”,而礦上的檢修工人總是用到什么工具時才到包里去找。這雖然是一個細節的差別,但是干同樣的活兒,德國人的檢修效率卻高得多。

  一次讀《曾國藩家書》,也看到了類似的細節。曾國藩在一封家書中,曾經提到自己對物品擺放極為嚴格,甚至連一個布條放在什么地方都有明確的規定。很難想象就連曾國藩這樣的“大人物”,對這種事都這么重視。

  德國技師和曾國藩的“做法”,同祖母的“家規”如出一轍,讓我不得不認真審視祖母“家規”的重大意義。

  其實,祖母的“家規”體現的是“凡事要有條理性”的道理。如果養成了做事有條理的習慣,每件事上都提高一點效率,天長日久效果就出來了。祖母的家規是她人生的體悟,可能她也講不出其中的道理。雖然很簡單,但是蘊含了人生的大學問、大智慧。

  生活需要條理的哲理故事篇(3)

  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首先強調的是秩序感的建立。秩序是有條理、不混亂的狀況,良好的秩序能使人產生愉快、安全以及舒服的感覺。

  用了東西放回原處,需要我們具有“歸位”意識。歸位意識體現在個人生活中,是整潔的生活狀態,體現在公共場合,則反映出一個人的公德心和對公共財物的責任心。

  其次,養成“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的習慣,將提高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效率。很多人經常因為找不到要用的東西翻箱倒柜,甚至大動肝火,既浪費時間,又影響身心健康,真是很不值得。要是養成“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的習慣,什么東西放在什么地方就會一目了然,有的時候取放東西就像本能一樣,根本不會浪費什么時間。

【生活需要條理的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做事有條理的故事04-02

生活需要的哲理經典語句03-25

經典生活哲理故事04-03

生活的哲理故事04-03

成功也需要速度哲理故事12-09

生活感悟的哲理故事12-01

關于生活的哲理故事04-03

生活哲理故事大全04-03

生活中的哲理故事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