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孔融讓梨的故事優秀
孔融讓梨的故事優秀1
今天我媽給我買了一本《上下五千年》,我饒有興趣的看了一章《孔融讓梨》,深深的啟發了我。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孔融六歲的時候,他媽媽買回了一些又大又甜又滴黃的梨。洗干凈后,她讓孔融把它們分發給他的五個哥哥和妹妹,但把最小的.黃梨留給了自己。我媽不明白:“孔融,你為什么把最小的黃梨留給自己?小的不好吃,大的好吃。"孔融笑著說:“老師說尊老愛幼,就吃大的!"我媽聽后趕緊點頭說:“你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孔融從小就知道尊老愛幼,把好東西送給別人,這讓我很佩服。現在很多孩子被父母稱為乖寶寶,就把禮貌忘得一干二凈,認為自己吃的穿的最好,只關注我。
仔細想想,其實我也有缺點。有一次過年,我知道媽媽剛下班回家,已經渴了;雖然家里還有一瓶果汁,但我還是拿起來喝了,完全不理會爸爸媽媽,喝完就讓他們買。想到孔融讓梨的故事,我不禁羞愧。
這個故事讓我深深的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希望像我這樣的孩子能夠改正自己自私的缺點,多向孔融學習。
孔融讓梨的故事優秀2
以前,我聽媽媽講過《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吧。今天,我又在書中讀到了這個故事,也對孔融讓梨有了新的見解。
這個故事講的是孔融四歲時,有一天,他父親的學生來看望老師,帶來了一筐好吃的梨。孔融和他的幾個哥哥一直盯著那筐梨。媽媽知道了他們的心思,媽媽說:“讓孔融分梨。”
爸爸讓分梨時,應該先洗手。他們洗完手之后,來到了爸爸那里,媽媽說:“在吃梨之前,是不是應該謝謝客人呀?”孩子們向客人作揖道謝。
孔融開始分梨了,他先拿了一個最大的梨送到父親手里,又拿了一個大的梨送給了他的母親,又拿了一個大梨送給了客人,又拿了幾個大梨分給了幾個哥哥。
最后,筐里只有兩個梨了,一個大梨,一個小梨。可是還有一個哥哥沒有梨,孔融毫不猶豫地把大梨給了哥哥,他拿起了最小的梨吃了起來。
爸爸問他:“為什么你拿最小的'梨,大的都給別人呀?”孔融回答說:“因為我最小,理應吃最小的。”爸爸笑了。
爸爸的學生說:“小學弟才四歲,就懂得了謙讓,以后必成大器。”
我們也要像孔融一樣,從小要學會謙讓、禮讓。
孔融讓梨的故事優秀3
夏天,一個個黃澄澄的梨掛在了枝頭,就像一個個大銅鈴,在枝頭搖動,好像在說著:“快點來吃我吧!”梨的皮金黃金黃的,上面有許多棕黑色的小點,如果它圓一點,就像一個網球了。一口咬下去,汁水豐盈,又嫩又香,真是美味極了!
孔融鼻梁高挺,鼻子上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時刻閃著智慧的光,他的眼睛上有著柳葉眉,眉角有一點向上彎起,非常可愛。
這一天,孔融和父親、母親,還有各位兄長一起吃梨。孔融拿起了一個最大的梨,大家以為他要把這個大梨給吃了,結果他把這個大梨放到一邊,自己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吃。
媽媽問他:“你為什么不吃最大的梨呢?”
“我還小。”孔融回答,“所以要吃小一點的梨。”
媽媽一邊抱著小弟弟一邊又問:“可是弟弟比你小呀?”
他又回答:“弟弟比我小,我要讓給他。”
這時,他的兄長們想:他可真乖,我長這么大都不明白他說的道理,慚愧得很。
他的父母喜悅地點了點頭,心里想:這孩子長大了一定是個人才。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我覺得每個人都要學習孔融的禮讓,這樣社會就會更美好,家里也會更和諧。
孔融讓梨的故事優秀4
孔融(公元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為當時著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豐。孔融是當時比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剛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終為曹操所忌,枉狀構罪,下獄棄市。
孔融小時候家里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里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孔融讓梨的故事優秀】相關文章:
孔融讓梨的故事01-10
孔融讓梨的故事11-24
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篇作文07-21
漢字的故事優秀10-09
(優秀)我家的故事02-25
故事的作文優秀03-14
雨中的故事【優秀】03-07
【優秀】我家的故事03-27
袁隆平的故事優秀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