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車的人生感悟
學車的人生感悟
學車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整天研究離合、剎車、油門怎么踩當然沒意思,有意思的還是人,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動物。
報名的故事
為了學車,萬某人一共報了三次名,第一次是在濟南章丘,結果報完名沒多久就調回北京了,于是退了;第二次是在東營,結果報完名半年后還不讓我考理論,于是又退了;第三次就是這次專程回武漢學車,過程也頗為曲折。
原本想著在武漢地頭,找個關系打打招呼,學車能學的快一點,于是托人找了駕校的老板,該說的說到了該送的也送到了,本以為萬事大吉,等著聽安排享受SVIP待遇吧,結果……
事后學車跟小伙伴們聊天,聊著聊著越發覺著不對勁,怎么好多人都是走的VIP通道,不用上交警大隊學習,直接體檢直接考理論,一打聽才知道,他們都沒找關系,再一打聽交的學費居然比我還少,好吧,我被殺熟了。
后來的事情就更逗了,駕校遲遲不給安排考理論,說什么外地戶口的只能等通知,我一怒之下提出退錢不學了,老板娘一看我來真格了,又是威逼又是利誘,威逼我退錢不能退全款,至少扣掉500塊,利誘我再幫著協調協調,看看能不能插隊。萬某人年少氣盛,火氣愣是沒壓住,拿出見過大世面的范兒,甩了幾句狠話“我已經退過兩次了,能扣多少錢我心里有數,再說我這也是關系介紹進來的,撕破臉也沒什么意思”,于是第二天早上八點我就屁顛屁顛去考理論了……
這個事情過后,我不得不這么想,老實人的權利在這個神奇的國度是得不到保障的。
前些天看到國內某個知名的投資人寫文章稱,“選擇創業者更傾向于選壞人,壞人目標明確結果導向突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更容易創業成功,老實人不適合創業”。
最近在學習社會學,南京大學翟教授說,中國是家文化,西方是團體文化,中國社會講究私德,西方社會講究公德,在中國的私德是先看對象再決定使用什么德,在西方是先看團體組織規章制度,在限制范圍內的按規矩辦,在范圍外愛怎么辦怎么辦。于是出現了,一個人在家很孝順在外很無情,發生自己身邊的事情很熱心,發生在陌生之地很冷漠,創業打江山的時候對員工很好,成功之后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等等奇怪的現象,中國人的德好像有時候很有,有時候又很缺。
扯遠了,公德的事情交給大大,我們還是回到學車的屁事兒上來。
擦車的故事
學車的人估計十有八九都干過這事,早上去駕校,先擦車再開始練。不同的教練處理這事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從中多多少能看出些領導力的差別。
先說一個很失敗的例子:
我爸去年學車那會兒,教練點名要求他擦車,最后結果是兩人大吵一架,我爸要求換了教練。為什么會是這個結局呢?原來我爸在所有學員里面是年齡最大的,比教練年齡還大,五十多的人,而且還有個大啤酒肚,擦車彎不下腰,教練上來想立威,結果找錯了對象,碰到了脾氣更火爆的我爸,自然就悲劇了。
再說一個大部分教練采用的辦法:
大部分教練不會說什么,誰來的早誰擦車,也不硬性規定,反正總是要擦的,不擦不準開始練,有點無為而治的意思,誰也不得罪。結果是該組的學員越來越晚,都指望別人先去把車擦了自己再去,最終耽誤的是大家共同的學車時間。
最后說一個比較高明的教練采用的辦法:
在同一批學員里面,找一個天天都來學車的人指定為班長,班長全權負責處理擦車這個事情,對應的教練指導班長的時候會細致一些,下班收車的時候也偶爾讓班長多練一把,于是班長的積極性上來了,個人創造力也激發出來了,他會想辦法去找到他的“班長”,自然而然擦車的問題就很圓滿的解決了。這個組的學員,關系處理的很融洽,普遍來的早擦車搶著擦,對教練也會來事兒,其樂融融。
不禁想起前兩天跟京雪聊天時說到的階級問題,資產階級想統治好無產階級,最簡單好用的辦法就是從無產階級中挑選出一個統治者。在其他領域,老師與學生、教練與學員、老板與員工、侵略者與殖民等等,管理背后的邏輯是相通的。
買水的故事
這又是一個很現實的故事,不得不說,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時候是一種價值互換的關系。
駕校明確規定,不允許教練收紅包收煙,收了就要罰錢,于是大家都很規矩。教練也掙不到什么錢,基本工資1500元/月,提成50元/人(拿到駕照),按這個駕校每個月通過考試人數估算,一個月也就是個4000-5000元的收入。
于是,買水的故事發生了……
教練偶爾會不經意地點撥一下我們,說什么“當教練也掙不到什么錢,對待每個學員都認真負責手把手教,同樣的問題一天要說好多遍,經常把嗓子說干了說啞了,憑良心的還知道遞根煙買瓶水啥的,不憑良心的駕照拿下來都沒跟教練說過幾句話”,又或者說什么“出門在外要學會做人”之類的話。
很有意思的是,教練們都有自己的茶杯,從來不喝學員買的水。
還有更多有意思的小現象也跟著發生了:
比如某個學員來晚了,給教練買瓶水,教練立馬就安排他插隊了;
再比如某個學員經常給教練買水,那么你就會很神奇的發現,這個學員好像經常性地比別人多練了一兩把;
再比如同樣的錯誤,你犯了教練會脾氣暴躁地吼你,好像他就是這么個性格似的,轉眼間輪到別人卻享受到了無比溫柔的待遇,頓時你就傻了,教練好像人格分裂一般,王熙鳳與林黛玉雙模無阻切換,切換觸發條件就看你買沒買水。
萬某人在外工作多年,對這種東西也算免疫了,在中國很多原本你該享受的權益就被會不會做人這種東西給磨掉了,比如上學逢年過節給班主任送點禮,不送會顯得你不會做人;比如離職的時候不能跟公司算賬算的太清楚,這樣會顯得你不會做人;比如找親戚朋友幫忙,不論多親不論關系多鐵,若不感恩回饋依舊會顯得你不會做人……
經歷過的種種導致我現階段對會做人的理解就是“該送的送,該虧的虧,該忍的忍,不要有個性,要融入”,都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到如今萬某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做人觀到底是對還是不對了。
再補充一個小現象吧,有一回萬某人發狠,一天給教練買了兩瓶紅牛(上午一瓶下午一瓶),然后就真的享受了一回SVIP服務,教練手把手扶著車身,一個點一個點地指導我糾正我,那感覺真TM爽!
對了,忘了說最關鍵的了,教練們白天收的水,晚上都退回小賣部變現了……
【學車的人生感悟】相關文章:
關于學車做什么的人生感悟12-09
實踐報告學車11-23
學車風波的作文11-18
學車故事作文11-23
關于學車作文12-09
人生,別上錯了車-生活感悟12-09
學車記生活隨筆11-23
暑假學車實習報告03-13
時間不是車,永遠不會倒退人生感悟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