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
在平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各種知識點吧?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掌握知識點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學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1
課文知識要點提示
1.作家作品
本文選自《禮記·禮運》。《禮記》成書于西漢中期,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大同:即人類的理想社會,大團結,大和諧的社會。按照儒家學說,五帝時代(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是大同社會,是“大道之行”的時代。本文是孔子參加魯國的祭禮后,與弟子子游的一番談話。
2.文章主旨
孔子對春秋末期的社會現實不滿,論及“大同”、“小康”理想社會,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現狀的不滿,對“克己復禮”,重建“大同社會”的美好憧憬。
3.大同社會與小康社會的區別
大同社會“天下為公”,“選賢舉能”,“禮”自然運行于自然與人類社會之間,人欲與禮自然融合,人順應自然;“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物質極大豐富,“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小康社會“天下為家”,世襲制“大人世及以為禮”。圣人用“禮”約束人欲,治理天下。“各親其親,各子其子”。“以(禮)設制度”,“以立田里”。社會治安,“城郭溝池以為固”,“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4.正反對比
本文以正反對比的方法凸顯了大同世界和小康社會的`不同。表現在社會所有制和政治目的的不同,人事制度、人際關系的不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社會治安不同等方面。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孔子對“大同世界”的強烈向往,對當時社會禮崩樂壞的強烈不滿。
5.排比修辭
排比可以增強文章的說理氣勢。文中多處運用了排比。例如:“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等。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2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
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庸俗,淺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諱。(鄙人,復合詞,自稱的謙辭)
4孔子鄙其小器(輕視)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軍械)
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士兵,軍隊)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戰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殺人)
5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兵符,復合詞,古代調兵用的.憑證)
病
1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
2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點)
4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擔心,憂慮)
5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損害)
6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責備、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仔細看,觀察)
2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詳審)
3雖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潔白的樣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則無魚(精明)
朝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朝見,朝拜)
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朝見,朝拜)
4于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5兩朝開濟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聽朝(朝政)
7坐南朝北(對、向)
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隱蔽,躲藏)
安
1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
2何故置某于安閑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寢(安逸)
4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安撫,撫慰)
5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安置、安放)
6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哪里)
7衣食所安(養生)
8既來之,則安之(使---安)
被
1禹,湯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表示被動)
3將軍身被堅執銳,(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發行吟澤畔(通披披散)
5一日晝寢帳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覆蓋)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違背)
2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鄰以倍鄭(增加)
4每逢佳節倍思親(越發、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莖干)
2蓋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礎)
3本在冀州之南(本來,原來)
4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版本,稿本)
5是無難,別具本間章(臣子給皇帝的奏章或書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
7此之謂失其本心(天賦的善心)
8本未倒置(樹根,樹梢,引申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敗之跡(推究本源、考查)
故
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事,事故)
2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舊,與新相對)
3暮去朝來顏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與項伯有故(老朋友,引申為交情)
6既克,公問其故(原因,緣故)
7故遣將守關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產(原來 ,本來)
9故臣復取璧(所以,因此)
10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故事:舊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固
1江山險固,沃野萬里(堅固) 8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險要的地勢)
2固請,召有司案圖(堅持,堅決)
3獨夫之心,日益驕固(頑固,固執)
4至于顛覆,理固宜然(本來,原來)
5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讓步,固然,誠然)
6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安定)
7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堅守、安定)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3
高三語文文言文復習知識點
一、重點詞語解釋
1、賈人夏則資皮(積蓄,儲備。這里作"準備")
2、吊有憂(慰問)
3、當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長子)
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兒子)
5、踐辭曰(推辭)
6、越四封之內(疆界)
7、其有敢不盡力者乎(副詞,表詰問,同"豈",難道)
8、旅進旅退(俱,共同)
9、果行,國人皆勸(果決地)
10、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誰)
11、是故敗吳于囿(因此)
12、無乃后乎("無乃……",恐怕……吧)
二、通假字(寫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釋)
1、將帥二三子以蕃(帥通"率")
2、令壯者無取老婦(取通"娶")
3、將免者以告(免通"娩")
4、三年釋其政(政通"征")
5、國之孺子之游者,無不餔也(餔通"哺")
6、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有通"又")
7、而摩厲之于義(摩厲通"磨礪")
三、一詞多義(解釋多義詞)
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如寡人者,安與知恥(感到,覺得)
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管理,主持)
孰為汝多知乎(通"智")
2、復:山重水復疑無路(繁復)
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戰(再)
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恢復)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虎丘記》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蔀(bù)屋:指窮苦人家昏暗的房屋,這里指貧民。
2、櫛:木梳。
3、角:較量,競比。
4、瓦釜:用黏土燒制的鍋,這里比喻粗俗的歌聲。
5、竹肉:這里指簫管與歌喉。
6、皂隸:衙門中的差役。
7、識(zhì):記著。
二、通假字
1、傾城盍戶(通"合",全)
2、不知尚識余言否耶?(通"志",記著)
三、一詞多義
1、以:
①獨以近城故(因為)
②競以新艷相角(用)
2、去:
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動詞,距離)
②他日去官(動詞,離開)
3、之:
①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助詞,湊音節,無實義)
②遠而望之(代詞,代這種情形)
③烏紗之橫(助詞,的)
高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1.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擔負
2.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使……完好
3.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尊重(形作動)
4.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逼迫(形作動)
5.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使……破損;用婉言(名作狀)
6.舍相如廣成傳舍。安置(名作動)
7.(相如)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歸璧于趙。穿衣(名作動);藏在懷里(名作動);使……歸還
8.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在朝廷上(名作狀);讓……回去(使動)
9.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殺(名作動)
10.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上朝(名作動)
11.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以……為羞
12.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放在前(后)
13.號千有余邸。號稱(名作動)
14.孔子登東山而小魯以……為小(形意動)
16.微風鼓浪,水石相搏。振動(名作動)
17.雖大風浪不能鳴也。使……鳴(發出聲音)
18.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乘船(名作狀)
19.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憑眼,憑耳(名作狀)
20.枹止響騰。敲打(名作動)
21.矢交墜兮士爭先。當先鋒(形作動)
22.霾兩輪兮縶四馬。用繩子系住(名作動)
23.三歲貫女,莫我肯德。施恩德(名作動)
24.且貳于楚也。有貳心(名作動)
25.近世寇來公豪侈冠一時。位居第一(名作動)
26.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使……虧損
2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損害(形作動)
28.木直中繩,鞣以為輪,其曲中規。取直(形作動);使……彎曲
29.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走得快;游水
30.木受繩則直。用木繩量過(名作動)
31.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稱王(名作動)
32.項伯素善留侯張良。與……友善(形作動)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4
1、 發酵jiào 涔涔cén 襤褸lánlǚ 斡旋w
2、 下榻tà 綺麗 qǐ 吮吸shǔn 殞命yǔn
3、 闊綽chu 坎坷kě 磅礴páng 打烊yàng
4、 譏誚qiào 盤桓huán 慟哭tng 萌孽niè
5、 整飭chì 呆板dāi 滂沱pāng 湍急tuān
6、 傣族dǎi 機械xiè 緝私jī 蛻化tuì
7、 賠償cháng 諍友zhèng 抨擊pēng 畸形jī
8、 窺探kuī 氣餒něi 輪廓ku 殷紅yān
9、 唾棄tu 紙屑xiè 耽擱dān 膽怯qiè
10、 躋身jī 毗鄰pí 綰結wǎn 抓鬮jiū
11、 彈劾hé 旖旎yǐnǐ 感喟kuì 皈依guī
12、 檔案dàng 汲水jí 圩田wéi 顛簸bǒ
13、 妝奩lián 幾綹liǔ 譬如pì 自詡xǔ
14、 紊亂wěn 玷污diàn 脊梁jǐ 剽竊piāo
15、 翁媼ǎo 租賃lìn 凋敝diāo 婆娑suō
16、 塌方tā 懦弱nu 對峙zhì 拔擢zhuó
17、 計較jiào 斡旋w 罪愆qiān 既然jì
18、 吊唁yàn 剖析pōu 吾儕chái 奚落xī
19、 奸佞nìng 跌宕dàng 鋪砌qì 堅銳ruì
20、 冬蟄zhé 曝光bào 檄文xí 殲滅jiān
21、 恫嚇dng 奇葩pā 洞穴xué 祈禱qí
22、 緘口jiān 戲謔xuè 胴體dng 旗幟zhì
23、 蹇劣jiǎn 細菌jūn 斗毆ōu 霰雪xiàn
24、 僭越jiàn 豆豉chǐ 僥幸jiǎo 香蕈xùn
25、 綺麗qǐ 瀆職dú 狡黠xiá 驍勇xiāo
26、 氣餒něi 蝙蝠biānfú 諂chǎn媚mèi 窠臼kē
27、 惝恍tǎng 魑魅chīmèi叱咤chìzhà 賄賂huìlù
28、 憧憬chōngjǐng 踟躕chíchú 病入膏肓huāng
29、 消弭mǐ 諳習ān 對峙zhì 教室shì
30、 虔誠qián 笑靨yè 悼念dào 即使jí
31、 癖好pǐ 圍繞rào 裝幀zhēn 締造dì
32、 嫉妒jí 媲美pì 畏葸xǐ 卓越zhuó
33、 按捺nà 訛詐é 接洽qià 掮客qián
34、 褻瀆xiè 掾吏yuàn 鏖戰áo 結束shù
35、 戕害qiāng 歆享xīn 拜謁yè 緋紅fēi
36、 旌麾huī 愜意qiè 信箋jiān 菲薄fěi
37、 菁華jīng 侵占qīn 信札zhá 暴戾lì
38、 分泌mì 腈綸jīng 琴弦xián 形骸hái
39、 憤懣mèn 粳稻jīng 暴殄天物tiǎn
40、 輕佻tiāo 休憩qì 悖謬bèi 清癯qú
41、 煙嵐lán 修葺qì 笨拙zhuō 諷刺fěng
42、 靜謐mì 齲齒qǔ 編纂zuǎn 否泰pǐ
43、 拘泥nì 蜷曲quán 羞赧nǎn 鞭笞chī
44、 敷衍yǎn 狙擊jū 確鑿záo 勖勉xù
45、 鞭撻tà 拂曉fú 巨擘b 日晷guǐ
46、 酗酒xù 別墅shù 俯瞰kàn 鐫刻juān
47、 冗長rǒng 喧囂xiāo 瀕臨bīn 訃告fù
48、 訣別jué 睿智ruì 烜赫xuǎn 阜盛fù
49、 噱頭xué 閏月rùn 炫耀xuàn 擘畫b
50、 復習fù 麇集qūn 偌大ru 絢麗xuàn
51、 哺育bǔ 干涸hé 竣工jùn 桑梓zǐ
52、 渲染xuàn 哺育bǔ 犄角jī 揩kāi油
53、 繅絲sāo 血漬zì 不啻chì 矸石gān
54、 客棧zhàn 沙礫lì 徇私xùn 布帛bó
55、 蛤蜊gélì 恪守kè 芟除shān 睚眥zì
56、 菜畦qí 鑄就zhù 緙絲kè 潸然shān
57、 湮沒yān 殘垣yuán 攻訐jié 肯綮qǐng
58、 訕笑shàn 筵席yán 倉廩lǐn 股肱gōng
59、 框架kuàng 嬗變shàn 贗品yàn 覘視chān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5
1、例題引路
當冰雪皚皚之際,唯獨梅花昂然綻放于枝頭,對生命充滿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為之一振。
【解析】項“教人精神一振/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主動句式和被動句式雜糅的結構混亂;
閱覽室圖書館出現“開天窗”現象,我們可以從這一現象反映兩個問題,一是閱讀者素質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強。
【解析】項是結構混亂,“我們……問題”與前面脫節,可刪除“我們……現象”使前后主語一致。
這種無紡布環保袋經過工藝處理后,具備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滿足消費者對環保袋的客觀需求的優勢。
解析:句式雜糅,最后一句應改為“具備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優勢,滿足了消費者對環保袋的客觀需求”;
2、考點復習
主要有四類:舉棋不定、藕斷絲連、中途易轍、反客為主
(1)、舉棋不定此類語病的.特點是,作者時而用這種結構,時而用那種結構,結果兩種結構都用了。
例1、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進的,這是由于事物的內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會的種種外因影響所決定的。“這是由于……的緣故”和“這是由……決定的”套在一起而成。改“由于”為“由”即可。
例2、這種慷慨悲歌的壯舉背后,還是自信心不夠的表現。
“壯舉是……表現”“壯舉背后是……”兩種句式套在一起了。去掉“背后”或“的表現”。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6
(1)苦悶與追求——《荷塘月色》
在那個鐵屋子一樣的時代,像朱自清一樣的知識分子的苦悶無處不在。人們感到苦悶,是由于自我被壓抑。因為嘗試使生活有新的目的和意義,所以,充滿追求的生活富有了嶄新的意義。苦悶的人總是在行走,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尋找,在尋找中追求。四處行走,四處尋找,畢生追求:或許,這就是生命的一種表現形式!
(2)寧靜與清幽——《故都的秋》
故都有著一種寧靜,秋天尤其如此。生命從寧靜中來,終須歸于清幽。然而,喧囂紅塵使寧靜變成了明日黃花,這個社會到處充斥著人心的浮躁。享受寧靜與清幽,就是享受生命旅程中最感動的時刻,就是享受靈魂的安詳。一片落葉,一絲陽光,都會使你感受到生命深處悄悄蔓延開來的美好。
(3)優美與詩意——《囚綠記》
“綠”是無法被囚禁的,優美與詩意同樣如此。對于“優美”與“詩意”的理解是不是只有優美的生活環境、美好的人際關系、自由放飛的心靈呢?其實不盡然!對事業、學業的堅持不懈的追求,這種追求本身就具有優美的詩意。所以,不管是歡樂還是痛苦,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意,都可以是有詩意的,生活都可以是優美的。關鍵在于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關鍵是我們要熱愛生活,以飽滿的熱情、堅定的意志、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生活的.每一個過程,這樣,我們就能獲得優美而詩意的生活。
(4)跨越與提高——《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胡適先生為我們很好地詮釋了什么是跨越與提高。從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誕生的那一刻起,上天注定我們一生坎坎坷坷,有一條曲折漫長的成長之路。而我們,注定要微笑地面對那一次次的考驗,選擇逃避,便是死路一條。跨越門檻,一次的失足,兩次的絆倒,三次的望而卻步,我們在成功面前徘徊,在黑暗中摸索著通往成功的大門。終于,我們走了進去,回頭望望,跨越門檻之路只有一步之遙。那一步,叫做勇氣。
(5)夢想與追求——《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用他的人格,用他的精神,用他的生命,在感召和激勵著眾多的黑人兄弟去為自由、公正、平等而戰。整個演講詞,不僅體現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遠的追求與不屈的精神。更有意義的是他的精神在不斷的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著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奮勇拼搏。愿同學們也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早日成材,為偉大祖國的繁榮及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7
一、語文基本知識
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3.比喻三要素:本體、喻體、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過、何果
5.律詩四條件:八句四聯、偶尾同韻、中聯對偶、平聲合調
6.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說明、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總分總結構、總分結構、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按時間順序、按空間順序、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舉例法、對比法、喻證法、歸謬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反復、對偶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14.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
15.六種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16.十二詞類:名動形、數量代、副介連、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敘、倒敘、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表引文內容省略、表列舉事項省略、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表解釋說明前文、表后文跳躍轉折、表聲音中斷延長、表時地數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表引用實際內容、表諷刺反語、表特定謂語
二、語文學法歸類
1、課文預習六步法:查注生詞,掃清三字;朗讀課文,感知內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標明段序,分清結構;畫關鍵句,體會作用;簡寫主旨,歸納特色。
2、賞詩三步法:知人論世、譯析字面、闡明主旨。
3、劃分文章結構四法:依據表達方式、找尋明暗線索、依據時空順序、依據邏輯順序。
4、分析八種關鍵句作用:點明題目,引起下文;點明中心,亮出主旨;設置懸念,引發興趣;承上啟下,自然銜接;前后照應,和諧統一;側面烘托,間接映襯;后文鋪墊,埋下伏筆;增強語言,突出特征。
5、辨別七類文章寫法:對比寫法、象征寫法、烘托寫法、以小見大寫法、先揚后抑寫法、虛實結合寫法、夾敘夾議寫法。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8
一、一詞多義
1、見:①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見面,動詞)
②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被,副詞)
③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我,代詞)
2、相:①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命相,名詞)
②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宰相,名詞)
③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復指你,表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
④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互相,副詞)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輔助,動詞)
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互相,副詞)
⑦朱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輔助,動詞)
⑧勝不敢復相士(觀察,審察,動詞)
⑨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她,表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
⑩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我,表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
3、迎:①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迎接,動詞)
②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迎娶,動詞)
③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迎娶,動詞)
④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迎接,動詞)
⑤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投降,動詞)
⑥公夫人甚愛女,每迎女,婿固不遣(迎接,動詞)
⑦趙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迎接,動詞)
二、古今異義的詞
1、下床: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
①古義:從座位上起來。
②今義:離開床
2、多謝: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①古義:多多勸告。
②今義:謝謝。
3、交通: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①古義:交錯相通。
②今義:交通運輸。
4、可憐:可憐體無比,阿母為你求。
①古義:可愛。
②今義:讓人同情。
1、自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①古義:自作主張。
②今義:沒有束縛,自由自在。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9
高考語文知識點匯總
1.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
5.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6.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12.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16.樂府雙璧:木蘭詞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17.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18.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20.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24.三王:夏禹商湯周公
25.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釋道
27.三公:周時--司馬司徒司空
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岳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
31.歲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33.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殿試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
35.中國三大國粹:京劇中醫中國畫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馮夢龍)
37.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39.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42.巴金“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戰國策
45.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47.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50.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51.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鐘嶸的《詩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53.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54.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高考語文知識點歸納:詩歌鑒賞
容易忽視的四個暗示
意象
詩人往往選擇日常生活中可見可聞可感的事物入詩,根據事物的特性興懷。
陪伴在我們周圍的各色植物,如:梅、蘭、竹、菊、蓮、丁香、松柏、楊柳、梧桐、落花等。
共存于天地中的各色動物,如:蟬、猿、鴻雁、杜鵑、鴛鴦、沙鷗、鷓鴣等。
變換于自然中的各種氣象地理,如:春夏秋冬、風霜雨雪、煙霧、陰晴、明月、夕陽、流水等。
運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色器物,如:玉、燈、笛、簫、酒、樓、搗衣砧等。
產生于舉手投足間的各種動作,如:飲酒、登高、憑欄、望遠、長嘯、搗衣等。
這皆為詩人運筆的主要道具,它們已經成為詩人之中約定俗成的普遍暗號,留存于世世代代的中國人心中。
情感
酬唱送別之情:古人喜宴游交友,然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朋友間不免酬唱贈答、寄友送別,成為詩人抒發情感之由。楊柳、長亭、南浦、酒便成為解讀送別之情的暗號。
思鄉懷遠之情:建功立業,志在四方是古人的胸襟,然而久別家鄉,遠離親人之時,難免悵然,加之古時交通不便,聯絡緩慢,思鄉懷遠之情便能綿延千里。月亮、鴻雁、雙鯉、搗衣、莼羹鱸膾便成為傳遞思鄉之情的暗號。
詠物感遇之情:古人有感于自然界各色景物的特性而有感于己,或抒發自己凄涼傷感、孤獨寂寞的'感嘆;或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卻堅貞不屈的感慨。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鵑、斜陽、松竹梅菊、黍離、歷史事件、名勝古跡便成為寄托感遇之情的暗號。
情愛婚姻之情:對愛情的渴望,夫妻間的悲歡離合,宮怨閨怨,成為人們無法回避的情感。蓮、紅豆、連理枝、比翼鳥便成為表達婚戀之情的暗號。
閑適恬淡之情:古人超于現實之外,寄情山水,流連田園。所寫之詩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五柳、東籬、三徑便成為象征歸隱之情的暗號。
邊塞行役之情:古人常漫游天下,遍訪名山大川、邊塞關隘、通都大邑等。有感于茲或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或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投筆、長城、樓蘭、柳營、請纓、羌笛便成為見證行役之情的暗號。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10
以下是在使用過程中最容易用錯的成語:
第一類、望文生義
1.明日黃花: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別人利用去干冒險事,付出了代價而得不到好處。
3.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4.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5.不為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責罰要適可而止。
6.望洋興嘆: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7.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或榜樣。
8.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
9.彈冠相慶:指舊社會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10.久假不歸:長期地借用,不歸還。
11.司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數典忘祖: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
13.大動干戈: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16.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6.不絕如縷:形容形勢危急。
16.不翼而飛:比喻東西突然丟失。也比喻消息傳得極快。
17.進退維谷:形容進退兩難。
18.如坐春風: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風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0.間不容發:形容情勢極其危急。
21.禍起蕭墻:指禍亂從內部發生。
22.炙手可熱:形容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帶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
24.下車伊始:比喻帶著工作任務剛到一個地方。
25.開門見山: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談本題,不拐彎抹角。
26.水清無魚: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27.盲人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后果十分危險。
28.獨步天下:天下沒有第二個。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11
言:感斯人言(話語)為:因為長句(寫)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初為《霓裳》后《六么》(彈奏)
自言本是京城女(說)為君翻作《琵琶行》(為,替)
命:遂命酒(吩咐)暫:凝覺不通聲暫歇(短暫)
命曰《琵琶行》(取名)如聽仙樂耳暫明(頓時,忽然)
語:琵琶聲停欲語遲(說話)轉:砯崖轉石萬壑雷(使轉動)
今夜聞君琵琶語(曲)卻坐促弦弦轉急(更,越)
轉軸撥弦三兩聲(轉動)
幽:別有幽愁暗恨生(深沉)暗:尋聲暗問彈者誰(輕聲地)
幽咽泉流冰下難(形容隱晦,不暢達)別有幽愁暗恨生(隱藏的)
野芳發而幽香(清幽幽的)偏聽則暗(糊涂,愚昧)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昏暗)
可:畏途巉巖不可攀(可以)
此情可待成追憶(難道,哪能)
數: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幾。若干)發:涂有餓莩而不知發(打開)
數罟不入洿池(密)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派遣)
愿令得補黑衣之數(數目)百發百中(發射)
扶蘇以數諫故(屢次)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花開)
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過)兵:非我也,兵也(兵器)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彎曲)窮兵黷武(軍事力量)
系向牛頭充炭直(通“值”價錢)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軍隊)
草木皆兵(兵士)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12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席: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狀,像席子一樣)
2、蒙:惠言語、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承接)
3、因:惠言語、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沿襲)
4、舉: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5、敲撲: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刑具,短的叫敲,長的叫撲)
6、卻:卻匈奴七百余里(擊退)
7、隳:隳名城,殺豪杰(毀壞)
8、躡足:躡足于行伍之間(用腳踏地)
9、揭:揭竿為旗(舉)
10、抗:非抗于九國之師也(高,強)
11、度、絜:試使山東之國與陜西省涉度長絜大(用尺量,衡量)
12、愛:向使三國各愛其地(珍惜)
13、殊俗: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風俗,指邊遠地方)
14、謫戍: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被征發戍守邊疆)
15、余烈: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遺留下來的功業)
16、鞭笞: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名作狀,用鞭子、竹板打)
17、作難: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起事,起義)
二、通假字
1、合從帝交,相與為一(通縱)
2、贏糧而景從(通影,影子)
3、外連衡而斗諸侯(通橫)
三、一詞多義
1、制:
①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指揮)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③用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規模)
④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縫制)
2、亡:
①追亡逐北,伏尸百萬(逃亡)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丟失)
③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
④河曲智叟亡以應(通無,沒有)
3、利: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好處)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
③信臣精卒利兵而誰何(鋒利)
4、固:
①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險固)
②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徹(頑固)
④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本來)
5、遺:
①秦無亡矢遺鏃(丟失)
②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遺留下來的東西)
③蒙故業,因遺策(遺留下來的)
④是以先帝拔以遺陛下(wi給予)
6、度:
①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制度)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du計算,量)
③萬里赴戎機,并山度若飛(越過)
④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du揣度)
四、詞類活用
1、固:秦孝公據崤函之固(形作名,堅固的地方)
2、席、包:有度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狀,像席子一樣,像包裹一樣)
3、斗:外連衡而斗諸侯(使動,使斗)
4、南、西:南取漢中,西舉巴蜀(名作狀,向南,向西)
5、約:于是從散約敗(動作名,條約)
6、鞭笞: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名作動,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7、卻:卻匈奴七百余里(使動,使退卻)
8、彎: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形容詞使動,使彎)
9、愚: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形作動,愚弄)
10、弱:以弱天下民(形容詞使動,使削弱)
11、固:自以為關中之固(形作名,堅固的地方)
12、甕、繩: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名作動,用破甕作,用草繩系)
13、賢:非有仲尼墨翟之賢(形作名,賢能的人)
14、云、景: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名作狀,像云一樣,像影子一樣)
15、序、朝: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作動,引,招致;朝:名詞使動,使來朝見)
五、難句翻譯
1、振長策而御海內,吞二周而亡諸侯。
譯:高舉長長的.鞭子,用武力來統治各國;吞并東西二周,滅亡各個諸侯。
2、然后踐華山為城,因河為池。
譯:這樣以后,憑著華山當做城,就著黃河當做護城河。
3、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譯:天下的人像云一樣聚集響應,(許多人)擔著干糧如影隨形地跟著(陳涉)。
4、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譯:不施行仁政,攻和守的形勢變了。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13
1.點號包括句末點號和句中點號
(1)句末點號,包括句號、問號、感嘆號三種,表示一句話說完之后一個較大的停頓。 句末點號使用要注意的重點是:①祈使句是用來要求聽話人做某件事情的。語言舒緩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號。例如:請您稍等一下。②選擇問句只在句未用一個問號,如“明天是你去監考呢,還是我去監考呢?”有些表示委婉語氣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問號,如“你來一下好不好?”主謂倒置的問句,問號放在句末,如“怎么哪,你?”有的句子雖含有疑問詞(誰,什么,怎么樣),但并非真正發問,應該用句號,如“我沒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③感嘆句的謂語前置時,嘆號要放在末尾。例如:“多壯觀啊,貴州的黃果樹瀑布!”句子前有嘆詞,后面是個感嘆句,只在末尾用嘆號,前面的嘆詞后面用逗號。如:“啊,這是多么珍貴的禮物!”
(2)句中點號,包括頓號、逗號、分號和冒號四種,表示句中的停頓和結構關系。句中點號要注意的重點是:①并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的情況:如“兄弟姐妹”、“十六七歲”、“紡線啊,織布啊,做軍鞋啊”、“情況的了解,任務的確定,兵力的部署,軍事和政治教育的'實施,給養的籌劃,裝備的整理,民眾條件的配合等等”。②并列關系句和單句排比,一般不用分號,用逗號。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2.標號
(1)引號。表示直接引用的話,或突出強調的內容,或諷刺和否定,或特定稱謂都用引號。引文之內又有引文時,外邊的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倘若單引號之內又有引文,那又要用雙引號,依次類推。引文獨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點號放在引號里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說引文作為自己話的一部分,這時,句末點號(問號感嘆號除外)放在后引號的外面。引文連著有好幾段,每段開頭都應用一個前引號,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個 后引號。如果只把別人的話的大意說出,不照原樣引述,這時,不用引號。
(2)破折號表示破折號后面是解釋說明的部分,也表示意思的遞進,或意思的轉換、跳躍、轉折,或語音的延長,或語音較大的停頓、中斷,或總結上文等,要注意區分。
(3)括號里的是注釋、補充說明句中一部分詞語,這叫句內括號;注釋語如果有標點,那么最末一個標點(問號、感嘆號除外)應省去。括號是注釋或補充說明全句內容的,這叫句外括號;注釋若有標點,可照原樣不動,也可不用。括號和破折號的區別:當解釋說明性的詞語比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對文章有較大影響,必須讀出時,就用破折號;否則,就用括號。
(4)使用省略號要特別注意有表情達意功能的那些用法。如:表示靜默或思考的,表示說話斷斷續續的,表示語言中斷的,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的。還應注意:省略號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號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5)使用書名號應注意:書名內還有書名時,外面用雙書名號,內用單書名號。書名與篇名連用時,先寫書名,后寫篇名,中間用間隔號,然后加上書名號。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14
一、文學常識:
李密(224-287 )字令伯,一名虔,犍為武陽(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縣)人。 西晉 文學家。初仕蜀漢,后仕西晉。李密有《陳情表》流傳于后世,被傳頌為孝道的典范。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
1、夙遭閔兇(閔,通“憫”,憂愁 )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獨 的樣 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三、解釋加點詞語
1、臣以險釁(艱難禍患,指命運不濟)
2、慈父 見背(背棄我,指死亡)
3、舅奪母志(改變)
4、門衰祚薄(福分)
5、終鮮兄弟(本指少,這里是沒有)
6、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7、而劉夙嬰疾病(纏繞)
8、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舉)
9、尋蒙國恩(不久)
10、則劉病日篤(病重)
11、至微至陋,過蒙拔擢(zhuó)(提升)
12、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四、一詞多義
1、行:①行年四歲(動詞,經歷)
②九歲不行(動詞,走路)
2、矜:①猶蒙矜育(動詞,憐惜)
②不矜名節(動詞,自夸)
③愿陛下矜憫愚誠(動詞,憐憫)
3、至:①至微至陋(副詞,極其)
②無以至今日(動詞,到達)
4、以:①臣以險釁(連詞,因為) ②臣以供養無主(連詞,因為)
③謹拜表以 聞(連詞,相當于“而”) ④猥以微賤(介詞,憑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詞,用) ⑥臣具以表聞(介詞,用)
5、見:①慈父見背(代詞,我,自己)
②二州牧所見明知(動詞,看見)
6、親:①躬親撫養(代詞,親自)
②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名詞,親戚)
7、當:①當侍東宮(動詞,任,充當)
②死當結草(副詞,應當)
8、薄:①日薄西山(動詞,迫近)
②門衰祚薄(形容詞,微薄,少)
9、于:①州司臨門,急于星火(介詞,比)
②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介詞,給)
10、夙:①夙遭閔兇(名詞,很早,幼年)
②夙夜憂嘆(名詞,早晨)
11、之: ①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憧。(助詞,的。)
②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 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五、 詞類活用
1、躬親撫養(名作狀,親自)
2、日:則病日篤(名 作狀,一天天地)
3、閔兇:夙遭閔兇(形作名,憂患兇喪這事)
4、微賤:猥以微賤(形作名,卑微低賤的身份)
5、誠:愿陛下矜憫愚誠(形作名,誠心)
6、終:無以終余年(動詞使動,使……結束)
7、卒:保卒余年(動詞使動,使……終了)
8、遠,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形作動,遠行)
9、進退:臣之進退,實為狼狽(動作名,是否出來做官之事)
10、聞:謹拜表以聞(動詞使動,使……知道)
六、古今異義的詞
1、至于成立(①古義:到。②今義:程度副詞)
2、至于成立(①古義:成人自立。②今義:創立)
3、九歲不行(①古義:不能走路。②今義:不可以)
4、后刺史榮舉臣秀才(①古義:優秀人才。
②今義: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考中者)
5、則告訴不許(①古義:申訴。 ②今義:讓別人知道)
6、臣之辛苦(①古義:辛酸苦楚。 ②今義:身心勞苦)
七、 句式
1、急于星火(介詞結構后置)
2、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判斷句)
3、謹拜表以聞(陛下)(省略句)
4、且劉夙嬰疾病 (被動句)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15
復習要點:
①把握讀懂詩詞、體味詩人思想情感的方法。
②掌握常見的詩詞藝術手法。
③掌握詩詞鑒賞術語,提高鑒賞詩詞的能力。
復習措施:
①選擇經典詩歌,在閱讀中掌握讀懂詩詞的方法。
②將詩歌按內容(風格)分類鑒賞,掌握各類詩詞的一些規律特征。
③進行鑒賞技巧的`總結、分析和點撥,學會鑒賞詩詞的基本流程。
掌握一般理論,詩歌體裁(古體詩、今體詩律詩、絕句)、詩歌題材(懷鄉、思友、征旅、懷古等)、表現手法、語言特點、作家風格、常見意象等,要求對理論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簡單記憶。
方法:
①閱讀——看有效信息(注釋、題目、作家、詩眼、詩歌內容、問題提示),注意從“景”、“情”、“理”、“趣”幾方面剖析詩歌。
②作答——問什么,答什么,貫徹“寫了什么——怎么寫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題規范要求。牢記運用有關詩歌理論知識,用術語作答。
【高考復習語文知識點】相關文章:
2018年高考語文復習知識點匯總12-09
高考數學復習知識點12-09
高考物理復習知識點12-09
高考化學復習知識點12-09
高考物理知識點復習12-09
高考政治復習知識點11-23
語文高考復習09-29
高考語文復習12-09
高考語文第一輪復習知識點12-09
2016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知識點匯總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