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推薦]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方案 篇1
一、優秀班集體條件:
1、班集體有明確的奮斗目標
班級有遠期、中期、近期目標,班級依據德育處處、年級學期工作計劃,結合本班實際制定班級工作計劃,定期舉行班會或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或系列教育活動,組織全班同學為實現先進班集體目標而努力。
2、有較得力的干部隊伍
班委干部定期開會,分工明確,獨立工作互相配合,自治能力較強,能堅持原則,在各方面能起模范帶頭作用。
3、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在班委帶領下,共同進步。
4、有嚴格的組織紀律
上課、自習、集會、活動均能自覺遵守紀律,無重大違紀事件發生,兩操組織有序。
5、有健康的班集體輿論
定期出好班級黑板報,發揚正氣、批評缺點,敢于同不良現象作斗爭,有良好的班風。
6、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學生能尊敬師長,關心集體,愛護公物,言行文明,不打架、不罵人、不哄鬧,自覺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班級能積極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和要求。
7、有優良的學習成績
全班學生勤學好問、刻苦鉆研,思想活躍,競爭意識強,成績優良(或有顯著進步)。
8、有勤儉的良好生活習慣
堅持天天兩小掃,每周一大掃,教室、公區、宿舍清潔整體規范,做到“四無”(無紙屑、無果殼、無痰跡、無浪費糧食水電現象),學生衣著樸素大方,行為規范。
9、有本班的`特色
二、評比名額:各年級評選出8個優秀班集體
三、評比程序:
1、班主任安排學生,寫好班級事跡材料(300字左右)。
2、填寫好優秀班集體推薦表,并做好課件。
3、由年級級長組織學生公開競選優秀班集體。
4、由學生投票確定,并由各年級把優秀班集體的相關材料報給德育處。
5、高三年級先公示推薦表,年級級長集中各班班長投票產生。
高二年級先公示推薦表,在于20xx年1月25日晚在學術報告廳公開競選
高一年級先公示推薦表,在于20xx年1月24日晚在學術報告廳公開競選
說明1:每班安排一位學生演講(控制在5分鐘內),一名學生播放課件,十名學生作為觀眾,每班兩張選票。
說明2:獲得優秀班集體的班級上傳材料包含:班級集體照,班別,班名,班級口號,50字短評。
說明3:材料上傳時間為1月26日之前。
設計方案 篇2
設計背景介紹: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開放的、綜合的、實踐的課程,是破解課改瓶頸的重要的途徑。春夏之際的校園,到處是一派葳蕤、茂盛的景象;尤其是校門口的兩處花池和西邊的綠化帶,更是富有獨特的景色,其中有各種樹木、花卉,別有一番誘惑人的美感。
課程設計意圖:1、引導學生走進現實生活,撲捉到生活中的美;2、激發學生對學校、對生活的熱愛,培育生活的觀察能力;3、培育學生良好的探究能力;4、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課時安排:90分鐘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從老師拍攝的幾幅圖片引入:芍藥花、樹木等。
二、分組: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選出組長,完成下面表格任務——
綜合實踐活動工具之表格(1)
溫馨提示:1、組長要根據成員的不同差異分工;2、小組成員4—6人;3、攝像器具可以用手機或相機等,與老師借;
三、選定主題:
各小組長組織本小組成員仔細研究,確定所探究的主題。
溫馨提示:1、要結合學校和自身的實際來確立研究的主題;2、要有可操作性,不要過大;3、做好活動方案,完成老師幫助設計的表格——
綜合實踐活動工具之表格(2)
四:具體活動開展:到學校進行實地觀察、探究
溫習提示:1、注意安全;2、各小組要在組長的安排下進行觀察、探究;3、老師要監管各組的學習進度,指導相關活動的開展;4、有疑問,也可以采訪、咨詢后勤的領導、老師。
五、匯報:
溫習提示:1、各小組指定一位同學進行匯報,不足之處,相互補充;2、匯報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手抄報、圖片、影像展示等;3、匯報人要口齒清楚,儀表大方,服裝整潔、語言連貫,表述清楚。
設計方案 篇3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內容小學六年級語文語文(上冊)第七組
教學主題:《老人與海鷗》 課時:第二課時 授課對象:六年級學生
設計者:吳瑞云鄭州市二七區三李小學
目標制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總目標”第七條明確提出,要注重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的培養,“注重情感體驗”,在朗讀能力培養方面高年級更側重于“入情入境地朗讀”能力的培養。
2.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七組“人與動物”單元中的首篇課文。文章結構清晰,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老人喂鷗、喚鷗、談鷗等場景,表現了老人和海鷗像親人一樣的情感;第二部分通過海鷗一系列讓人意想不到的舉動,表現海鷗對老人的深厚感情。
從文章表達的情感看,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人與動物之間濃濃親情繪成的動人畫面。老人的過世固然讓人感傷,但作者想留給我們的并非是悲涼,文章的結尾是溫暖人的,給人以余思的,懷想、感動、思考,這豐厚的回味遠勝于一時的震撼。文中蘊藏的豐富情感需要學生悉心體會。
從文章的表達形式看,作者的筆觸自然流暢,看似真實的描摹,卻句句藏著情感,幫助學生把抽象的語言轉化成形象的畫面,將有助于學生體會文章要表達的情感。另外,作者通過一些細節描寫,將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實、生動,這樣的寫作方法也值得學生細細揣摩品味。
3.學情分析
通過課前預習時調查發現,動物有親昵人、依戀人的表現,學生是理解的,甚至也有感受,但那種超乎尋常,“意想不到”的情景,他們未曾見過,也最打動他們。故而,以此為突破口,能夠調動學生情感,深入學習,探尋為什么會發生文中所描寫的那樣意想不到的事情的深層原因。從另一個方面看,人們喜愛小動物,學生也是理解的,甚至自己也這么做,但老人對海鷗的那份像親人一樣的摯愛卻不易理解、發現。這一難點的突破需要引導學生發現文中對老人描寫的細節之處,用心感受語言文字,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外貌、動作、語言描寫入手,再引導學生關注老人的眼神,以及老人與海鷗構成的和諧而溫馨的畫面,由此學生的閱讀就深入了,既理解了文章的內容,也學習了文章的寫作手法。
學習目標
1、在理解課文情感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方式入情入境、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海鷗與老人的情感。 2、通過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感悟海鷗“念”老人部分,體會老人與海鷗的深厚感情。3、通過書面練筆形式加深對文章情感的理解,感受海鷗對老人的情感,動物的內心世界。
評價任務
評價任務一:理解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讀出海鷗對老人的情感。
評價任務二: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感悟文章的重點詞句,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 評價任務三:根據教師創設的情境,能夠把課文的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附:板書設計
喂 喚 談
念 (愛)
一:導入
師: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是發生在昆明翠湖畔的一個故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 師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二、總結四個畫面。(喂、喚、談、念)
師:好,請同學們翻開書114頁,快速默讀課文,想想文章在敘述老人與海鷗的故事當
中,寫了哪幾個畫面?。生默讀課文。
師:好,誰來說一說,哪一個畫面給你留下了的印象最深刻?生:在第115頁的八自然段。
師:這段話,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出來嗎?
生:這段話寫了海鷗很有情意,老人也很喜歡海鷗。
師:好,請坐。如果我們用一句話,這是老人和誰在交談啊? 生:海鷗。
師:是啊,老人在談海鷗,我用一個字來板書,我寫什么? 師板書:談 師:好,繼續
生:??頁的第一自然段
師:最好能用一句話直接概括。如果說剛才是寫老人在談海鷗,這里是寫老人在—— 生:老人在叫海鷗。
師:叫這個詞有點不雅,可以用—— 生:喚
師:接著,還有
生:116頁的第六自然段
師:還是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生:這一段寫海鷗知道了老人去世的消息。他們非常痛苦,也說明海鷗舍不得老人。 師:海鷗在用這種方式干什么? 生:念
師:同學們說的是“念”,那我就板書到黑板上。 好了,讀了這個畫面,還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嗎? 生:老人一到冬天,就回來喂海鷗。 師:是老人喂海鷗的畫面。【板書】
師:課文按兩部分來寫,第一部分寫喂海鷗、談海鷗,第二部分寫了海鷗念老人。文章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寫的。以后我們在拿到一篇文章的時候,首先要理清這篇文章的寫作順序。
(完成目標一:在理解課文情感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方式入情入境、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海鷗與老人的情感。)
三、品讀“念”。(找出意想不到的地方,邊讀邊感悟)
師:在這些畫面中,最讓你意想不到的,是哪一個畫面? 生:念
師:海鷗念老人。請同學們繼續默讀課文,究竟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請用橫線把它勾劃出來,開始。 生默讀勾畫。
師:畫完的同學,放開聲音讀一讀。 生讀。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發現?請你。
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
老師打斷一下,這是在讀書。讀者想要感動聽眾,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心去讀。你再來。生再讀
師:帶著自己的體會去讀的時候,你就一定能讀好了。接下來,你又想說些什么? 生: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師: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體會,我還請你說。 生:我還是體會到海鷗是舍不得老人的。
師:這三個字說得多好,舍不得。我們繼續把這種舍不得的體會讀出來。我還請你。生再讀
師: 同學們,邊讀邊體會,體會之后能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就叫作品讀。這是一種非常好讀書方法。我希望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你們能繼續使用它。接著,你勾畫的第三處是什么?
生:當我們不得不去 -------身來。
師:這是他找到的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在這段話中,作者幾次寫到了“撲”,換成扇字行不行?
師:撲好在哪里?
生:這樣就表現了海鷗想很快看到老人怎么樣了。我覺得應該是海鷗對老人難舍難分。 師:你來讀讀這句話。(生讀)。
師:這是一種急速的力量。(師范讀)。
按照老師的這種語氣,你們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
除了我們勾畫的三個意想不到,還有什么讓你意想不到的嗎? 生再讀。 師:看到這樣的四個畫面,你認為這個“念”還可以換成什么? 生:愛、思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因為老人愛海鷗,所以海鷗在老人去世之后也同樣思念老人
師:因為老人愛海鷗,海鷗也愛老人。看到老人的遺像,急切地想要表達自己的那種愛。這是一種不忍不舍,更是一種不愿離別啊! (師生合作讀“念老人”部分)
(完成目標一二:在理解課文情感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方式入情入境、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海鷗與老人的情感。通過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感悟海鷗“念”老人部分,體會老人與海鷗的深厚感情。)
四、 品讀“喂”(體悟老人與海鷗的親情)
師:同學們,海鷗為什么會做出如此的舉動,老人與海鷗之間到底有什么故事?要想了解這些,我們需要走到老人的生前去看一看。請同學們翻開課文的前一部分,大聲讀老人喂海鷗的段落,讀完之后你又有什么體會?
師: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餅干丁的身上還有一段故事——
老人一個月的工資只有308元,而喂海鷗的餅干每公斤就是4.5元,可是他一買就是幾公斤。而他自己最大的奢侈品,就是2毛錢一包的香煙。看到這樣的數字,你有什么話想說?
生:我能體會到老人非常地愛海鷗,他寧愿在自己的身上花少一點錢,也愿意讓海鷗吃。 師:是啊,這是一個為了海鷗寧愿自己生活儉樸的老人。小小的餅干丁卻有著濃濃的愛啊!誰把這句話讀一讀讀出這背后的愛來(生讀)
師: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要學會抓住一些關鍵的詞句,多去追問幾個為什么。高年級的同學就要這樣去閱讀,去思考。老師給你們一點時間,把這段話自己讀一讀。(生自讀課文。)
(完成目標二:通過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感悟海鷗“念”老人部分,體會老人與海鷗的深厚感情。)
五、品讀詩句,體會人與動物的和諧。
師:是啊,同學們,老人的聲聲呼喚全是為了海鷗,你們說,這怎么能讓海鷗不動心呢,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副美好的畫面,同學們自己練讀,讀出詩的節奏,讀出詩的意境。(請生讀詩,伴樂)
師:同學們,從他的讀中,你聽出了什么?
生:老人愛海鷗,很美。美在人與動物的和諧。
(完成目標二:通過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感悟海鷗“念”老人部分,體會老人與海鷗的深厚感情。)
六、總結和課堂小練筆
師:老人和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 課文學到這兒,你有什么要對老人和海鷗要說的嗎?請拿起筆,寫到書上.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收獲了真情,收獲了感動,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課文,看
看作者是怎樣把這個故事寫的如此動人的。
(完成目標三:通過書面練筆形式加深對文章情感的理解,感受海鷗對老人的情感,動物的內心世界。)
設計方案 篇4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過一些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物體的基礎上教學的。因此,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內容,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組織生動活潑的活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感知和體驗。
學情分析:學生的空間概念比較差,在教學中多出示模型和相應的事物來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使教學更直觀,容易加深學生的理解。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辨認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并知道他們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學生動手實踐,讓他們經歷對熟悉實物的分類、觀察、觸摸等過程,從而形成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感性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初步了解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各種活動增強孩子的參與意識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分。
教學設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上課伊始,創設學生喜愛的兔博士送給同學們裝滿禮物的神秘的百寶箱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情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接著通過分一分、說一說、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操作感知、匯報交流。活動中讓學生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教學方法:整個課堂教學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各種形狀的'物體5個百寶箱,每組4個小方塊,4種圖形的圖片
課型:新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環 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創 設 情 境 | 導入:同學們,在你們每組的桌上有一個百寶箱,里面裝著各種各樣的禮物,這是兔博士特意為你們準備的,你們想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嗎? 一會我們就把百寶箱里的禮物全取出來,同學們在取得時候千萬別搶,把禮物輕輕的堆在桌子的中間,把百寶箱放在地上,看看有什么禮物呀,開始。 誰來介紹一下百寶箱里都有什么?其他同學看一看你們桌上的禮物和他們的一樣嗎? | 齊說:想 生取出箱里的東西 找一名學生說 | 通過兔博士和神秘的百寶箱的出現引入新課,激發學生認識物體的興趣。 |
探 究 與 體 驗 探 究 與 體 | 一、初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1、分一分 兔博士給我們帶來這些禮物是想讓同學們從這堆物體中選擇樣子相像的放在一起分一分,你們能做到嗎? 師到各小組指導學生給物體按要求分類。 師:哪組同學先來介紹一下你們組是怎么分的?(師指名) 2、揭示名稱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真是心靈手巧,把樣子相像的物體都放在一起;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在數學王國里,國王給每種樣子相像的物體起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像這樣的物體叫長方體(師出示物體) 每人從桌上拿一個長方體叫出它的名字 現在老師給這些物體脫去花外衣,我們看看是什么樣子的(出示圖片)指名說它的名稱。 師用上面的方法,揭示正方體、圓柱、球的名稱。 …… 二、感知物體的特點 1、引導感知長方體的特點 (師拿出一個長方體)同學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請同學們仔細的看一看,長方體看上去是什么樣子的? 同學們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放在桌上推一推,會是怎么樣? 小結:長方體看上去是長長、方方的,摸一摸它的面是平平的,放在桌上推一推,它會平著走。 2、 師引導學生按照認識長方體的方法獨立感知正方體、球和圓柱這三種形狀的物體的特征,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全班匯報。 師巡視指導 引導學生匯報: ⑴哪組同學先來說一說正方體有什么特點?或者說它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學生進一步感知正方體的特點。 ⑵誰來說說圓柱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感知圓柱的特點。 ⑶哪組同學發現了球的特點? | 小組同學合作邊商量邊動手分。 各小組在全班匯報交流: 生;我們組把這些禮物分成四堆。我們把藥盒、牙膏盒、長木塊、……放在了一起;把魔方、地球儀包裝盒、方塑料塊……放在了一起;我們把藥盒、牙膏盒、長木塊、……放在了一起;把茶葉筒、圓木柱、露露瓶……;把大皮球、小球、塑料球……放在了一起。 生說:長方體(多說) 學生拿出長方體并在小組內叫出名字。 學生說長方體的名稱。 生:長方體 每生拿一個長方體觀察。 班內匯報: 長方體是長長的,方方的,有六個面…… 生動手摸長方體 匯報:摸上去是平平的。 生推 匯報: 推著它會走…… 生拿著長方體進一步感知特點。 學生活動:感知正方體、球和圓柱這三種形狀的物體的特征,小組交流。 全班匯報: 正方體看上去方方正正的,也有6個面,每個面也是平平的,,每個面大小一樣,放在桌子上推一推平著向前進…… 學生拿著正方體感知特點 生:圓柱看上去像柱子,上下一樣粗;摸一摸中間是圓圓的,上下是平平的,倒在桌上可以往前滾…… 學生拿著圓柱進一步感知特點。 生匯報;球是圓圓的;摸上去沒有平平的面;可以向四面八方滾動…… | 通過讓學生觀察熟悉的實物、小組合作按照樣子相像的標準分類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 這一環節,認識長方體,由教師引導,達到對學生認識物體方法上的指導作用。然后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獨立嘗試認識正方體、圓柱、球的特點。活動中讓學生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產生感性認識并建立起名稱與形狀相對應的表象。 |
實 踐 與 應 用 | 1、 2、 師:其實這些形狀的物體藏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請同學們找一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 老師也從生活中找來了一些物體,你們能說出它們是什么形狀的嗎?(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3、完成數一數 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30頁 (1) ⑵數一數每個圖形是由多少小方塊組成的。 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擺一擺。 4、游戲:摸物體 按形狀名稱摸物體。老師和一個組的同學示范。然后各組照樣子做。 作業:回家每個人用像皮泥捏一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給爸爸、媽媽看。 | 學生匯報。 生自由發言:冰箱是長方體的、衣櫥是長方體的、地球儀的包裝盒是正方體的、…… 生搶答。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匯報訂正。 生自己完成 匯報訂正:學生在幻燈下數,有的數了3塊兒、有數了4塊兒。 生自己拿出小方塊來擺一擺再數一數。 學生游戲。 | 動畫片的設計,可以使學生得到休息,同時讓學生體會我們認識的物體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數一數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和體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使學生感到數學無處不在。 通過游戲,讓學生在玩兒中學,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
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郵票的圖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
執教日期: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知道郵票的用途嗎?
2比較過去的郵票和現在的郵票四周是什么樣的呢?
3別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齊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句字讀通順。
2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認讀。
(2)去掉拼音認讀。
(3)做游戲,看看,聽聽,猜猜的游戲。
a、出示小刀,認識“刀”
b、做動作“裁紙”,認識“裁”
c、做“撕”的動作,認識“撕”
d、聽,英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倫敦)
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扔)九個洞(究)
3、開火車再讀詞語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投影儀、郵票的圖片
執教日期:
教學過程:
學習課文
剛才大家都展示了我們認字的本領,現在我們在一塊展示一下,我們的讀書本領吧!
1、默讀課文,想一想是誰發明了帶齒孔的郵票呢?
2、過去的郵票一枚枚連在一起使用時會怎么樣呢?
A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感受使用起來不方便。
(2)齊讀。
B學習2、3、4自然段。
帶齒孔的郵票又是怎樣發明的?我們一塊讀書來解決。
(1)指3名同學分別讀2、3、4自然段。
(2)四人小組討論學習。
(3)匯報
a、分角色讀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理解“吸引”那位先生怎樣的舉動吸引了阿切爾呢?
C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你覺得他怎樣?
(2)從圖中什么地方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神態,動作)
(3)再讀此句,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D學習第四自然段
(1)此時此刻,他產生了一個想法,請用~~~畫出來,指導讀。
(2)動手實踐,說感受。
阿切爾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斷實踐,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讓我們動手做做,來感受下阿切爾的'發明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吧!在紙上刺一排孔,撕一撕,說感受。
(3)指導讀,把這種方便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4)給“立即”換個詞,說明了什么?從“仍然”一詞又說明了什么?(了不起)
(5)用敬佩語氣讀。
(6)你想對阿切爾說什么?
四、明理導行。
1、郵票的齒孔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示,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
2、一個用別針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
3、你知道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事有嗎?
小結: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五、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作業布置: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切爾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會觀察
阿切爾想到:機器打孔肯動腦
阿切爾做到:研究造出勤動手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經典設計方案12-05
設計方案(精選)09-26
設計方案07-21
(精選)設計方案11-04
年會設計方案02-09
網絡設計方案07-24
設計方案格式11-03
活動設計方案11-24
設計方案模板08-06
消防設計方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