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數學活動設計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班數學活動設計方案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活動設計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
活動目標:
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物與物或數與物變得等量
活動設計:
5只小猴
活動準備:
課件、寫有數字的紙袋、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唱歌,復習5以內數的點數
1、教師演示課件《5只小猴》。
2、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復習點數5以內數的點數。
二、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物與物變得等量
1、演示課件《小猴吃香蕉》。
2、請幼兒思考討論:當小猴與香蕉的`數量不一樣時,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兩者變的等量?
3、通過課件演示,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使物與物變得等量的方法。
4、游戲:搶椅子--鞏固練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物與物變得等量。
幼兒與小椅子的數量相差一個,請幼兒在音樂結束后趕快找一把小椅子坐下,思考:為什么會有一個小朋友沒有小椅子坐?怎樣能讓小朋友的數量和小椅子的數量變得一樣多?
三、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數與物變得等量
1、教師演示課件,請幼兒思考討論:當數與物不等量時,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兩者變的等量?
2、通過課件演示,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使數與物變得等量的方法
3、游戲:玩具檢驗員
請幼兒檢驗紙袋里的玩具是否和袋子上的數相對應?怎樣能使它們變得等量。
四、結束
小班數學活動設計方案2
活動目標:
1、能找出同類的物品,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
2、進一步理解總集與子集的包含關系。
活動準備:
1、家長或教師組織幼兒參觀動物園,觀察不同動物的特征;學會演唱歌曲《誰會這樣》;小筐3個。
2、水、陸、空動物圖片(如猴子、小白兔、梅花鹿、大象、蝴蝶、大雁、金魚、烏龜等)和頭飾若干(每種數量為1—5個);在地上畫出水、陸、空標記的大圓圈。
活動過程:
一、參觀后談話
1、回憶參觀動物園的情景,啟發幼兒說出所見動物的名稱和個數,重點讓幼兒說出會飛、會跑、會爬和會游的動物各有哪些。
2、討論:什么動物能在空中飛?什么動物能在地上爬?什么動物能在水里游?什么動物能在陸地上跑?
二、動手操作
1、教師逐一出示動物圖片,幼兒說出其名稱和數量。
2、學習按范例數量取物,如教師從眾多的動物圖片中拿出2只蝴蝶的圖片,請幼兒從圖片中取出和蝴蝶數量一樣多的圖片等。
3、學習按數取物,教師伸出手指,請幼兒按指出的數量取出相同數量的圖片,如2只小鳥或3只小猴的圖片等。
4、學習按集合分類,引導幼兒分別按動物的'習性(如會飛的、會爬的和會游的)把圖片放在三個不同的筐子里。
5、數一數每種動物的數量,并用手指表示每個筐子里動物的數量。
三、游戲“小動物找家”
1、玩法:幼兒扮演各種小動物,觀察地板上畫有水、陸、空不同標記的大圓圈。在音樂《誰會這樣》的伴隨下,幼兒自由地游戲。當唱到“誰會跑”時,扮演在陸地上跑的動物的幼兒就跑到相應的圓圈里;當唱到“誰會游”、“誰會飛”時,幼兒就模仿小動物做出相應的動作,“游”或“飛”到相應的圓圈里。
2、游戲結束時,讓幼兒數一數每個圈里有幾種小動物,各有幾只。
四、觀察畫冊《分玩具》
1、讓幼兒說出每種玩具的名稱是什么。
2、引導幼兒說出同類的物品有哪些。
3、啟發幼兒用連線的方式將相同的玩具連起來。
4、數一數,每一類玩具的數量各有幾個。
日常生活教育及區域活動投放材料:
1、請幼兒觀察數學《變一變》,讓幼兒說出畫面上有哪些玩具,再引導幼兒用添加或刪除的方法,使兩組玩具的數量一樣多。
2、請幼兒觀察數學《連一連》,引導幼兒根據物品的數量排序,找出應填的物品。
家園共育:
家長應鼓勵孩子在家里幫助大人做一些事情,如在飯前擺碗或飯后收碗時,學習按碗、盤子、勺子等進行分類或將爸爸、媽媽和自己的衣服進行分類。
【小班數學活動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2-09
小班語言活動設計方案03-05
小班區域活動設計方案12-07
小班區角活動設計方案11-03
小班活動區角設計方案12-07
數學有趣的糖果活動設計方案12-08
小班綜合活動教案設計方案12-08
小班組體育活動的設計方案11-03
小班一日活動設計方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