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規范入學秩序 嚴禁捐資助學與招生錄取掛鉤
2011年,北京市嚴格規范招生入學秩序,嚴禁捐資助學與學生入學和招生錄取掛鉤,嚴禁向學生收取與入學掛鉤的任何費用,嚴禁無序跨區流動,嚴格限制學生被招生后進行二次流動。
記者30日從北京市教委獲悉,今年北京市完善招生入學政策,嚴格查處公辦學校舉辦的以招生為目的的各類培訓班;明確每所公辦中小學都必須承擔劃片就近入學任務;每所公辦中小學校都要公示學校錄取的學生名單;將所有捐贈資金和物品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徹底切斷與學校的利益聯系。
據介紹,今年,北京市加強依法監督力度,嚴禁捐資助學與學生入學和招生錄取掛鉤,嚴禁向學生收取與入學掛鉤的任何費用;規范招生操作時間,嚴禁無序跨區流動;利用電子學籍加強入學管理,嚴格限制學生的二次流動,確保義務教育入學秩序穩定。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小學采取劃片入學、進入寄宿學校(班)就讀等方式入學,共有入學新生10萬余人;初中通過推薦派位、劃片入學、企事業舉辦學校子弟入學、對口直升、特長生入學、到寄宿制學校入學、到民辦學校入學等方式入學,新生有近9萬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通過劃片入學、電子派位、對口直升等就近入學方式入學的學生占全部學生的80%以上。
相關新聞
三區為“撤校生”備14500安置學位
明天,全市中小學生將全面開學。針對備受關注的'海淀、朝陽、大興三區取締部分自辦校后隨遷子女入學安置問題,市教委昨天表示,三區共準備了14500個安置學位,凡是原在校就讀的學生,全部納入了安置方案。
今年暑期,朝陽、海淀、大興三區一些農民工子女自辦校由于租賃合同到期,校舍有嚴重安全隱患等原因而陸續停辦。市教委明確要求妥善安排全部就讀學生,確保不讓一個孩子失學。截至8月25日,朝陽區建立了分流工作綠色通道,已有3100余名學生進行入學登記,海淀區建立了“一校一策”的工作方案和“一校一組”的工作安排,已為1208名學生發放了各接收學校的《報到通知》,大興區鄉鎮和教委建立了聯動工作機制,提供接受分流學位2062個。三區共準備了14500個安置學位,凡是原在校就讀的學生,全部納入了安置方案。
同時,北京對未經審批的自辦學校進行了全面登記,建立動態數據庫。隨遷子女在公辦中小學就讀和戶籍學生一樣,免試、就近入學,免收借讀費、免收學雜費和教科書費,在參加學校的學生活動、社團組織、評優選先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符合畢業資格的,頒發畢業證書等。
市教委介紹,目前,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共約43.37萬,70%以上在公辦中小學就讀,還有約10萬在自辦學校就讀。
【北京規范入學秩序 嚴禁捐資助學與招生錄取掛鉤】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