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2012一模分數段換算加分排名與市排名(理)
2012北京市高三一模考試成績已經公布,高三家長們也開始為孩子的志愿填報做準備,如何將一模區排名轉換成市排名,對高考志愿填報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下文是小編從寸草報暉的博客中摘錄下來的海淀2012一模分數段換算加分排名與市排名(理工類),文章整理的非常詳細,對各位考生和家長應該很有幫助!寸草報暉也是e度論壇里的熱心壇友,大家可以多多關注她的消息!更多高考信息分享>>
海淀教育考試院,發布了2012海淀一模5分段,劃定了批次線。
這個5分段,為考生原始成績即考生裸分成績。報考志愿定位的話,還要考慮政策性加分對裸分排序的影響,甚至還得將區排名轉換為市排名。
寸草依據海淀區近四年高考分數分布,以及北京市高考分數分布及照顧人數分布,進行了上述兩個換算,供有需要者參考。
區排名(原始成績)換算含照顧加分區排名方法:
1、將大厚本上給出的北京市高考考生10分段分數分布及照顧人數分布,用插分法推出一分段,每一分段與總人數比較,給出該分段累積比例,作成表A;
2、將海淀小薄本上給出的海淀區高考考生10分段分數分布,用插分法推出一分段,每一分段與總人數比較,給出該分段累積比例,作成表B;
3、將海淀一模5分段分數分布,用插分法推出一分段,每一分段與總人數比較,給出該分段累積比例,作成表C;
4、表B與表A同考分分數比較,市分數段內加分比例,應用為同分數段內海淀區加分比例,作成表D;寸草從北京教育考試院下載過近兩年的照顧加分名單,各區加分比例基本一致。事實上,影響大的幾個照顧加分如市優干、市三好、少數民族,基本上在各區縣的比例基本一致。雖然競賽加分海淀區與西城區較多,但絕對人數少,所占比不大,影響不明顯且一般影響在高端分數段,所以對一般分數段可以忽略不計。
5、表C與表D同累積比例比較,匹配表D中加分比例。
6、某分數段含照顧人數排名換算公式:該分數段含照顧加分人數=該分數段裸分人數+下10分段每分裸分人數*該分加分比例+下10分段~下20分段每分裸分人數*該分加分比例*0.2。因照顧加分分兩檔,10分和20分,寸草也統計過,三好、少數民族這些加10分的人數比例大約在80%,競賽、市優干、二級運動員等加20分的人數比例大約占加分人數的20%。除競賽加分外,20分加分在一本分數線上大約較均勻分布。
區排名(含照顧加分)換算市排名方法:
1、將大厚本上給出的`北京市高考考生10分段分數分布及照顧人數分布,用插分法推出一分段,每一分段與總人數比較,給出該分段累積比例,作成表A;
2、將海淀小薄本上給出的海淀區高考考生10分段分數分布,用插分法推出一分段,每一分段與總人數比較,給出該分段累積比例,作成表B;
3、將海淀一模5分段分數分布,用插分法推出一分段,每一分段與總人數比較,給出該分段累積比例,作成表C;
4、表B與表A同考分分數比較,給出海淀區排名換算市排名系數,作成表D;該系數以11年為主,考慮10年、09年相關系數,進行適當加權修正。近年來,海淀區高分段占北京市高分段比例逐年小幅度增長,與海淀教學水平有關,也與海淀考生人數占北京市總人數比例有關。因此,區排名換算市排名,高分段系數有變化。不過總體來說,還是相對穩定的,參考性可靠。
5、表C與表D同累積比例比較,匹配表D中海淀區排名換算市排名系數,用該系數將海淀一摸含加分排名換算成市排名。
寫了這么多,就是說這個換算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做定性參考,不能絕對定量參考。影響真實排名的因素還有:各校判分松緊尺度,這個直接影響到區排名的真實性;考試人數的變換,比如部分考生缺考、復讀生報名和一模區縣的不統一;區縣教學水平的變化、區報考人數占市總人數的比例變化、少數民族考生的區縣分布和比例變化,等等。所以再次強調,排名換算有誤差,只能做大概參考。尤其是目標校邊緣考生,提高實力才是硬道理!
看看裸分一分段排到了那里;有加分的考生,加上加分,看看提升了多少名;沒有加分的,看看考慮加分后推后了多少。
另外,海淀考生,海淀生源樣本足夠多,層次間分布正態穩定,教學質量穩定,就以海淀區排名為主要參考更加合理,換算市排名多一次誤差,必要性不大。其它區縣考生,如用了海淀一摸卷,也可以對照參考,不過要考慮一下判卷尺度、孩子考試狀態,適當修正一下。
免責聲明:寸草這個換算復雜,盡管說明了換算思路和方法,仍由于個人能力原因,難免不當。如果引用,僅作參考。
以下,是換算結果。高分段就免了,一是基數小換算不準確,二是高分段報考不用參考。
【海淀區2012一模分數段換算加分排名與市排名(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