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大綱包含哪些內容呢?大家是否清楚呢?快來一起看看相關內容吧!
什么是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管理軟件及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簡單地說,計算機網絡就是通過電纜、電話線或無線通訊將兩臺以上的計算機互連起來的集合。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經歷了面向終端的單級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對計算機網絡和開放式標準化計算機網絡三個階段。
計算機網絡通俗地講就是由多臺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絡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件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總的來說計算機網絡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絡的傳輸介質就是看不見的電磁波)以及相應的應用軟件四部分。
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要目的是實現計算機之間的資源共享、網絡通信和對計算機的集中管理。除此之外還有負荷均衡、分布處理和提高系統安全與可靠性等功能。
1、資源共享
(1)硬件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計算機、大容量存儲設備、計算機外部設備,如彩色打印機、靜電繪圖儀等。
(2)軟件資源:包括各種應用軟件、工具軟件、系統開發所用的支撐軟件、語言處理程序、數據庫管理系統等。
(3)數據資源:包括數據庫文件、數據庫、辦公文檔資料、企業生產報表等。
(4)信道資源:通信信道可以理解為電信號的傳輸介質。通信信道的共享是計算機網絡中最重要的共享資源之一。
2、網絡通信
通信通道可以傳輸各種類型的信息,包括數據信息和圖形、圖像、聲音、視頻流等各種多媒體信息。
3、分布處理
把要處理的任務分散到各個計算機上運行,而不是集中在一臺大型計算機上。這樣,不僅可以降低軟件設計的復雜性,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4、集中管理
計算機在沒有聯網的條件下,每臺計算機都是一個“信息孤島”。在管理這些計算機時,必須分別管理。而計算機聯網后,可以在某個中心位置實現對整個網絡的管理。如數據庫情報檢索系統、交通運輸部門的定票系統、軍事指揮系統等。
5、均衡負荷
當網絡中某臺計算機的任務負荷太重時,通過網絡和應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將作業分散到網絡中的其它計算機中,由多臺計算機共同完成。
計算機網絡的特點
1、可靠性
在一個網絡系統中,當一臺計算機出現故障時,可立即由系統中的另一臺計算機來代替其完成所承擔的任務。同樣,當網絡的一條鏈路出了故障時可選擇其它的通信鏈路進行連接。
2、高效性
計算機網絡系統擺脫了中心計算機控制結構數據傳輸的局限性,并且信息傳遞迅速,系統實時性強。網絡系統中各相連的計算機能夠相互傳送數據信息,使相距很遠的用戶之間能夠即時、快速、高效、直接地交換數據。
3、獨立性
網絡系統中各相連的計算機是相對獨立的,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既互相聯系,又相互獨立。
4、擴充性
在計算機網絡系統中,人們能夠很方便、靈活地接入新的計算機,從而達到擴充網絡系統功能的目的。
5、廉價性
計算機網絡使微機用戶也能夠分享到大型機的功能特性,充分體現了網絡系統的“群體”優勢,能節省投資和降低成本。
6、分布性
計算機網絡能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計算機進行互連,可將大型、復雜的綜合性問題實行分布式處理。
7、易操作性
對計算機網絡用戶而言,掌握網絡使用技術比掌握大型機使用技術簡單,實用性也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