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是我們大學生需要掌握的一門課程,這對我們將來走到社會參加工作是很有用處的。那么大學計算機基礎怎么考?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僅供參考!
一、題型說明
采用考試系統考試的考題由基礎知識單選題、文檔排版和數據處理操作題三部分組成,分別占考試成績的30%、40%和30%。
二、單選題要求及評分標準
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小題,總分30分,占比30%。由考試系統自動生成成績。
三、文檔排版要求及評分標準
1. 頁面設置:紙張大小,頁邊距,紙張方向(3分)
2. 字體格式設置:字體、大小、顏色、加粗、下劃線(5分)
3. 段落格式設置:對齊方式、行間距、段落間距、首行縮進(5分)
4. 背景:水印、背景色(3分)
5. 圖文混排:圖片設置(3分)
6. 頁眉頁腳設置(5分)
7. 查找替換功能(3分)
8. 另存為命令(2分)
9. 項目符號、表格和文字之間的轉換(2分)
10. 分欄、首字下沉、段落邊框(2分)
11. 插入自動更新日期、樣式應用(2分)
12. SmartArt流程圖制作(5分)
四、數據處理要求及評分標準
1. 數據類型:日期、貨幣、數值小數位、文本型數值(2分)
2. 數據自動填充:等值填充、差值填充(2分)
3. 工作薄操作:工作表的插入、刪除、復制、移動、重命名(2分)
4. 工作表操作:插入行列、刪除行列、隱藏行列、調整行列次序(2分)
5. 凍結表格行或列(2分)
6. 表格格式化:邊框和底紋設置、行高列寬調整、套用表格樣式(2分)
7. 條件格式的使用(2分)
8. 公式和函數使用:常用函數、公式復制、相對地址和絕對地址引用(6分)
9. 圖表制作和編輯(2分)
10. 數據管理:數據排序、數據篩選、數據分類匯總(6分)
11. 工作表打印:頁面設置、設置打印區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