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基礎》課程教學探究
《經濟學基礎》是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作為基礎理論課,對學生學習運用經濟學基礎原理,了解現實社會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判斷經濟大環境,用于指導生活和工作,無疑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多學生感到《經濟學基礎》是難度較大且較枯燥的一門課程,學生綜合學習效果欠佳,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尤其是民辦高校的學生,由于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學習動力不足,教師必須結合民辦高校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1 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狀況分析
筆者所在的單位為廣東省某民辦高校,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分析如下:首先,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已經形成了學習惰性,學習積極性不高。其次,在民辦高職院校中仍舊有一部分學習較勤奮,理解能力較高的學生。第三,數學基礎普遍較差。民辦院校的經管專業類的學生大多是高中的文科生,數學底子較差,甚至有學生看見數學公式就害怕。而《經濟學基礎》教材中公式的推導、曲線的變換更是讓學生將《經濟學基礎》認定為最難課程。第四,學生的認知范圍較小。現在的學生都是90 后,他們的課余時間更多的用于休閑娛樂,作為年輕的一代,他們對于這個社會的認識很處在初級階段。而作為大學生,他們應該擴大自己的視野。第五,民辦高職高專的學生有更多的熱情,他們的思想活躍開放,樂于接受新的事物。
2 民辦高校開展《經濟學基礎》教學的意義
在很多人看來,《經濟學基礎》是一門高深枯燥而又乏味的課。甚至覺得民辦高校沒有必要開這門課。筆者認為,《經濟學基礎》可以成為一門高深的理論課,也可以成為一門培養思維方式,打開認知的有應用價值的課程。這門課更是經管類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對于大學生掌握基本的經濟規律,理解國家的經濟政策更是十分必要。
3 當前民辦高職《經濟學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 教材選取困難
民辦高校的《經濟學基礎》的教學中,教材的選取成為一個問題。高職高專類的教材與本科類教材只是在內容上更加簡單。以理論為主,而沒有相應的切合實際的新鮮案例。這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困難。
從內容上看,高職類的教材仍舊含有大量的數學推導公式以及圖形。而對于基礎較差的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是一個挑戰,更是我們教師面臨的一個大的難題。
3.2 教學方法難以創新
作為教師,我們自己在接受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時,《經濟學》就是一門純理論課程。而我們作為民辦高職院校的教師時,又必須針對高職院校特點豐富課堂教育,這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挑戰。
4 關于《經濟學基礎》教學方法的.思考
4.1 教師要熟悉課程,具備優秀的專業素養
民辦高校的學生或許不是那么熱愛學習,或許學習動力不夠,但是他們會尊敬甚至敬仰一名專業素養高的教師。《經濟學基礎》是一門經典課程,作為教師,除了將教材讀懂讀透,更應時刻了解最新經濟動態,給課程注入新的活力;了解學生們感興趣的社會娛樂熱點,將其融入《經濟學基礎》的課程教學中,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融會貫通,對于各種經濟問題、學科熱點了若指掌。
4.2 民辦高職院校《經濟學基礎》的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
民辦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目的是培養應用型的人才。《經濟學基礎》教學應遵循這一原則。對于民辦高校的學生來說,更重要的不是嚴謹地掌握各種經濟學理論,而更多的應該是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構建經濟學基礎知識的理論框架。作為專業基礎課,《經濟學基礎》應該能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專業課程,更好地指導他今后的工作和學習。因此,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和構建知識框架是最為重要的。
4.3 《經濟學基礎》應該成為學生打開認知世界的窗口
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很少會在課余時間瀏覽一些時事新聞,或者廣泛地閱讀各類書刊。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更多的是通過游戲,娛樂或者兼職。而《經濟學基礎》這門課恰好彌補了這一部分的不足。這門課從另一個角度帶領他們認知世界。他們也許從未關心過時事新聞,或者表面看起來高深的大事件通過經濟學理論的解釋也變得不再那么神秘。
4.4 教師應注重教學內容的選取
對于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學習《經濟學基礎》的目的是培養經濟學思維,為其他專業課程打下基礎,同時打開他們認知世界的窗口。因此,對于他們的教學內容顯然不同于本科院校。雖然很多教材的章節設置與本科教材基本相同。但教師可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專業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以筆者的教學經驗來看,教學目標是重微觀,培養經濟學思維、明宏觀,讀懂國家政策。微觀經濟學是教學的重點,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還能打通認識認知世界的窗口。而宏觀部分也能夠打開學生的眼界,讀懂新聞,了解國家政策。此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某些章節也可以增加教學時間。如市場結構這部分內容可以引用大量的新鮮案例以及讓大家都參與的博弈:囚徒困境。可以在這一部分增加趣味性教學,既讓學生對經濟學產生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
4.5 用開放式的作業考查學習效果
《經濟學基礎》的課堂教學應該是開放式的,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的窗口。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考查也可以用開放式的。例如采用小組討論、學生自己制作PPT、演講等等形式。傳統的作業必不可少,但開放式的作業更能激發學生的能動性,也能更好地展現民辦高校學生的活力,充分展現年輕一代的勇氣,讓他們更好地表現自己。
【《經濟學基礎》課程教學探究】相關文章:
4.經濟學系課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