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試題及答案
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主要介紹了單片機的硬件結構、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內部功能及應用、系統擴展與接口技術、單片機應用系統的開發以及抗干擾技術等內容。以下是由陽光網小編整理關于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試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試題及答案(一)
一、填空題(20分,每小題2分)
1、-19D的二進制的補碼表示為
2、89C51含ROM的RAM,在物理上有獨立的存儲器空間。
3、通過堆棧操作實現子程序調用,首先要把點保護。調用返回時再進行出棧操作,把保護的斷點彈回 PC 。 4、74LS138是具有3個輸入的譯碼器芯片,其輸出作為片選信號時,最多可以選中 8 塊芯片。
5、PSW中RS1 RS0=10H時,R2的地址為。
6、假定DPTR的內容為8100H,累加器A的內容為40H,執行下列指令:
MOVC A,@A+DPTR
后,送入A的是程序存儲器單元的內容。
7、設SP=60H,片內RAM的(30H)=24H,(31H)=10H,在下列程序段注釋中填執行結果。
PUSH 30H ;SP=(SP)= PUSH 31H ;SP=(SP)= POP DPL ;SP=,DPL=
POP DPH ;SP=DPH=
MOV A,#00H
MOVX @DPTR,A
最后執行結果是 。
8、在中斷系統中,T0和T1兩引腳擴展成外部中斷源時,計數初值應當是(TH)=(TL)= 0FFH 。
9、12根地址線可尋址
二、選擇題(10分,每小題1分)
1、MCS-51響應中斷時,下面哪一個條件不是必須的 (C)
(A)當前指令執行完畢 (B)中斷是開放的
(C)沒有同級或高級中斷服務 (D)必須有RETI
2、執行PUSH ACC指令,MCS-51完成的操作是 (A)
(A)SP+1→SP,(ACC)→(SP);(B)(ACC)→(SP),SP-1→SP
(C)SP-1→SP,(ACC)→(SP);(D)(ACC)→(SP),SP+1→SP 3、89C51是 (C)
(A)CPU (B)微處理器
(C)單片微機 (D)控制器
4、關于MCS-51的堆棧操作,正確的說法是 (C)
(A)先入棧,再修改棧指針 (B)先修改棧指針,再出棧
(C)先修改棧指針,再入棧 (D)以上都不對
5、某種存儲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線根數是 (B)
(A)11根 (B)13根 (C)12根 (D)14根
6、MOV C,#00H的尋址方式是 (A)
(A)位尋址 (B)直接尋址 (C)立即尋址 (D)寄存器尋址
7、必須進行十進制調整的十進制運算 (C)
(A)有加法和減法 (B)有乘法和除法
(C)只有加法 (D)只有減法
8、ORG 0000H
AJMP 0040H
ORG 0040H
MOV SP,#00H 當執行完左邊的程序后,PC的值是 (C)
(A)0040H (B)0041H (C)0042H (D)0043H
9、MCS-51復位時,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D)
(A)(20H)=00H (B)SP=00H (C)SBUF=00H (D)TH0=00H
三、簡答分析題(30分,每小題10分)
1、簡述89C51定時器的四種工作模式的特點,如何選擇和設定。 答:89C51定時器的四種工作模式有,模式1,模式2,模式3。
模式0時:選擇定時器的高8位和低5位組成13位定時器/計數器。TL低5位溢出時
向TL進位,TH溢出時向中斷標志位TF0進位,并申請中斷。
定時時間t=(213-初值)×振蕩周期×12;計數長度為213=8192個外部脈沖。 模式1時:當TMOD中的`M1M0置成01時,定時器工作于方式1,構成16位定時
器/計數器。
定時時間t=(216-初值)×振蕩周期×12;計數長度為216=65536個外部脈沖。
模式2時:把TL0和TL1配置成一個可以自動重裝載的8位定時器/計數器。TL擔任
8位計數器,TH保存初值,TL溢出時不僅使TF0置1,而且還自動將TH中的內容重新裝載在TL中。
定時時間t=(28-初值)×振蕩周期×12;計數長度為28=256個外部脈沖。 模式3時:方式3是兩個8位定時/計數器模式,只適用于T0。TH0和TL0成為兩個
獨立的8位計數器。TL0為8位計數器,功能與模式0和模式1相同,可定時可計數。TH0僅用作簡單的內部定時功能,它占用了定時器T1的控制位TR1和中斷標志位TF1,啟動和關閉受TR1的控制。T1無此模式。
選擇和設定:由定時器的2個控制寄存器TMOD和TCON,由軟件寫入TMOD和TCON
兩個8位寄存器,設置各個定時器的操作模式和控制功能。
2、位地址7CH與字節地址7CH如何區別?位地址7CH具體在片內RAM中的什么位置?
答:字節地址是片內RAM的單元地址,而位地址是片內RAM單元的某一位。
7CH字節地址RAM的7CH單元,而7CH位地址是RAM 2FH單元中的D4位。
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試題及答案(二)
1、MCS-8051系列單片機字長是 8 位,有 40 根引腳,96系列字長是 16 位。單片機的特點有 體積小、價格低、功能全 。
2、8051單片機的存儲器的最大特點是 指令存儲器與數據存儲器分開編址 ,Px并行口的地址是與 數據 存儲器統一編址的,或者說屬于該存儲器。
3、8051最多可以有 4 個并行輸入輸出口,最少也可以有1個并行口,即 P1 。P3常需復用作 串行通信、外部中斷、外部計數脈沖 和讀寫控制信號。
4、ALE信號的作用是 低8位地址鎖存 。
5、8051復位后,PC= 0 H。若希望從片內存儲器開始執行,EA腳應接 高 電平,PC值超過 0FFF H時,8051會自動轉向片外存儲器繼續取指令執行。
6、8051的C/T是 加 (加或減)計數的。
7、8051的中斷向量表在 3 H、 0B H和13H、1BH、23H。
8、MOV A,40H 指令對于源超作數的尋址方式是 直接 尋址。
10、將CY與A的第0位的非求或的指令是 ORL C,/ACC、0 ,若原A=0,執行后A= 0 。
2、已知A = 0F8H,當執行ADD A,#0A9H指令后,PSW中的OV、CY、AC、P各為多少?若是有符號數,A中的結果用十進制表示是多少?(共 5 分)
[解答] OV:0、CY:1、AC:1、P:1 A:-95
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試題(A)
填空題(每空1分,共22分)
1、在一片集成電路芯片上集成了( CPU )、( 存儲器 )、(輸入輸出I/O接口 ),從而構成了單芯片衛星計算機,即( 單片機 )。
2、尋址方式就是( 指出參與運算操作數地址的方式 )。尋址方式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 尋找操作數的地址),二是(尋找指令的地址 )。
3、MCS-51單片機的程序儲存器的低端被固定的用做特定的入口地址,如0000H:(復位 );0003H:( INT0 );000BH:( T0 )。
4、單片機有兩個定時器,定時器的工作方式由( TMOD )寄存器決定,定時器的啟動與溢出由(TCON )寄存器控制。
5、單片機復位后,堆棧指針SP和程序計數器PC的內容分別為( 07H )和( 00H )。
6、JNB bit,rel :指令表示當指定位為( 0 )時程序發生跳轉。
7、既做一般I/Q口又有第二功能的端口是( p3 );既做數據線又做地址線的是(p0 )口。
8、一個機器周期包含( 12 )個晶振周期,若晶振周期的頻率為12MHZ,則機器周期為(1us ),指令周期為( 1 )~( 4 )機器周期。
9、P1口在作為輸入口使用時,在讀取數據之前,通常要先向P1口送數據( 0FFH )。
二、選擇題(每空2分,共18分)
1、在進行串行通信時,若兩機的發送與接受可以同時進行,則稱為( C )。
A 半雙工傳送 B單工傳送 C 全雙工傳送 D 以上都不對。
2、使用單片機開發系統調試程序時,對原程序進行匯編的目的是( A )。
A 將源程序轉換成目標程序 B 將目標程序轉換成源程序 C 將低級語言轉換成高級語言 D 連續執行鍵
3、指令AJMP的尋址范圍是( D )
A 任意范圍 B -128到 +127 C 64K D 2K
4、定時器TO的溢出標志為TFO,采用查詢方式,若查詢到有溢出時,該標志(A )。
A 由軟件清零 B 由硬件自動清零 C 隨機狀態 D AB都可以
5、單片機在與外部I/Q口進行數據傳送時,將使用( A )指令。
A MOVX B MOV C MOVC D 視具體I/Q口器件而定
6、在中斷允許寄存器中,中斷控制寄存器EA位的作用是(A )
A CPU總中斷允許控制位 B 中斷請求總標志位 C 各中斷源允許控制位 D串行口中斷允許位
7、調用子程序、中斷響應過程及轉移指令的共同特點是( B )。
A 都能返回 B 都通過改變PC實現轉移 C 都將返回地址壓入堆棧 D 都必須保護現場
8、讀取AD轉換的結果,使用( D )指令。
A MOV A,@Ri B MOVX@DPTR,A C MOVC A,@DPTR D MOVX A,@DPTR
9、串行口中斷入口地址是( B )。
A 000BH B 0023H C 1000H D 0013H
【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