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史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模擬試題在中國古代史課程的學習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到的中國古代史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中國古代史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篇1
1、墨子、商鞅、韓非子思想的相似之處是( )
A反對兼并戰爭 B主張互愛互利
C反對奴隸主貴族世襲特權 D主張中央集權
2、秦始皇說:“天下共苦,戰斗不休,已有諸侯。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求其寧息,豈不難哉!”秦始皇這樣說的目的是( )
A想實行焚書坑儒 B準備攻打匈奴
C反對分封制實行郡縣制 D準備修筑長城抵御匈奴進攻
3、《齊民要術 序》中載:“舍本逐末,賢者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故商賈之事,厥而不錄。”材料表明,賈思勰對古代重農抑商政策的態度是( )
A、反對 B、贊同 C、聽其自然 D、主張適當改變
4、北宋造成“冗官、冗兵、冗費”從反面證明了( )
A北宋加強中央集權在當時是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經濟作保證
C兵越多,戰斗力越弱 D政治改革要重視精兵簡政
5、王安石設想變法應是在不增加人民負擔的前提下增加國家的財政
收入。為此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政府向農民貸款獲得利息 B向有特權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錢
C引種占城稻增加糧食產量 D清查為逃避賦稅而隱瞞的土地數目
6、以下哪些是戰國時期“重農抑商”政策產生的原因 ( )
①封建自然經濟的自給自足的性質 ②新興地主階級經濟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會初期不具備發展工商業的條件④諸侯國出于政治、軍事因素的考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7、封建統治者長期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維護封建土地所有制 B.限制商品經濟的發展
C.保證政府穩定的財政收入 D.穩定封建統治秩序
8、魏晉時期的民族融合實質上是 ( )
A.胡漢民族布局被打亂 B.各族人民互相交流與學習
C.少數民族封建化 D 邊疆地區的大開發
9、魏晉時期的民族融合對歷史發展進程的重要影響是 ( )
A.促進了民族間的遷徙與雜居 B.使北方經濟恢復,北魏興盛一時
C.打破了農牧經濟的天然界限 D.為隋唐的統一與繁榮準備了條件
10、“收鄉長、鎮將之權悉歸于縣,收縣之權悉歸于州,收州之權悉歸于監司,收監司之權悉歸于朝廷。”有關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目的是為了提高地方政府辦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權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權力過小 D.導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11、 《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
A.允許工商者入仕為官 B.準許土地自由買賣
C.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 D.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
12、北宋范仲淹"慶歷新政"的中心內容是( )
A.減輕徭役 B.提倡農桑 C.加強軍事 D.整頓吏治
13、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處有()
①加強對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④減輕了地主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4、關于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評價正確的是( )
A.儒家思想居統治地位 B. 墨家思想占主導地位
C.法家備受統治者推崇 D. 道家最受歡迎
15、法家思想在戰國時期之所以能成為"顯學"而備受推崇,是因為它( )
①適應了當時社會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的`趨勢③有利于統治者加強對人民的控制 ④強調樹立君主個人權威以加強中央集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6、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分天下為13州,每一州設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職責是()
A. 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 B. 征收賦稅,征發徭役和兵役
C. 推薦和選拔地方人才 D. 加強對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17、科舉制的創立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這是因為它( )
①沖破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 ②使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參與政權③有利于官員文化素質的提高 ④有利于穩定國家政局,加強了中央集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商周農業的進步,不包括( )
A.大量使用青銅農具 B.種植多種糧食作物
C.施用各種肥料 D、農田水利有較大發展
19、春秋戰國時期,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鐵農具的使用 ②牛耕的運用 ③水利灌溉的發展 ④封建制度的確立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商鞅變法中直接促進封建經濟發展的內容是①重農抑商,獎勵耕織②統一度量衡③廢分封,行縣制④以法律形式確立土地私有制度( )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中國古代史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篇2
一、選擇題
1.反映我國夏朝文明的文化遺址是( )
A.二里頭文化遺址
B.河姆渡文化遺址
C.半坡村文化遺址
D.山頂洞人遺址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信史開始于商朝,根據是( )
A.陶缽口沿的符號
B.殷墟的甲骨文
C.戴手梏的陶俑
D.日月食的記錄
3.西周初年的分封制主要是為了( )
A.建立軍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貴族和功臣的權力
C.排斥異姓諸侯,團結同姓諸侯
D.鞏固奴隸制的國家政權
4.在戰國時期的改革中,收效最大的是( )
A.李悝變法
B.管仲改革
C.孝文帝改革
D.商鞅變法
5.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負責這一工程的`建造者是( )
A.禹
B.李冰
C.鄭國
D.杜詩
6.下列主張明顯體現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愛人,民貴君輕
B.萬物虛無,禍福相倚
C.兼愛非攻,節用尚儉
D.以法為教,今必勝昔
二、問答題
7.試述孔子在教育上的主要成就。
8.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B 3.D 4.D 5.B 6.A
二、問答題
7.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擴大了教育對象的范圍。他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施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學生學習時要“溫故而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等。
8.(略)
【中國古代史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簡明中國古代史試題及參考答案11-23
商法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11-23
模擬電子技術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11-23
中國古代史試題及答案11-23
供熱工程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11-23
電路理論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11-23
泵與泵站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11-23
報關實務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11-23
電力拖動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11-23
資產評估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