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期末復習試題及答案
教學設計期末復習試題及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計20分。將答案填寫在題后的括號中)
1. 是列出一系列相關的問題要求媒體選擇者回答,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逐一回答,來比較清楚地發現適用于一定教學目標(或一定教學情景)的媒體。問題的提出可根據教學媒體的選擇原則給出。
A. 問題表法 B.流程圖法
C. 矩陳選擇表 D.算法型
2.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認知心理學家們開展了大量的關于兒童元認知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這3種元認知成分的特征培養的研究,發現( ),并認為這是導致年幼兒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認知任務的重要原因。
A. 年幼兒童在元認知的這3種成分上都明顯不如年長兒童
B 年幼兒童在元認知的元認知體驗上都明顯不如年長兒童
C. 年幼兒童在元認知的元認知監控上都明顯不如年長兒童
D. 年幼兒童在元認知的元認知知識上都明顯不如年長兒童
3.知識存在于個人和群體的行動中,隨著個人參與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情境中進行協調,知識產生了,知識和能力的發展,就像語言的發展,發生于真實情境中不斷進行的利用知識的活動中。這是( )。
A. 設計學習活動的行為主義原則 B.設計學習活動的信息加工觀點
C. 設計學習活動的建構主義現點 D.設計學習活動的情境認知觀點
4. 認知依靠多種人工制品和工具的應用,主要是語言和文化,這些工具和建構起來的環境組成了媒體、形式或世界,通過他們認知才得以發生。問題解決包括了對目標的論證,該目標與一個情境所提供的資源和工具有關。這是( )。
A.設計學習活動的行為主義原則 B設計學習活動的信息加工觀點
C.設計學習活動的建構主義觀點 D設計學習活動的情境認知觀點
5.通 過 觀 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為,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習活動的發生。這是( )的觀
點。
A.社會學習理論 B.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C.建構主義理論 D.情境認知理論
二、簡答題(本題共計5道小題,每題12分,共計60分。)
1.簡答激發學習動機的技術。
2.形式運算階段的思維方式有哪些特征?
3.瑞奇總結歸納教學設計模式的6個要素分別是什么?
4.布盧姆關于教學目標的分類有哪些特點?
5.從一對一評價中獲取的各種信息應該對哪些問題提供有效的證據?
三、實踐題(20分)
應用課外活動的設計原則設計一個課外活動的方案
《教學設計》期末復習模擬試題(四)參考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計20分。將答案填寫在題后的括號中)
1. A 2. A 3 . D 4. D 5 A
二、簡答題(本題共計5道小題,每題12分,共計60分。)
1. 激發學習動機的技術
(1) 引起并維持注意力的技術
(2) 加強針對性的技術
(3) 建立自信心的技術
(4) 產生滿意感的技術
2.形式運算階段的思維方式有哪些特征?
“形式運算”指對抽象的假設或命題進行邏輯轉換。處于這個階段的兒童已經完全具備
進行以下思維的能力:
(1)進 行 假 設一演繹思維,即不僅能夠在邏輯上考慮現實的情境,而且能夠根據可能的'情境進行思維;
(2)進行抽象思維,即能夠運用符號進行思維;
(3)進行系統思維,即在解決問題時,能夠在心理上控制若干變量,同時還能夠考慮到其他
幾個變量;
(4)在這一階段,兒童的認知趨于成熟,因而逐漸擺脫了具體實際經驗的支持,能夠理解并使用相互關系的抽象概念。
3.瑞奇總結歸納教學設計模式的6個要素分別是什么?
(1)確定學習者的需要;
(2)確定各個層次的目標;
(3)建構評價過程;
(4)設計和選擇教學傳遞的方式和方法;
(5)試用所設計的教學系統;
(6)安裝和維持系統。
4.布盧姆關于教學目標的分類有哪些特點?
第一,將全部教學目標劃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運動技能領域這三個領域。第二,以外顯行為作為教學目標分類的對象。第三,教學目標是有層次結構的。第四,教學目標的超越內容的。第五,教學目標分類學是一種工具。
5.從一對一評價中獲取的各種信息應該對哪些問題提供有效的證據?
(1)對學生的起點能力的估計是否正確?
(2)教學呈現的是否不夠清晰度?
(3)測驗的問題和指導語是否不夠清楚、明了?
(4)對學習結果的預期是否不夠恰當?
三、實踐題(20分)
應用課外活動的設計原則設計一個課外活動的方案
一般 ,課外活動的設計原則有:
(1}以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化發展需求為基礎;
(2)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個性特點和合作能力為主要目的;
(3)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兼顧,使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靈活多樣、豐富多彩。
實例略 。
【教學設計期末復習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