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的試題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題
化學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題,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20分)
1. 我國第五套人民幣中的一元硬幣材料為鋼芯鍍鎳,依據你所掌握的電鍍原理,你認為硬幣制作時,鋼芯應該做
A. 正極 B. 負極 C. 陽極 D. 陰極
2.中學化學中很多“規律”都有其適用范圍,下列根據有關“規律”推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規律 結論
A 較強酸可以制取較弱 酸 用亞硫酸溶液無法制取硫酸溶液
B 升高溫度,反應速率越快 常溫下鈉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鈉,升高溫度,Na2O的生成速率加快
C 金屬越活潑,其陽離子氧化性越弱 Fe3+的氧化性弱于Cu2+
D Ksp小的沉淀易向Ksp更小的沉淀轉化 CaSO4懸濁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aCO3沉淀
3. 蒸干并灼燒下列物質的水溶液,仍能得到該物質的是
A. 氯化鋁 B. 碳酸氫鈉 C. 硫酸亞鐵 D. 碳酸鈉
4. 已知31g紅磷(P,固體)在氧氣中燃燒生成P4O10固體放出738.5kJ熱量,31g白磷(P4,固體)在氧氣中燃燒生成P4O10固體放出745.8kJ熱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白磷在氧氣中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是:P4(s)+5O2(g)=P4O10(s) ΔH=-745.8kJmol-1
B. 紅磷轉化成白磷時放出熱量
C. 紅磷比白磷穩定
D. 31g紅磷中蘊含的能量為738.5kJ
5.已知HF、CH3COOH均為弱酸,酸性強弱順序為HF>CH3COOH。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濃度均為0.1mol L-1的NaF、CH3COONa溶液相比較,CH3COONa溶液堿性較強
B. 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過程中,所有離子濃度均減小
C. NaF溶液中含有Na+、F-、H+、OH-、H2O、HF六種微粒
D. NaF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溶液中c(F-)變大
6.工業上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g)CH3OH(g).反應的平衡常數如下表:
溫度/℃ 0 100 200 300 400
平衡常數 667 13 1.9×10-2 2.4×10-4 1×10-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H>0
B. 加壓、增大H2濃度和加入催化劑都能提高CO的轉化率
C. 工業上采用5×103kPa和250℃的條件,其原因是原料氣的轉化率高
D. t℃時,向1L密閉容器中投入0.1mol CO和0.2mol H2,平衡時CO轉化率為50%,則該溫度時反應的平衡常數的數值為 100
7. 常溫下的下列各種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 pH=0的溶液中:Fe2+、NO3-、SO42-、I-
B. 由水電離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AlO2-、S2-、CO32-
C.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a+、I-、K+、NO3-
D. c(H+)=10-14molL-1的溶液中:Mg2+、NO3-、Fe2+、ClO-
8.以硫酸銅溶液作電解液,對含雜質F e、Zn、Ag的粗銅進行電解精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俅帚~與直流電源負極相連
、陉帢O發生的反應為Cu2++2e-=Cu
③電路中每通過3.0l×1023個電子,得到的精銅質量為16g
、茈s質Ag以Ag2SO4的形式沉入電解槽形成“陽極泥”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已知25℃時,Mg(OH)2的Ksp = 5.6×10-12,MgF2的Ksp=7.4×10-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5℃時,在Mg(OH)2的懸濁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體,c(Mg2+)增大
B.25℃時,飽和Mg(OH)2溶液與飽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c(Mg2+)大
C.25℃時,Mg(OH)2固體在同體積同濃度的氨水和NH4Cl溶液中的Ksp 比較,前者小
D.25℃時,在Mg(OH)2的懸濁液中加入飽和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轉化成MgF2
10.普通水泥在固化過程中自由水分子減少并產生Ca(OH)2,溶液呈堿性。根據這一特點,科學家發明了電動勢(E)法測水泥初凝時間,此法的原理如圖所示,反應的總方程式為:2Cu+Ag2O=Cu2O+2Ag。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工業上制備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
B.測量原理裝置圖中,Ag2O/Ag極發生氧化反應
C.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Cu+2OH--2e-=Cu2O+H2O
D.在水泥固化過程中,由于自由水分子減少,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的變化導致電動勢變化
二、選擇題:(本題共有9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3分,共計27分)
11.用銅片、銀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導線和鹽橋(裝有瓊脂-KNO3的U型管)構成一個原電池。以下有關該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
、僭谕怆娐分校娏饔摄~電極流向銀電極
、谡龢O反應為:Ag++e-=Ag
、蹖嶒炦^程中取出鹽橋,原電池仍繼續工作
、軐€~片浸入AgNO3溶液中發生的化學反應與該原電池反應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2.以硫酸銅作電解液,對含有雜質Fe、Zn、Ag的粗銅進行電解精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俅帚~與直流電源負極相連;
、陉帢O發生的反應為Cu2++2e-=Cu
③電路中每通過3.01×1023個電子,得到的精銅質量為16g
、茈s質Ag以Ag2SO4的形式沉入電解槽形成陽極泥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一定溫度下,石灰乳懸濁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 Ca2+(aq)+2OH–(aq),向一定量的石灰乳懸濁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Ca2+離子數目減少 B.溶液中c(Ca2+)增大
C.溶液的pH增大 D.溶 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
14.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堿溶液等體積混 合后 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生成了一種強 酸弱堿鹽 B.弱酸溶液和強堿溶液反應
C.強酸溶液和弱堿溶液反應 D.一元強酸溶液和一元強堿溶液反應
15.在鐵品上鍍一定厚度的鋅層,以下方案設計正確的是
A.鋅作陽極,鍍件作陰極,溶液中含有鋅離子
B.鉑作陰極,鍍件作陽極,溶液中含有鋅離子
C.鐵作陽極,鍍件作陰極,溶液中含有亞鐵離子
D.鋅作陰極,鍍件作陽極,溶液中含有鋅離子
16.右圖是電解CuCl2溶液的裝置,其中a、b為石墨電極,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a是陰極
B.電解過程中溶液的濃度不變
C.電解過程中b極質量減少
D.陽極與陰極上的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17.關于電解NaCl溶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電解時在陽極得到氯氣,在陰極得到金屬鈉
B.若在陽極附近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陰極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溶液呈無色
D.電解一段時間后,將全部電解液轉移到燒杯中,充分攪拌后溶液呈中性
18.鉛蓄電池的工作原理:Pb+PbO2+2H2SO4 2PbSO4+2H2O;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K 閉合時,d電極反應式:PbSO4+2H2O-2e-=PbO2+4H++SO42-
B.當電路中轉移0.2mol電子時,I中消耗的H2SO4為0.2 mol
C.K閉合時,II中SO42-向c電極遷移
D.K閉合一段時間后,II可單獨作為電源,d電極為正極
19.LiFePO4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奧運會綠色能源的新寵。已知該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式為:正極:FePO4+Li++e-=LiFePO4,負極:Li-e-=L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充電時的總反應為FePO4+Li=LiFePO4
B.充電時動力電池上標注“+”的電極應與外接電源的正極相連
C.放電時電池內部Li+向負極移動
D.放電時,在正極上是Li+得電子被還原
三、填空題:(共53分)
20.(1)依據反應:2Ag+(aq)+Cu(s)=Cu2+(aq)+2Ag(s)設計的原電池如下圖甲所示。
① 電極X的材料是 ;
、 外電路中的電子是從 電極流向 電極(填電極材料名稱或符號)。
、 在電池放電過程中,盛有飽和KCl瓊脂溶 膠的鹽橋中,向CuSO4溶液一端擴散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2)① 金屬腐蝕一般可分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炒過菜的鐵鍋未及時清洗容易發生電化學腐蝕而生銹。請寫出鐵鍋生銹過程的正極反應式: 。
、 為了減緩某水庫鐵閘門被腐蝕的速率,可以采用下圖乙所示的方案,其中焊接在鐵閘門上的固體材料R可以采用 (填寫字母序號)。
A.銅 B.鈉 C.鋅 D.石墨
③ 圖丙所示方案也可以減緩鐵閘門的腐蝕速率,則鐵閘門應連接直流電源的 極。
。3)蓄電池是一種可以反復充電、放電的裝置。有一種蓄電池在充電和放電時發生的反應是:NiO2 + Fe + 2H2O Fe(OH)2 + Ni(OH)2。
、 若此蓄電池放電時,該電池某一電極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 (填序號)。
A.NiO2 B.Fe C.Fe(OH)2 D.Ni(OH)2
、 該電池放電時,正極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減小、不變)
、 充電時該電池陽極的電極反應式 。
21.已知:(A)Cu2+,Fe2+在pH為4~5的條件下不水解而Fe3+卻幾乎全部水解;(B)雙氧水(H2O2)是強氧化劑,在酸性條件下,它的還原產物是H2O 。用粗氧化銅(CuO中含少量Fe)制取CuCl2溶液過程如下:
、偃50mL的鹽酸,加入一定量的粗CuO加熱攪拌,充分反應后過濾,溶液的pH是3
②向濾液中加入雙氧水,攪拌。
、巯颌谥屑尤脒^量純CuO,微熱,攪拌,此時測定溶液的pH為4,過濾。
④把③所得濾液濃縮。
。1)②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2)③中過濾后濾渣的成分是 。
。3)①③中如何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值: 。
。4)③中pH升高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2.(14分)
(1)常溫下將0.2mol/L HCl溶液與0.2mol/L M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測得混合溶液的pH=6,試回答以下問題:
①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0.2mol/LHCl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填“>”、“<”、或“=”)
、谇蟪龌旌先芤褐邢铝兴闶降木_計算結果(填具體數字):c(Cl-)-c(M+)= mol/L。
。2)常溫下若將0.2mol/L MOH溶液與0.1mol/L HCl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混合溶液的pH<7,則說明在相同條件下MOH的電離程度 MCl的水解程度。
(填“>”、“<”、或“=”)
。3)常溫下若將pH=3的HR溶液與pH=1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混合溶液的pH≠7,則混合溶液的pH 。(填“>7”、“<7”、或“無法確定”)
。4)用0.1032mol/L HCl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重復三次的實驗數據如下所示
實驗序號 0.1032mol/L HCl溶液體積/m L 待測NaOH溶液體積/mL
1 27.83 25.00
2 26.5 3 25.00
3 27.85 25.00
①待測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保留四位有效數字)
、谙铝星闆r可能引起測定結果偏高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鹽酸溶液潤洗
B.錐形瓶未用待測液潤洗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了
D.滴定前,滴定管中的溶液液面最低點在“0”點以下
。5)滴定的方法有酸堿中和滴定、沉淀滴定、絡合滴定等。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劑本身就是一種沉淀劑。已知一些銀鹽的顏色和Ksp(20℃)如下,測定水體中氯化物的含量,常用標準硝酸銀溶液進行滴定。
化學式 AgCl AgBr AgI Ag2S Ag2CrO4
顏色 白色 淺黃色 黃色 黑色 紅色
Ksp 1.8×10-10 5.0×10-13 8.3×10-17 2.0×10-48 1.8×10-10
滴定時,你認為該滴定適宜選用的指示劑是下列中的 。
A. KBr B. KI C. K2S D. K2CrO4
23.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全世界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
。1)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源于太陽,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大量吸收CO2以減緩溫室效應,主要過程可以描述分為下列三步(用“C5”表示C5H10O4,用“C3”表示C3H6O3):
Ⅰ:H2O(l)=2H+(aq)+1/2O2(g)+2e- △H=+284kJ/mol
、颍篊O2(g)+C5(s)+2H+(aq)=2C3+(s) △H=+396kJ/mol
、螅12C3+(s)+12e-=C6H12O6(葡萄糖、s)+6C5(s)+3O2(g)△H=-1200kJ/mol
寫出綠色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氣的熱化學方程式
(2)工業上有一種方法有效地開發利用CO2,是用CO2來生產燃料甲醇。為探究反應原理,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CO2(g)+3H2(g) CH3OH(g)+H2O(g)△H=-49.0kJ/mol。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左所示。
、購姆磻_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mol/(Lmin);
、跉錃獾霓D化率= ;
、矍蟠藴囟认略摲磻钠胶獬礙= ;
、芟铝写胧┲心苁蛊胶怏w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是 。
A.升高溫度 B.充入He(g),使體系壓強增大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出去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 當反應達到平衡時,H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H2,待反應再一次達到平衡后,H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2。則c1 c2的關系(填>、<、=)。
。3)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是節能減排,大力開發利用燃料電池就可以實現這一目標。如上圖右所示甲烷燃料電池就是將電極表面鍍一層細小的 鉑粉,鉑吸附氣體的能力強,性質穩定。將其插入KOH溶液,從而達到吸收CO2的目的。
、 通入氧氣一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
、 隨著電池不斷放電,電解質溶液的pH
。ㄌ睢霸龃蟆薄ⅰ皽p小”或“不變”)。
、弁ǔG闆r下,甲烷燃料電池的能量利用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烷燃燒的能量利用率。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題】相關文章: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的試題05-02
高二政治期末考試試題05-18
高二物理上期末考試題05-02
高一化學期末考試試題05-01
高一化學期末考試題12-07
清華高二期末考試題05-02
高二生物下冊期末考試模擬試題12-09
高二數學下學期期末考試題03-25
高一上期化學期末考試試題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