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證據學》試題及答案
大學《證據學》是基礎的課程,若要學習成績好,打好基礎是必須的,同學們還是要用心去學才能學好大學《證據學》。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學《證據學》試題及答案,歡迎大家學習參考。
大學《證據學》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有一至四個正確的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40分)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三條中明確規定,“人民法院應當以證據能夠證明的案件事實為依據依法作出裁判。”這一規定體現了( )。
A.直接言詞原則 B.證據裁判原則
C.自由心證原則 D.非法證據排除原則
2.下列各項中,屬于物證又屬于間接證據的有( )。
A.作案的工具 B.犯罪行為所侵害的客體物
C.犯罪行為實施過程中所遺留的痕跡 D.贓款
3.犯罪現場的勘驗筆錄屬于( )。
A.原始證據 B.言詞證據
C.間接證據 D.實物證據
4.下列關于刑事訴訟證明責任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在公訴案件中,檢察機關承擔證明責任
B.在自訴案件中,自訴人承擔證明責任
C.人民法院也要承擔一定的證明責任
D.自訴案件被告人如果提出反訴,對反訴要承擔證明責任
5.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直接確認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定的事實,這在證據學理論中被稱之為( )。
A.法律上的推定 B.事實上的推定
C.當事人的承認 D.司法認知
6.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在刑事訴訟中可以成為( )。
A.證人 B.被害人
C.被告人 D.見證人
7.下列選項中,既屬于原始證據也屬于間接證據的有( )。
A.口供 B.身份證的復印件
C.被害人的尸體 D.沾有被害人血跡的匕首
8.大陸法系國家對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立法表述是( )。
A.內心確信 B.高度的蓋然性
C.蓋然性的優勢 D.排除合理懷疑
9.下列選項中,可作為物證的有( )。
A.詐騙案中的假合同 B.走私的貨物
C.貪污的贓款 D.私藏的槍支
10.下列各項中,屬于言詞證據特點的有( )。
A.生動形象、具體 B.客觀
C.穩定性強 D.易于失真
11.根據訴訟證據與當事人主張的事實的關系,可將訴訟證據分為( )。
A.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 B.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
C.有罪證據和無罪證據 D.本證和反證
12.下列選項中,屬于民事訴訟證明對象的有( )。
A.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
B.民事爭議發生過程的事實
C.當事人主張的民事訴訟程序事實
D.有關外國的法律法規的事實
13.下列對法定證據制度的評論中,正確的是( )。
A.法定證據制度具有等級性的特點
B.法定證據制度客觀上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C.法定證據制度提高了法官的合理自由裁量權
D.法定證據制度提高了人類司法判決的權威性
14.下列選項中,屬于證明構成環節的有( )。
A.證明對象 B·證明主體
C.證明責任 D·證明標準
15.甲、乙二人共同犯有盜竊罪。甲被抓獲后除供述了與乙共同盜竊罪行后,又揭發了乙還曾單獨犯有強奸罪。甲對乙犯強奸罪的揭發屬于( )。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B.證人證言
C.當事人陳述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解
16.在刑事訴訟中,能夠單獨直接證明案件主要事實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是( )
A.直接證據 B.間接證據
C.有罪證據 D.言詞證據
17.三大訴訟證明的差異有( )。
A.證明責任的分配不同 B.證據的種類有所不同
C.證明標準不同 D.證明對象不同
18.在著作權侵權案中,盜版書籍屬于( )。
A.書證 B.視聽資料
C.言詞證據 D.實物證據
19.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陳述包括( )。
A.原告陳述 B.證人證言
C.被告陳述 D.鑒定人陳述
20.在刑事訴訟中,鑒定人產生的方式有( )。
A.當事人選任 B.自我推薦
C.司法機關指派 D.司法機關聘請
二、問答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收集證據的`要求有哪些?
2.間接證據的運用必須遵守哪些規則?
三、案例分析(每小題20分,共40分)
1.2003年2月28日,某鄉劉某和李某兩女土在街上趕場時,因購物發生矛盾,繼而引發糾紛。此后,劉某覺得在這場糾紛中輸了面子,于是在事發地張貼啟事,內容為“2月28日此地發生了一起打架事件,其間本人被一名30歲左右的女人毆打謾罵,懇請當日在場的群眾將所見所聞反映給法庭,本人將予以重金酬謝。”
在拿到了李某謾罵自己的有關證據后,劉某以名譽侵權為由將李某起訴至法院。3月18日,某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庭審中,劉某指責李某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并提供了案發時在場的兩名證人出具的證人證言,證明李某對劉某進行了毆打謾罵。據此劉某還提出要求賠償的訴訟請求。
請回答:劉某提供的證人證言能否作為證據?依據和理由是什么?
2.2002年2月3日下午5時,在某市一處居民樓里發現一具男尸。公安機關現場勘驗發現,被害人尸體側臥地上,胸前及腹部有大片血液,左胸心臟部位有一傷口,法醫鑒定結論為他殺,兇器為一把雙刃匕首。距尸體2米處的一張桌子有一打火機,打火機上附有一血指紋,地上留有數根頭發和一枚黑色紐扣。經查,死者名叫李某,32歲,某貿易公司職員,是該居民房房主。經進一步偵查,又收集到如下證據:
第一、某貿易公司職員張某與李某因經濟問題長期不和,李某遇害那天,張某是公休日,張某在證明案發當天下午活動時,支支吾吾,表現反常,先說是修車,后又說是看電影,經查都不是事實。
第二、發案當天晚上,張某回家后,其妻發現張某衣服上有血跡,問怎么回事,他說:“與別人打了一架”。
第三、某貿易公司劉某證明,案發前一天,張某與李某發生激烈爭吵。張某揚言要干掉李某。
第四、從張某家中搜查出雙刃匕首一把,將匕首與李某左胸傷口進行比對鑒定,結論是傷口為該匕首所致。雙刃匕首上有血指紋一枚,將該指紋與作案現場所提取打火機上的血指紋進行比較,經鑒定均為張某所留。
第五、從張某家中搜查出張某西服一套,西服上衣少一紐扣,現場提取的黑色紐扣與西服紐扣經鑒定為同一質地、顏色和型號。
第六、現場遺留頭發經鑒定為張某頭發。
第七、犯罪現場發現的打火機經過張某妻子和同事的辯認,是張某日常所用的打火機。
請回答:本案偵查人員收集的證據中哪些是物證?哪些是證人證言?請分別列舉。
陽光大學生網為您提供 證據學 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
二、問答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1)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收集;(1分)
(2)收集證據必須主動、及時;(1分)
(3)收集證據必須客觀、全面;(1分)
(4)收集證據必須深入、細致;(1分)
(5)收集證據必須依靠群眾;(1分)
(6)收集證據必須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1分)
(7)收集證據要抓住本質,分清主次,并注意保密;(2分)
(8)在收集證據的過程中要注重效率。(2分)
2.(1)必須審查每個間接證據是否真實可靠。(2分)
(2)必須審查間接證據與案件事實有無客觀的內在聯系,防止把那些與案件毫無關系的材料,當作間接證據加以收集和運用。(2分)
(3)必須審查各間接證據之間是否互相銜接,互相協調一致,互相印證,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鎖鏈。(3分)
(4)所有的間接證據結合起來,對案件只能做出一個正確的結論。這種結論必須具有肯定性和真實性,并且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3分)
三、案例分析(每小題20分,共40分)
1.劉某提供的證人證言不能作為證據。(5分)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
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5分)
本案原告通過懸賞方式取證是違背法律規定和原則的。首先,使得原告與證人之間有了
利益關系,這就使得證人證言的客觀性、公正性受到了影響。其次,通過懸賞方式取證,給證人以重金酬謝,有收買、誘惑證人,干擾了司法審判的嫌疑
。因此,本案原告以張貼懸賞詞取得的證人證詞是不能作為證據的。(10分)
2.(1)物證:
①犯罪現場提取的打火機;(2分)
②打火機上的血指紋;(2分)
③頭發;(2分)
④紐扣;(2分)
⑤尸體;(2分)
⑥尸體上的傷口;(2分)
⑦張某家中搜查出的雙刃匕首;(2分)
⑧少一紐扣的西服。(2分)
(2)證人證言:
①張某妻子的證言;(2分)
②貿易公司劉某的證言。(2分)
【大學《證據學》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證據學》期末試題及答案11-29
大學《煤化學》試題及答案04-02
大學面試題及答案11-26
大學語文試題及答案12-02
大學英語期末試題及答案04-02
大學通信原理試題及答案04-02
大學信息光學試題及答案04-02
大學《國際結算》期末試題及答案04-01
大學《園林工程》試題及答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