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校園里的勵志創業故事
相信有很多大學生都會經常找一些青春勵志故事來看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學校園里的創業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大學校園里的勵志創業故事篇一
2007年7月的一天夜里,大家都出來納涼,在公園里散步的劉鵬飛發現有人在放孔明燈,很多人圍觀。他也凝神的看了起來,可他和其他圍觀的人不一樣,別人在看熱鬧,看稀奇,劉鵬飛卻動了心思,他似乎找到了自己苦苦尋找的創業機會。大學生校園創業故事。事實證明,就這個發現,讓他 一個剛出校門的大學生、沒資金少技術、異地他鄉缺少人脈和經驗的年輕小伙,用僅有的400塊錢做投資,竟然把中國傳統的孔明燈,賣到了全球70多個國家,年產值達到了7000萬,實現了自己的財富夢想。
相傳孔明燈是古代諸葛亮發明來傳遞軍事情報的,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人們常在春節放孔明燈,來祈禱幸福。劉鵬飛在2007年的7月第一次看見這種東西。當時放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這個傳播性很強。只要放一個或者幾個大家都看得到,看得到大家都想買一個來玩一玩。大學生校園創業故事。并且價格不高,適合大眾消費。 當晚他就買了一只孔明燈回家,拆開了一研究,發現結構非常簡單。生產幾乎不需要什么設備,所以我覺得這個產品非常適合自己創業,作為我第一個發展的'產品,劉鵬飛第二天就去單位把工作給辭了。
很多朋友認為現在找工作這么難找,勸他不要一時頭腦發熱,然而成功屬于那些目光獨到并且堅持信念的人,他毅然辭職開始了創業。大學生校園創業故事。辭職后劉鵬飛把自己僅剩的400快錢全都買成孔明燈,晚上拿到公園去賣。快到中秋節了,劉鵬飛預料到一定有很多人放孔明燈許愿,銷量一大,供貨又不足,一定會漲價,他就用定金屯了一批孔明燈。這一單買賣做的又快又準,就兩三天的時間,劉鵬飛就賺到了自己一個月也賺不到的錢。此時,加上在公園賣孔明燈的收入,400元已經變成了將近一萬元。李鵬飛賺到了第一桶金。
一切發展的超順利,人們都認為他應該按現有的模式繼續經營,他卻又一次做出出人意料的決定,離開義烏,回江西老家。也許當時的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將對他日后的7000萬年產值埋下重要的伏筆。
2007年年底,劉鵬飛拿著一萬塊錢回到老家,要建一個孔明燈加工廠。他打電話給在外地打工的哥哥嫂嫂,叫大家都回來。大學生校園創業故事。可哥哥嫂嫂都覺得一萬塊錢辦工廠,這件事不靠譜。買了些原材料,自己打了幾張桌子就開始做了。播個種在這里,等到后面大批量的時候,就可以擴大,可以散開。只要認定了,決定要做了,就一定要快,兵貴神速,事不宜遲。就這樣,劉鵬飛在義烏開辦公司接訂單,把加工廠開在江西。
2008年8月,劉鵬飛通過阿里巴巴,和德國第三大零售商做成了150萬只孔明燈的一筆大單,德國的訂單順利完成,客戶非常滿意。大學生校園創業故事。而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劉鵬飛最初的400元錢,已經變成了上千萬的產值。
大學校園里的勵志創業故事篇二
大學生辦外賣APP日收入萬元
在廈門理工學院近日舉辦的“第五屆夢想工廠校際創業大賽”上,剛從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畢業的黃陳樟創辦的“食指街”外賣網站以其突出的業績,引起了評委們的濃厚興趣。
據介紹,該網站注冊用戶超過6000人,占周邊高校學生總人數的1/6左右。黃陳樟說:“想到大學校園里每6個人就有一個是自己的用戶,內心的滿足感便油然而生。”
目前,“食指街”外賣網站日營業額上萬元,進駐商家68家。黃陳樟告訴記者,“食指街”的盈利方式主要通過合作商家返點。由于雇傭了在校大學生當配送員,基本能保證送餐到門口,所以很受大學生歡迎。為了方便同學們隨時隨地下單,他們還推出了“食指街”手機客戶端。“有了APP,同學們在即將下課時可用手機下單,不用再等到回宿舍用電腦操作了”。
從踏入大學校門開始,黃陳樟就嘗試著創業。深諳大學宅文化的他在宿舍囤積了一批適合當夜宵的零食,每當門禁后,他就忙了起來。上樓下樓,他親自把夜宵送到有需求的同學宿舍。后來,他的業務范圍擴大到其他樓棟,銷售商品的類別也多了起來。當時他的訂單都是通過淘寶下單或者電話訂購。
2013年年初,黃陳樟在網上看見一個高中同學在秀自己創建的網站,他隨即請這個同學幫忙設計了“食指街”外賣網。有了自己的網站,黃陳樟開始尋找入駐的商家。為了取得商家的信任,他免費配送,并且保證當天結算清楚。
他招了3個高校的10多名貧困生做配送員,以便能直接把食物送到宿舍門口。和其他外賣網僅發“計件工資”不同的是,他給每個配送員至少50元的基本工資,“如果送餐量不夠的話就可能虧本”。
在這個擁有4萬人左右的“大學城”,外賣網站并不止“食指街”一家。但是,目前做大了的只有“食指街”一家。當別的外賣網放棄時,黃陳樟立即出資將其收購過來,把用戶過渡到自己的網站上。
去年11月,嗅到手機客戶端的新商機,黃陳樟又一次性花了10萬元,請人做了一款基于IOS和Android的手機客戶端。這讓他意識到,“沒有自己的技術團隊,這條路走不遠”。
黃陳樟通過身邊的朋友,輾轉找到國內某知名數字地圖提供商的'技術團隊。他以部分股份相送,對方用下班后和周末時間來維護“食指街”外賣網。如今,“食指街”創業團隊核心成員共有13人,其中6人負責運營、7人負責技術。
黃陳樟的創業故事經當地媒體報道后,他不斷接到來自各方的電話,“有希望入股的,也有希望合作的”。但是,他都婉言謝絕了。“其實 食指街 外賣網本身并不太盈利。前期的盈利隨即就投入到下一步計劃。目前團隊也就維持著保本的狀態。”不過,對于自己的未來,他心中有數:“明年3月我們將推出全 新的網站和手機APP,同時將推廣到其他大學城。”
大學校園里的勵志創業故事篇三
90后大學生創業淘金500萬
拖延學費,負債兩萬,租7萬塊的門面開店,作為一名大三學生,你敢這么做嗎?但是云南小伙子蘇建益做了。
“我正好趕上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好時候。”蘇建益說,“‘十二五’馬上就來了,我計劃在全國開500家店。 ”昨日下午,蘇建益坐在自己辦公室的陽光里,信心滿滿地說。
家鄉特產 覓到大商機
蘇建益家在云南鄉村,父母靠種地和養奶牛供他讀書。2002年,考取長春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后,他便開始了在長求學生涯。初來長春,南北的地域差距讓他既新奇又有點不適應,但正是這種地域差距,讓他抓到了商機。
大一寒假結束后,蘇建益從家鄉帶回一些飾品,沒想到,引起了班上不小的熱潮,很多人對這些東西感興趣。蘇建益嘗試搞起了小生意,他把飾品做成海報貼出,留下寢室電話,竟不斷有人來詢問。后來,蘇建益干脆在學校的書屋租下一角,不定期從家鄉進貨。
懶散的午后,書屋一角,半壁墻面掛滿了云南飾品,墻下擺放著一張圓桌,三兩好友稀疏圍坐,品酒、吹牛、暢想未來。蘇建益說,那時候,每個月能凈賺1000元左右,這對于每月生活費只有500元的蘇建益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別看店小,將來準能發展成大的連鎖公司。”蘇建益說,那時候,哥幾個相比,他吹的牛皮最大。但事實證明,蘇建益的理想并不是空談,通過精心經營,他打出了自己的招牌,并且在兩年后,擁有了自己的店面。
“借雞生蛋” 掘第一桶金
2005年,蘇建益大三下學期,為了保證資金鏈的完整,蘇建益已經拖欠了兩年學費。而此時,由于賺不到錢或不敢鋪入更大成本,校園內一起創業的同伴越來越少,可就在這時,這個云南小伙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借錢到桂林路開店,店名就叫“茶馬云南”。蘇建益說,大學生創業一直受到國家支持,他看好了這 個方向,再一個,光提“云南”兩個字就已經讓無數人神往,在東北地區銷售云南飾品,他看好了這個市場。
店面的啟動資金就要10萬,除從親戚處借來2萬,自己1萬多塊的積蓄外,錢遠遠不夠。蘇建益想到了“借雞生蛋”的`辦法,他拉來了自己的一位老師和同 學入股,湊夠了剩下的6萬塊投入資金。蘇建益說,那時,他從沒見過兩萬,卻已負債兩萬。后來,拿著7萬塊去交房租的時候,他手都在抖。
2005年,蘇建益通過這家店,挖來了人生第一桶金。他說,當時長春還沒有云南方面的飾品出售,茶馬云南開業后,營業額扶搖直上,并逐漸打出了品牌,開始有商家咨詢加盟的事。
5年拼搏 創富500萬
誰也沒想到,短短5年之內,這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娃,竟成了擁有上百萬資產的大老板。
陽光透過玻璃投入辦公室,厚厚的一摞文件形成參差的陰影,蘇建益喜歡放松地靠在椅背上,聽《一天到晚游泳的魚》。這個在創業道路上披荊斬棘,在商戰中聰慧果斷的創業新銳,今年只有28歲,穿著短風衣,戴著眼鏡的他很斯文,還沒有完全褪去身上的男孩氣。
經過5年的發展,“茶馬云南”店已覆蓋吉、黑兩省,知音店和加盟店共計80多家。在蘇建益公司走廊的行程表上,還有多家店面即將開業,店面總數在年底將達到100家。蘇建益說,2005年是一個起步,現在公司邁上了一個臺階,已擁有資產500萬左右。
目前,雖然長春已有20多家店面,但這并不是茶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展的本部。在云南,他們已經建立自己的公司負責采購。蘇建益說,長春是他的第二故鄉,是茶馬云南的發源地,并且他的愛情之花也在長春盛開。
堅持學習 引進管理人才
蘇建益把“平凡的人也有偉大的夢想”設為電腦桌面,他不懈地去追夢,也擁有普通人該有的愛好和困惑。
蘇建益不抽煙,偶爾喝酒,酒后話略多。他喜歡打羽毛球,喜歡自由,喜歡聽《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偶爾會懷疑自己不擅管理……蘇建益說,如今公司的員 工上百人,他一個人根本管理不過來,于是便拉來了親人幫忙管理。“但這種模式不會持續太久”,蘇建益認為,在企業發展初期,家族管理模式會有一定好處,但 絕不是長久之計。
目前,蘇建益不但堅持學習,增強自己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斷引進中級管理人才。每次面對手下上百名員工,蘇建益知道自己肩上的重量,這不再是大學校園內喝酒侃大山的光景。
8年以后 醞釀公司上市
“5年以后,茶馬云南店面將達到上千家。”提起未來,蘇建益信心滿滿,他預計,茶馬云南發展的大目標在中國東部和中部,四川、重慶還可以,云南、貴州、西北、新疆、西藏沒有多大發展前途。他說,全國的潛力在2000家左右,他要做的是做好每一個知音店和加盟店,控制好步伐,踏實地實現品牌升級,實現精品化。
蘇建益說,8年以后,他將準備融資四五千萬,運作茶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上市,那時,茶馬云南將實現另一個飛躍。
【大學校園里的勵志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大學校園里的勵志故事04-08
校園里的勵志故事作文12-02
創業勵志故事12-12
勵志的創業故事04-04
經典勵志創業故事12-09
創業勵志故事精選04-06
李維斯的勵志創業故事12-02
有關勵志創業故事12-09
校園創業勵志故事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