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創業勵志故事800字
創業勵志故事向我們講述了人生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教我們怎樣做自己,怎樣與他人相處,怎樣成為社會和諧的一分子,那么有關名人創業勵志故事800字的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人創業勵志故事800字,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創業勵志故事800字篇一
他剛上初中的時候,父親因勞累過度不幸染上肺病,他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拼命溫習功課,然而父親還是沒能熬過去。作為長子,他不得不無奈地結束學業,挑起贍養母親、撫育弟妹的重擔。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舅舅的中南鐘表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學徒。他每天總是第一個到達公司,最后一個離開公司。他堅信,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來。后來,他的名字被世人熟知,他是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
他小時候家里很窮,很長一段時間家里一天只能吃兩頓,即使是兩頓,還都是湯湯水水,根本填不飽肚子。他九歲才上學,念到十四歲,因為家境實在太艱難,不得不輟學。母親向生產隊申請領養了一頭牛,于是他開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當放牛娃,他一天能掙兩個工分。他知道唯有知識能改變命運,于是他一邊放牛,一邊如饑似渴地讀他能借到的所有的書。后來,他創辦了福耀玻璃集團,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制造商,他叫曹德旺。
他初中畢業以后,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在舟山馬目農場當起了挖鹽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海灘上挖鹽、曬鹽、挑鹽。單調的生活讓他很失落,他總想著要出人頭地,可是現實卻給了他狠狠一擊,為了排解心中的苦悶,他就四處找些書來看,希望能從書里找到出路。一起挖鹽的工友瞧不起他,工作累得要死,還裝什么清高看書。工友的挖苦激起了他對成功的強烈渴望。后來,他成了娃哈哈集團公司的董事長,他叫宗慶后。
1993年的盛夏,他提前修完學分,成為當年復旦大學18名提前畢業的學生之一。然而,滿懷抱負的他卻被分配到陸家嘴集團公司做幻燈放映員,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在一間小房子里放映有關集團情況介紹的錄像片。這么簡單的工作,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勝任,他的才智和抱負無法施展,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讓他在心里憋足了勁,發誓一定要改變現狀。后來,他成為中國網絡游戲產業的奠基人和領軍人物,締造了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神話,他就是陳天橋。
他在浙江臺州的一個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長大,19歲高中畢業后,父親給了他120塊錢讓他自謀生路,他就買了一臺照相機,騎著一輛破自行車滿大街地問別人需不需要照相。開始的時候,大家都用奇怪的眼神看他,要照相不會去照相館哪,而且這小伙子這么年輕,技術到底牢不牢靠哇?但他敢闖敢拼,又豁得出去,不惜賠上膠卷讓別人免費試拍,半年后就賺夠了正式開照相館的錢。他就是現任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從小到大,他的功課都不是特別好,小學和中學上的都是三四流的學校,初中考高中的時候考了兩次才考上,第一次參加高考,數學才考了1分。高考失利后,瘦弱的他做起踩三輪車的工作。這份工作既辛苦又賺不到錢,可是他還是很滿足,認為能養活自己就已經很好了。直到有一天,他拉著客人到金華火車站,無意間撿到了一本書,是路遙的《人生》,拉客的間隙他看完了這本書,認為自己的人生不應該這樣度過,于是他費盡千辛萬苦考入了杭州師范學院。后來,他先后創辦了阿里巴巴、淘寶網,他叫馬云。
這些成功人物,他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有些還不如我們,但最終我們卻被遠遠地拋在了后面。在人生的道路上,起點固然重要,但比起點更重要的,是夢想,以及為夢想付出的努力。
名人創業勵志故事800字篇二
當你在困難面前停滯不前的時候,別人卻實現了夢想,這不是因為他有很多本錢,而是因為他知道,機會永遠靠自己創造,只要有足夠的智慧,即使只有一塊沒用的石頭,也能煮出一鍋鮮美的湯。
阿龍原來在學校做老師,由于收人不高,他就辭職后創辦了一家文化策劃公司。因為阿龍沒有過硬的人際關系背景,一開始的時候公司業務很少,他一心想要增加公司的知名度,把公司宣傳出去。可是本錢少,做不起廣告,怎么辦呢?一直在發愁的阿龍,有一天無意中在出租車上聽到本地一家調頻廣播電臺的一檔點歌節目很受歡迎,他就突然產生了靈感。一回公司,他就策劃了一份方案,分派給全公司的員工去實施。
從第二天開始,這家電臺的點歌節目里就不斷地接到類似這樣的電話:“喂,你好!我是xx策劃公司的,我的電話是xxxxxxxx,我想為我們公司全體同仁點一首歌,祝他們……”每一次打電話的人不一樣,但開場白一樣,送歌的對象不同,理由不同,有的是為同事表達生日祝福,有的是向同事表示某種祝愿,有的是為客戶點歌,有的是為朋友點歌。這樣隔三岔五的,聽眾總能聽到他公司的名字。連主持人最后都發現他們是在做免費的廣告,啼笑皆非又無可奈何,而他們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
除了裝作點歌,阿龍又盯上了各種求醫問藥的節目,佯裝患病,打電話到節目里咨詢,又把公司的牌子亮了出來。甚至因為經常要請客戶到歌舞廳、夜總會等地方去玩,他也總會在點歌時,抓住兩首歌曲的間斷時間說一段開場白,報一下公司名號,又給公司做了宣傳。
在阿龍的策劃下,公司全體員工都具備了隨時隨地給公司做廣告的意識。于是,阿龍沒有花一分的廣告費,卻讓自己的公司“名聲”越來越大,人們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深深記住了他公司的名字。于是客戶也就紛至沓來,阿龍就這樣成功了。
阿龍的成功經驗,令人感慨萬千。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抱怨自己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想創大事業卻沒有本錢,于是總是安于現狀,不敢去開拓未來。但他們卻沒有轉換思維方式,想一下,成功并不是樹上的桃子,總是安安靜靜地等著你來摘,而是需要你自己創造,并要懂得利用一切機會,就像花朵,要懂得借助風的媒介,才能“雌雄”合一,結出果實。
聰明人就是這樣,哪怕身處絕境,也能找到希望。有這樣一個古老的西方故事:一個流浪漢因為饑餓難耐,就想了個主意,敲開了富人的門,對富人說:“我帶了一塊石頭,想借一下你的鍋來煮石頭湯喝。”富人很納悶,石頭能煮湯喝嗎?好奇之下,他開門讓流浪漢進了家門,借了一口鍋給他,流浪漢馬上把石頭放人鍋中。煮湯得有水啊,富人就給了他一些水。流浪漢又說:“要是有點鹽和調料就更好喝了。”富人又給了他鹽和調料。流浪漢說:“真香,要是再有點胡蘿卜和番茄就更好了。”·一 富人又都給了他。
于是,流浪漢憑著一塊實際上沒有任何用處的石頭,卻喝上了一頓有滋有味的湯。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也許你和別人都一樣,曾有遠大的目標和偉大的理想。而當你在困難面前停滯不前的時候,別人卻實現了夢想,這不是因為他有很多本錢,而是因為他知道,機會永遠靠自己創造,只要有足夠的智慧,即使只有一塊沒用的石頭,也能煮出一鍋鮮美的湯。
名人創業勵志故事800字篇三
一個成功的人,他心中始終明確一點,當他在向前奔跑時,除非是有猛虎攔路,否則,如果路上只是有些石塊或坑洼,都可以忽略不計,只管向前沖。如果做什么都要把路上的障礙清理得干干凈凈,那你將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李金元有1.80米的身高,100公斤的體重,一雙大手寬厚而有力。2001年,他出訪泰國時,一位泰國政要在和他握過手后,深感他的手大得不尋常。李金元意味深長地對這位政要說:“我的心比手還要大。”的確,李金元的心一直很大。
1958年出生在河北農村的李金元,因為痛恨饑餓,才14歲就鬧著要去掙錢,他不顧父母的反對,到華北油田當上了一名連工作服都撐不起來的石油工人。
當了兩年工人,李金元被調去搞后勤工作。在買米買菜之中,他悟到了買賣的學問,并大膽地開始了糧食生意—北方的糧食便宜,他收購糧食、豆餅,一火車皮一火車皮地運往南方,一趟就能賺好幾萬元。他收購的時候不付現金,但等貨款到手后,他非常堅守信用,把所欠的收購款一分不少地付給農民。就這樣他賺到了第一桶金。
不知道什么時候,城市里開始出現了服裝干洗店。年輕的李金元也看準了這個商機—但他不是開干洗店,他要做大生意,辦起了制造廠,專門制造干洗機械。隨著各地干洗店數量的急劇增多,李金元的干洗設備供不應求,賺得不亦樂乎。
生意是火爆了,但李金元也有些煩惱。賣了一年干洗設備后,他一算賬,還有40多萬元的設備款沒有收回。不管他怎么催對方還款,對方總是說:“你等等,再過兩個月錢就能周轉了,到時候你再來吧。”
而讓人意外的是,李金元突然宣布放棄要賬,轉而專心致志地投人到建設一家面粉加工廠的事務中去。很多人都不理解地問他:“要賬與辦廠可以同時進行,你為什么一定要放棄要賬?”李金元說了一句當時從深圳特區傳出來的、新鮮得讓人不太明白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他說:“我不能把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在討那40多萬元的死錢上,我得把時間用來干大事。
我把對付人家扯皮要賬的時間省下來建廠,可以很快就賺回不知道多少個40萬元……”就是這個可以忍痛放棄40萬元的李金元,在幾經風浪沉浮之后,果然成就了大事業—創辦天津市天獅集團,他成為世界級企業家、全球直銷界領軍人物和國際著名慈善家。
李金元的成功在于他始終知道自己該去做大事,沒有時間浪費在小事上—從一開始做生意就不是做小打小鬧的販賣而是販運,到人家開干洗店他卻開干洗設備廠,再到放棄40萬元的“小賬”而專心于發展辦廠賺回“大賬”··一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你芝麻也想要,西瓜也想要,到頭來的結果不是兩樣都沒得到,就是只能得到可憐的一點兒芝麻。一個成功的人,他心中始終明確一點,當他在向前奔跑時,除非是有猛虎攔路,否則,如果路上只是有些石塊或坑洼,都可以忽略不計,只管向前沖。如果做什么都要把路上的障礙清理得干干凈凈,那你將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名人創業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創業勵志故事04-02
殘疾名人勵志創業故事04-03
關于名人創業勵志故事04-03
名人的創業故事12-09
女性名人創業故事12-09
創業成功的名人故事11-26
名人創業成功故事11-25
中外名人的勵志故事-名人的勵志故事精選11-27
勵志的故事 勵志名人故事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