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佛教勵志小故事
有很多人都會喜歡看一些佛教勵志小故事,感悟人生哲理,那么佛教勵志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佛教勵志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佛教勵志小故事篇一
天剛破曉,朱友峰居士就興沖沖地抱著一束鮮花和供果,趕到大佛寺想參加寺院的早課。
可是,沒料到剛踏進大殿,左側突然跑出一個人,正好與朱友峰撞個滿懷,將他捧著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滿地的水果忍不住叫起來:“你看!你這么粗心,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得給我一個交待!”
那個人名叫李南山,他非常不滿地說:“撞翻已經撞翻,頂多說一聲對不起就夠了,你干嗎那么兇啊?”
朱友峰十分生氣:“你這是什么態度啊?自己錯了還要怪人嗎?”
接下來,兩個人互相咒罵起來,互相指責的聲音很大。
廣圄禪師正好經過這里,問明原委后,說:“莽撞地行走是不應該的,但是不肯接受別人的道歉也是不對的,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為。能坦誠地承認自己過失及接受別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舉止。”
停了片刻,廣圄禪師又說:“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協調的生活層面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在社會上,如何與親族、朋友取得協調;在教養上,如何與師長們取得溝通;在經濟上,如何量入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養夫妻、親子的感情;在生活上,如何使身體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夠如此才不會辜負我們可貴的生命。想想看,為了一點兒小事,一大早就破壞了一片虔誠的心境,值得嗎?”
聽到這里,李南山先說:“禪師!我錯了,實在太冒失了!”他說著便轉身向朱友峰說:“請接受我至誠的道歉!我實在太愚癡了!”
朱友峰也由衷地說:“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該為點兒小事就大發脾氣,實在是太幼稚了!”
佛教勵志小故事篇二
在南印度,有位富翁,他雖然名義上在學道,但仍為俗習所纏縛。
本來,學道人的生活,應該簡單樸素。比方說,吃飯只求能飽,穿衣只求暖身就夠了。而這位學道的人,飲食起居卻盡量講求享受,譬如說,用湯水洗浴啦,用酥油摩身啦等等,與不學道的人了無區別。因為他自身為這些貪愛所束縛,所以修行多年,別人都覺悟證果了,他還是依然故我。
后來,他自己警覺到落在別人之后,即發慚愧心,決定往后要精進用功。于是來到摩揭羅國孔雀城東,有五里許的一所山寺中,禮拜當代有名的高僧優波笈多尊者為師,跟隨他學習。
既見尊者,就請求開示說法。優波笈多尊者知道他身受貪愛束縛,對他說:
“如果真的你能接受我的教示,我就可以指點你學道的方法。”
“尊者慈悲,弟子愿受教示。”
優波笈多尊者帶他到一座山上來,運用神通法力,化一棵很高的大樹,教那學道的人上樹,在樹下又化一個深廣無比的大坑。先要他放下兩腳,再要他放下一只手,最后,又要他放開僅有的一只扳著樹枝的手。學道者就提出異議說道:
“若再放開一只手,便要墮坑而死了。”
優波笈多尊者聽后,很不高興,怒斥道:
“已經與你約定,一切要受我的教示,怎么你現在不聽?”這時學道者想到此行的目的,隨即把眼一閉,不顧一切地把手放開,準備墮下去。正當他這貪愛之念去除的一剎那間,樹與坑都不見了。從此,他知道色身的幻化無常,虛妄不實,不再執著,能夠放下一切。優波笈多尊者這才為他說法開示,他也精進地加倍用功,很快地就證得羅漢果。
不能忘我,就不能除貪愛,貪愛不除,修道的魔障就會多起來的。
佛教勵志小故事篇三
老李在的自家院子里種了一棵菊花,第三年的秋天,已是滿院飄香,菊香一直飄到了山下的村里。凡來寺廟的香客都要忍不住贊嘆:“好美的花兒!”于是有人向禪師要花種在自己的家里。禪師答應了,他親自動手挑選開得最鮮艷的幾棵,挖出根須送到別人家。
消息馬上傳開了,前來要花的人絡繹不絕。在禪師眼里,這些人一個比一個可親,都要給他們。沒過幾天,再看院子里的菊花已送得一棵不剩。秋天最后的一個黃昏,僧侶們看到滿院的凄涼,嘆道:“真可惜!這里本應是滿院菊香啊。”
但禪師卻笑著對弟子說:“你們想想,這樣換來是什么?三年后,將會是一村菊香!”
“一村菊香”,僧侶們不由心頭一熱。
此時再看看禪師,他臉上的笑容猶如菊花燦爛。
禪師最后說:“我們應該把美好的事與別人一起分享,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這種幸福,即使自己一無所有,心里也是幸福的!這時候我們才真正的擁有了幸福。”
“一村菊香”。
【佛教勵志小故事】相關文章:
佛教勵志小故事精選04-07
關于佛教的小故事04-02
佛教禪語小故事20個04-01
佛教因果故事04-02
佛教靈異故事04-02
佛教故事大全12-02
佛教經典的勵志語句11-26
佛教經典勵志語句03-24
佛教智慧哲理故事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