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原本大學微言》的讀書筆記1000字
這句話本出自《大學》,再次在南懷瑾著述的《原本大學微言》里讀到,南老用一個歷史故事案例給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釋。它的意思是說人們容易對親近和喜愛的人產生偏頗,偏頗就會失去公正清明的判斷力,講述了戰國時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趙太后偏愛小兒子長安君,長安君年幼即位,趙太后親政,秦國趁機入侵,國難當頭,趙太后求救齊國,齊國要挾趙太后派遣小兒子做人質方才出兵,大臣們紛紛勸諫順從齊國,以挽救國家為大局,趙太后為骨肉之情所困,看不清未來也抗拒當下的任何建議。想想看,國沒有了,家還會存在嗎?趙太后和兒子性命堪憂,哪來的世代為王,永享富貴呢?!
趙太后貴為太后,疼惜孩子的心和天下母親毫無二致,可這種過度的疼愛反而是傷害,沒有為孩子計長遠,為孩子計長遠的母親是堅定有方向的。小時候,我的母親最容不得我們懶惰不事勞動,要么讀書學習要么下地干活做家務,不可以偷懶耍滑頭。洗衣做飯干農活,懂事起就放手讓我們做,女孩子還要學習做針線,她堅信升學可以改變命運,力排眾議堅持讓我們上學,獨自一人擔下繁重的田間勞作。
她對家里的5個孩子公平對待,有能力讀書的不惜代價培養,讀書不成的被送去學了手藝,她常常講的一句話就是:寧愿讓你們現在恨我,也不愿你們長大后抱怨我!這對生活在偏遠鄉村的母親而言,內心里該有多大的力量啊!
就是她這種為孩子計長遠的做法,給了我們比同齡小伙伴更多的成長機會,每個人都憑著自己的努力和造化選擇了對自己而言較好的路,沒有母親,我的命運在未成年前的幾次轉彎中就是另外的方向了:小學輟學或中學退學,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接受大學的教育。很多年以來,我曾對母親的嚴厲不能釋懷,覺得自己最不被關注、不被愛。我外出求學是賭氣逃離母親的無奈之舉,求學的路上吃了很多的辛苦,內心里一直和母親難以親近,而如今清晰看到:沒有母親就沒有我的今天,母親的愛無法比擬,今生今世無以為報。
再者,有感于觸龍的智慧。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危急時刻,觸龍主動請纓碰釘子,他先從拉家常開始,慢慢地切入正題,最后成功說服趙太后爽快地答應送小兒子去齊國做人質,一切都是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的。觸龍先是同理了太后惜子之心,說自己最疼愛小兒子要為他的前程做安排,入情入理得到太后信任,繼而表達愛孩子就要為孩子做長遠考慮的觀點,引起太后的思考,觸動太后的內心獲得認可。這也是一次非常漂亮的個案咨詢,于閑聊中“見縫插針”,擊中太后溺愛孩子的情結,繼而于悄無聲息中幫助太后轉化了情結,聽起來是那么順暢自然,水到渠成實現目的。
觸龍有過人的膽識和勇氣,更主要在于他有一顆細膩的心,他的內心是豐富溫柔而堅定的,說出的話有溫度有力量,沒有強詞奪理的說辭,也沒有義正辭嚴的陳述,拉家常又不忘重任在身,在太后面前不卑不亢,牢牢把握談話的主動權,這些都需要非常的“心在位”方能奏效。否則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加劇了太后的防范,更難打開太后的思想堡壘。觸龍作為父親愛孩子不假,為孩子計長遠則不是每個做父母的能想到、做到,如果自己做不到又如何去勸說別人呢?我聯想到,作為咨詢師如果沒有如此高度,又怎能引導來訪者呢?
【《原本大學微言》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我原本不想讓你知道05-12
夫妻原本是他人人生感悟05-05
生活原本沒有痛苦人生感悟故事05-11
經典英語美文:讓圣誕節還原本色05-11
《大學》讀書筆記04-03
大學暑假讀書筆記04-19
讀書筆記:《我的大學》05-09
《步入大學》讀書筆記05-09
《大學的聲音》讀書筆記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