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的聲音》讀書筆記
今天的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校(院)訓、校(院)風,如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于言”的校風;北京師范大學“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的校訓。西安交通大學校訓“愛國愛校,追求真理,艱苦樸素,勤奮踏實”。北京大學校風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等。《大學的聲音》中幾乎每位校長或書記都談到了文化和精神。正如浙江大學楊衛校長所說:“大學精神是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靈魂,是指明高校前進方向的燈塔”。清華大學王大中校長說:“清華百年歷史證明,大學精神是大學的靈魂和動力。”
什么是大學精神?百度上有許多不同的定義,我選擇其中一條:“大學精神是大學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是在長期的辦學歷史中,通過對自己辦學理念的倡導、踐行、提煉和升華,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價值判斷和理性訴求。“因此,大學精神一旦形成,就將為學校穩固建設,迅速發展注入堅強的生命底蘊,并發揮出強有力的價值導向、群體凝聚和社會輻射等一系列功能。在新的時代中,如何理解大學精神,我覺得要關注兩個方面。
一是傳承與發展。“精神”一定是傳承基礎上的發展。也就是說一個學校“精神”的產生和凝練一定有其歷史背景,一定是在繼承歷史和傳統的基礎上賦予時代的聲音和內涵。比如,復旦大學是中國民間集資、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校名取自《尚書》里的“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在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復旦”沒有改名,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一直也沒有改變。他們傳承著復旦的歷史積淀和文化積累,用秦紹德書記的話,那就是:“深深的水,靜靜地流。”還比如,四川大學謝和平校長說,“大學之大,最寶貴的是大學有精神,大學有文化”。川大的建設過程中,不斷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川大文化底蘊的發掘和拓展,川大精神的豐富和弘揚。形成了以校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校風“嚴謹、勤奮、求是、創新”為核心的川大精神。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堅守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盡管聽起來比較土,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闡述其新的內涵,包括社會責任感、文化傳承、創新意識、團隊精神等新內容。
二是普適與特色。《大學的聲音》中浙江大學校長楊衛院士說:“大學精神要體現基本內涵和終極目標,因此,要具有普適性、引領性、包容性”。我理解還要加上一個特色性,這個特色既包括中國特色、時代特色,也包含自身特色。因為,“中國大學的精神既不是西方大學歷年的仿制,也不應是儒家書院傳統的回歸。”并且,每個學校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發展歷程,也必然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精神。“積極進取、文化包容、求是創新”應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精神的基本內涵。在這種普適性基礎上,還要有反映各自學校特色的精神。比如,廈門大學的“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的四種精神,正是廈大從創辦至今,陳嘉庚、羅揚才、薩本棟、王亞南、陳景潤等前輩留下的獨特精神財富。
電影《無問西東》講述了幾代清華人如何傳承清華精神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大學精神不可磨滅,大學精神無比重要。面對當今浮躁和功利的大學校園,我們更應該讓精神傳承成為信仰,讓精神火炬點亮角落,讓精神力量推動前進。
【《大學的聲音》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最美的聲音 》讀書筆記12-06
最美的聲音的讀書筆記11-23
《大學》讀書筆記11-23
大學暑假讀書筆記12-01
讀書筆記:《我的大學》12-09
《步入大學》讀書筆記12-09
《回歸大學之道》讀書筆記范文12-09
大學生暑假讀書筆記12-09
描寫聲音的文章-有關聲音的文章11-27
聲音的作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