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博友的讀后感
這個夏季,有幸作為特邀讀者率先拜讀了兩位網(wǎng)友的著作:水韻風(fēng)痕先生從東北邊陲的齊齊哈爾寄來的他的現(xiàn)代傳世家訓(xùn)《心田留與子孫耕》和杏林聽音自贛南小城南康發(fā)來的她嘔心二十載累積下來的兒子成長記錄《蹣跚在母親的期盼中》的文稿。
讀水韻風(fēng)痕先生的《心田留與子孫耕》時,眼前時常會浮現(xiàn)出皚皚白雪中那位睿智博學(xué)、和藹可敬的老爺爺對孫兒諄諄教誨的形象;而讀杏林聽音的《蹣跚在母親的期盼中》時,炎炎夏夜的月光下那位善良正直、慈祥可親的年輕母親對兒子殷殷囑咐的形象又逐漸地清晰豐滿起來了。
這兩本書從祖父與母親兩種不同的視角道出了培養(yǎng)、教育后代的真知灼見,豐富了家庭教育的內(nèi)涵與題材,也彌補了當(dāng)代人生理想和道德教育的缺失,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家庭教育好教材。在物欲橫流、精神與道德教育滯后、家庭教育日益成為社會問題的今天,讀這兩本書猶如迷霧中的燈塔、沙漠里的甘露。給所有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家庭帶來了希望。
杏林聽音在自我介紹中稱自己是一個簡單的人。正是這樣一個沒有奢望、沒有心機、更沒有矯揉造作的簡單而又質(zhì)樸的母親,懷著對兒子簡單、樸素而又深沉的母愛,在簡單、平凡的生活中、用簡單但樸實無華的語言向孩子們灌輸了簡單卻高尚的做人道理,成就了不凡的業(yè)績,以執(zhí)著的毅力探索了一條培養(yǎng)、教育子女的成功道路。
水韻風(fēng)痕先生在他的著作里提出了建設(shè)“孟母工程”的設(shè)想,而杏林聽音則以自己的行動樹立起了一個現(xiàn)代孟母的榜樣。《三字經(jīng)》中介紹的孟母面對不良的環(huán)境只是以簡單的“三遷”來回避社會的干擾;杏林聽音卻在婚姻家庭破裂這樣無法回避的環(huán)境中,以自己的良知、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行為舉止讓兒子們識別優(yōu)劣,明辨是非并選擇正確的道德觀念、正確的生活道路。她將自己無私的愛捻成長長的棉線縫進兒子們的寒衣里,讓孩子們能抵御寒冷與邪風(fēng)的侵襲。她以自己博大的胸懷、細膩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化作涓涓清流滋潤了孩子們的心田,讓健康的幼苗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
杏林聽音在給我發(fā)來文稿時提出讓我為她此書作序,當(dāng)時我曾婉拒此事,但這絕非我對這部文稿不滿意。在我看來,作序是非常神圣和莊重的,應(yīng)當(dāng)由德高望重的學(xué)者、名人執(zhí)筆執(zhí)言,我一普通退休老人作序似乎人言微輕。而且此前已有云路樵歌、把酒臨風(fēng)及苦禪為之作序,與他們的精彩文筆相比更覺自愧弗如。然而,待將全部文稿讀完,心中卻又產(chǎn)生了一種強烈的沖動:如此珍貴的資料,如不盡力為之吶喊以吸引更多讀者、服務(wù)更多家庭,這無疑是一種教育資源的浪費。哪怕寫個心得談個體會,為推廣這份教子經(jīng)典奉獻幾個分貝的聲音也是一份榮幸。
期待那些望子成龍卻又苦于教子無方的家庭,那些忙于生計以為孩子提供優(yōu)裕生活為唯一目標的家庭,以及那些或沉醉于牌桌、或迷戀于美容院的母親們,抽出時間讀讀這本書吧,或許這就是你們的孩子成龍、成鳳的敲門磚!——雖然這本書里沒有深奧的理論,講的只是平平常常的生活小事。
奉勸那些闖蕩天下在外打拼、以養(yǎng)家糊口為天職的父親,或者以家庭擎天柱自居的大丈夫們讀一讀這本書吧,或許你能從書中真真切切體會到家中妻子的辛勞,抑或它還會告訴你,當(dāng)年你曾為之傾倒、花大力氣追求的那位“窈窕淑女”是如何慢慢變成“黃臉婆”的!——雖然這本書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讀起來不如金庸的武打書有吸引力。
所有生活在父母、家庭愛護的陽光下的年輕朋友們,也認真地讀一讀這本書吧,你將會實實在在地弄明白你原本年輕美麗的親愛的媽媽為何會白發(fā)鬢鬢的真實原因,這比你聽一百遍由朱曉琳演唱的《媽媽的吻》或郁鈞劍演唱的《說句心里話》有更深切的體會和感悟!——雖然,有些故事在你的生活中也發(fā)生過;雖然,這位母親的文筆可能還不如你,讀起來有點平淡或與你的媽媽一樣有點嘮叨。
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的標準來衡量,杏林聽音對孩子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成功在她把孩子教育得很有出息:孩子非常懂道理且雙雙考上了大學(xué)。人們常愛把孩子考取大學(xué)形象地比喻為“金榜題名”、“狀元及第”,這也是天下父母們的美好愿望和一大追求。
兩百多年前,在贛南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有一段父子兩代兄弟同登科的佳話:與南康毗鄰的大余縣里,戴氏父子兩代兄弟均榮登金榜。清乾隆戊戌科狀元戴衢亨衣錦榮歸時還曾在南康大擺筵席款待鄉(xiāng)親。然而,如此成功、如此顯赫的家庭卻沒有留下片言只字的教子經(jīng)驗,只留下一道名為“荷包胙”的名菜仍掛在南康有名氣的飯館的菜單上,作為一代代“金榜題名”的學(xué)子謝師宴的象征菜肴聊慰今人口福。
兩百年后的今天,杏林聽音這位羅霄山麓蓉江河畔的普普通通的中國女性卻以她的執(zhí)著的探索精神,在把兩個祖祖輩輩生活在小山村里的畬族兒子送進了大學(xué)門,領(lǐng)上了人生輝煌的陽光道之后,還為所有教子心切的父母們奉獻了一本教子寶典!
我相信,蘭俊蘭睿這兩位在母親的呵護下成長起來的幸運的小家伙一定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我也希望,更多的家庭、更多的母親能從《蹣跚在母親的期盼中》采集到教子真經(jīng),培養(yǎng)和造就更多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人才!
【博友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與書為友05-11
與書為友02-27
茶友的經(jīng)典美文04-06
津地憶友05-12
話友有約作文03-24
與書為友作文03-02
靜夜思友作文06-22
以書為友作文03-09
與樹為友的作文精選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