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的變遷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的變遷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對于書,是很熱愛的,所謂“開卷有益”,我一直是這樣認為,所以對于公開發行的書,我基本上是“來者不拒”。而這些當中,我尤其喜歡農村題材奮斗的書或者描寫家國情懷大仁大義的書。每到圖書館,都會挑選這樣的書抱回家“大快朵頤”。
近幾年,有幸接觸到很多本土作者,也欣聞他們陸續出了很多的書。于是,每每有他們的新書出版,必想辦法先睹為快,因為這是身邊的人寫的身邊的事,也是把自己的思想和平凡的瑣碎變成文字的人,我認為是很有思想和文字深度的。基于此,帶著對文字的崇敬,帶著對作者的敬佩,我從20xx年陸續拜讀各位本土作者的書,我的“本土書癮”也算是著實“過”了一把。而這些作者中第一個讓我過家國情懷的長篇小說的“癮”的,則是《家的變遷》這本書了。
記得程湛馨長篇小說《家的變遷》(第一部)出版的時候,我有幸在第一時間就拜讀到到樣稿,當時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我一口氣讀了下來,忘記了睡覺,甚至忘記了做飯。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啊!面對面對務農與參軍,面對已經到手的正式工作和不知前途的重新選擇,面對家里的父親母親弟弟妹妹,主人公郝占仁的充滿生活氣息的有血有肉的真情感躍然紙上。小家,大家,單位,國家,在小我和大家之間的取舍,在團隊與國家之間的取舍,郝占仁沒有華麗豪邁的語言,沒有豪情壯志的表態,而是用自己默默的行動詮釋著一切。面對不理解,他一笑置之;面對誤解,郝占仁用自己的行動來做注解;面對別人的理解和幫助,好站任則是時刻銘記的。最難能可貴的是,郝占仁時刻記住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哪怕是一點點都沒有絲毫懈怠。讀書的時候,這種情懷不但糾結著書中的郝占仁,也在讀者我的心中交織反復。
《家的變遷》第二部出版時,我又是一口氣讀完。與第一部相同的是,作品主旨仍舊是家國情懷、正義與非主流的較量貫穿主線;不同的是,這次的大仁大義更多地體現在生活的瑣事和細節之中。掩卷沉思,我覺得作者的“真”是真的。他的小說中的人物,每位讀者可能都會找到自己的影子……又不是某一個人。其實,他刻畫的每一個人物,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幾個甚至幾十個人物而不是某一個人,也正是由于作者程湛馨平時用清澈的、不帶任何有色眼鏡的“真眼”和“真心”去觀察,去體會、去體驗、去親自做,然后再去記錄、去積累,“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程湛馨是這樣學習的,也是這樣做的。常見他用手機、用紙片隨時記錄一些感悟和靈感。或許,正因為如此,他在寫作時才能夠信手拈來,能夠把一個個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有血有肉,才會讓某些人“對號入座”。
有人說,《家的變遷》是一部冀東的另一版本《平凡的世界》,有人說是中國普通農民成長奮斗歷程的一個縮影,堪比前蘇聯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而我說,《家的變遷》是北方青年農民愛家,愛國的成長史,正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者做到了真眼、真心、真情、真意,也進而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其次,程湛馨系列長篇小說《家的變遷》第一、二部,思路清晰,脈絡完整,自成章節又前后呼應,無論是某一章節,還是某一段,甚或通篇,正能量一直是大的主線,主旋律。通過小人物體現大事件,用小事情反應大時代,以小見大,大中穿正,一名共產黨員的拳拳赤子情懷,注入了文中的每篇每節。通篇,充滿了主人公郝占仁,其實,更是作者對人民、對黨的崇敬之心。
“有敬畏之心,才有經典之作”,王扶林的話用在《家的變遷》的作者身上,我覺得恰如其分。無論是《家的變遷》,還是程湛馨曾經編輯過的《抗戰歌曲集》《讀書咱就讀好書》,都充分體現了作家對文字的敬畏、對人民的愛戀、對祖國的熱愛;用筆謳歌時代,謳歌祖國,《家的變遷》的主人公郝占仁做到了,書的作者程湛馨也做到了。
【家的變遷讀后感】相關文章:
家的變遷作文02-03
家的變遷小學作文09-05
歲月的變遷作文04-24
路的變遷作文04-02
衣著的變遷小學作文05-08
車輛與時代變遷作文精選03-25
我家的變遷作文范文03-29
時代的變遷高中作文05-09
新時代的變遷作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