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專業分析
近日,上大學網通過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xx年)》中的506種本科專業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對外發布《上大學網中國大學最愛的本科專業排行榜》,對布點高校最多的55種大學本科專業進行了解讀。
近八成院校開設英語專業
該榜單顯示,共計903所中國本科院校開設了英語專業,占我國本科高校總數的77.4%。
其余布點最多的本科專業依次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有869所院校開設;市場營銷,838所本科院校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745所本科院校開設;會計學,649所本科院校開設;電子信息工程,632所本科院校開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617所本科院校開設;藝術設計學,601所本科院校開設;旅游管理,599所本科院校開設;工商管理,594所本科院校開設。
在上大學網的這份榜單中,全國共有556所高校開設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比英語專業的布點學校數少347所。
管理學和工學類28個專業入榜 “萬金油”專業較易申報和開設
入榜的本科專業中,管理學和工學類專業占比最高,多達28個。其中,屬于管理學門類的專業12個,其中5個居于榜單前10名,分別是市場營銷、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旅游管理和工商管理;屬于工學門類的共16個專業,理學門類9個專業,藝術學和文學門類各5個專業。
這份榜單顯示,入榜的英語、漢語言文學、法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日語、經濟學、化學、物理學等專業,都屬于傳統學科門類下的基本專業。相對而言,這些專業具有學科基礎比較成熟、繼承性較好和社會需求相對穩定的屬性,在本科高校中一般較容易申報和開設,所以布點數量較多。
此外,市場營銷、工商管理、自動化、行政管理、新聞學這類專業,本科生培養一般都要求學生具備跨學科、多領域的知識背景,最好能到達“博學多識”。這些專業在民間俗稱為“萬金油”專業,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什么都會一點,但啥都不專精”。這類專業由于對師資專業水平要求不高、設置成本相對較低,也較容易申報和開設。
專業培養實力最強的主要為985高校
上大學網對《中國大學最愛的本科專業排行榜》中的每一個專業,都分別列舉了10所左右“培養實力第一梯隊的高!泵麊。
各個專業對應的這些高校名單,根據20xx年1月29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的《20xx年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的數據、教育部先后兩次公布的《國家重點學科名單》和《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名單》的數據,以及教育部、財政部從20xx年12月至2011年1月先后聯合批準的《第一批至第七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名單》的數據等綜合而來。
榜單顯示,這些高校絕大部分為985工程大學,其余少部分也是行業性重點高校。據統計,清華大學總共有24個本科專業進入本排行榜單。另外,其余高校入榜的熱門專業個數依次為:浙江大學18個、北京大學17個、南京大學16個、復旦大學15個、廈門大學和武漢大學各14個、中國人民大學13個、天津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各11個、北京師范大學10個。
技能型專業的畢業生收入高于其他專業
上大學網通過對比觀察,發現軟件工程、建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網絡工程等技能型見長的本科專業,其畢業生畢業后半年的平均月收入普遍高于其他專業。例如,軟件工程的本科畢業生在互聯網運營、軟件開發、計算機系統設計等行業入職半年后,每月普遍可以拿到4000元至5600元的薪資收入,其主要職業方向基本定位在計算機程序員、軟件應用工程師、互聯網開發師等方面。
然而,像布點最多的英語專業、就業面相對較窄的音樂學和美術學、入職門檻相對較低的食品科學與工程、漢語言文學等本科專業,其畢業生從事相關職業在畢業后半年的平均月收入相對來說普遍較低,月薪一般在2000至3200元之間。
上大學網的專家團隊在對專業數據的分析和整理中還發現,本科專業布點連年增長。在20xx年8月1日至8月31日一月的公示期間,全國共有上百所高校共提交申報了3162個本科專業布點,擬在2014年及以后納入全國統招計劃。
而20xx年經教育部備案或審批同意設置了2670個本科專業布點、審批不同意設置258個本科專業布點;2011年經教育部同意新設置或調整了1850個本科專業布點、不同意設置或調整了401個本科專業布點、同意撤銷了32個本科專業布點;20xx年經教育部同意新設置或調整了1887個本科專業布點、不同意設置或調整了616個本科專業布點、同意撤銷了25個本科專業布點。(記者 李菁瑩)
山東試點高校“學分制學費”引爭議:改革就是合法化“漲學費”?
新華網濟南9月12日電(記者 婁辰)山東7所高校今年起將過去固定的按學年收費改為彈性的按學分收費。根據相關規定,改革后的“學分制學費”不得超過“學年制學費”110%。山東有關部門表示,2014年起將總結試點經驗并逐步推廣。有學生及家長質疑,“學分制學費”無異于變相漲價,高教改革不能止于收費。
質疑:變相漲價還是高教改革?
“今年學費比往年高了不少!”山東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本科新生王玉明說,上屆學生學費為4400元,而他入學時交了學費5400元。據了解,山東大學作為山東省首批試點“學分制學費”的高校之一,在本科新生繳費須知上說明:新生學費為預收,將來多退少補。
記者從山東省教育廳了解到,從今年起山東省在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7所高校試點收費制度改革,將過去固定的按學年收費改為彈性的按學分收費!皩W分制學費”包括兩部分,其一是專業注冊學費,這部分按照學生實際在校就讀的學年計收學費;其二是學分學費,將按照學生修讀課程的學分計收學費。專業注冊學費標準、基本學分數量以及單位學分收費標準均由試點高校自主確定,但“學分制學費”不得超過“學年制學費”110%。
據介紹,山東此次高校收費制度改革的原則包括:擴大高校價格自主權,逐步形成科學規范、富有活力的高等教育收費機制;鼓勵優質高校、優勢學科、特色專業優先創新發展,形成合理的比價關系。
“學分制學費”改革政策一出,立即牽動了學生及家長的敏感神經。濟南市學生家長項先生說:“既然‘學分制學費’可以在‘學年制學費’基礎上上。保埃,同時又將收費標準下放給各個高校,這不就等于為高校學費漲價提供‘制度保障’嗎?”
據了解,教育部曾要求高校收費標準保持5年穩定期,目前這一期限已過。湖南、四川、廣東等省已出臺了高校學分制收費政策,廣西也已對公辦普通本專科學費標準進行了普調。
回應:“學分制學費”重在“學分”
據介紹,山東現行高校收費標準是2000年制定的,之后再沒調整,積累了較多矛盾:一是基本學費標準偏低,居全國第26位;二是學費結構不合理,專業學費分類不科學、院校間學費差別小等;三是部分專業學費減免政策不完善等。
“學分制學費”改革之后,“211”“985”高校的收費會高于省屬、市屬高校,特色專業、就業率高的專業收費會提高,而諸如考古等冷門專業、農學等社會短缺人才的艱苦專業,會降低收費,甚至免收學費和住宿費。
目前山東80%以上的高校實行了學分制教學管理,但其實質是“學年學分制”,只是學校為開設的課程賦予一定的分值,學生只要按規定上完這門課,并通過考試就可獲得相應的分值。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副處長李霞說,“本質意義上講,這與學年制區別不大。”為此,山東將在高校推行徹底的學分制改革,相關文件最遲10月份出臺。
李霞說,對高校來說,實行完全意義上的學分制改革,意味著學校教學管理的系統性變革。比如,80%以上的必修課要實現同一門課程2名以上教師授課,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上課時段和上課教師!斑x什么課、選幾門課、上哪位老師的課,學生都可自主選擇!
專家:改革不能止于收費制度
。玻笔兰o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包括學分制學費在內的學分制改革,符合現代高校發展的趨勢。幾乎所有世界一流大學,都會實行完全學分制。在我國,這項改革之所以會引來爭議,背后的根源是大家對高校的不信任,不信任的原因是高校的很多配套改革并沒有跟上來。在這種情形下,學生和家長害怕高校變相漲價,擔憂自己的權利受損,是很正常的心理。
學分制核心是選課制,曾有人把學分制形象地比喻成“教育超市”,學生上課就好比在超市選購商品。一些地方在推行“學分制學費”時,對“教育超市”自身的改革并沒有跟上。
“解決問題不能只是單一實施某項措施,而是配套改革要跟上來。比如完全學分制改革,必須要和學生自治、學術自治、教授治校結合起來實施。否則,每一項單一的措施都會在現實中遇到種種障礙。”熊丙奇說。
山東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志業認為,彈性學制是學分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標志,而一些現實因素還制約著彈性學制的實現,事實上也制約了學分制改革。比如就業派遣證問題,每年6月是學生正常畢業時間,相關部門將統一發放派遣證,有了這個證,學生才可以遷戶口、簽合同、計工齡,不能及時拿到派遣證,提前畢業的意義就將“打折扣”。另外,教育部每年10月至12月才能把應屆高校畢業生的信息上傳網站,用人單位無法及時核實提前畢業學生畢業證和學位證的真實性。
“高校必須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制定與學分制管理相適應的教學管理、收費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學籍管理、選課管理、實驗室管理、成績管理、教學質量管理等規章制度!毙鼙嬲f。
讓每一名大學生享受挑戰——蘇州大學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紀實
一張印有薄薄化學聚合物材料的透明塑料薄膜,不僅可以將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而且可以任意彎曲甚至折疊。這款已申請3項國家發明專利的柔性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研發人,就是蘇州大學納米科學技術學院材料學專業研究生袁建宇。不久前,袁建宇獲得了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像袁建宇一樣在校期間就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的蘇大學子不勝枚舉。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來,該校每年大學生科研項目立項數增長率都在15%以上,僅20xx年全校就有750多項大學生科研項目獲得立項。是什么讓蘇大的創新氛圍如此濃厚?
讓挑戰點燃校園的創新激情
大學生創新思維的激活、創業熱情的激發,其實有時只需有人從背后輕輕推一把。
蘇大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學生吳志翔的創新創業故事是從一條絲巾開始的。2008年,入學不久的他參加了學院的“本科生科研能力訓練計劃”,加入鄭敏副教授的科研團隊。在鄭敏的帶領下,吳志翔與其他團隊成員將研究目標瞄準了納米染整技術,希望能探索納米技術賦予傳統織物的新特性。在利用納米染整的絲綢做了一批絲巾贈送給學院女同學使用后,一名同學發現自己脖子上久治不愈的紅腫竟在兩周內消失了。
這項意外的發現激發了整個團隊的熱情,既然絲巾產生了如此神奇的功效,那么如果把技術用到襪子上又會如何呢?吳志翔和團隊的同學們發現,經過處理的襪子同樣有著驚人的效果,可以抗腳氣。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驗結果顯示,襪子的抗菌性達95%以上。
憑借“絲織物原位納米生態染色及功能整理”項目,吳志翔所在的團隊沖進了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并順利奪得特等獎,在隨后的第七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又摘得金獎,成為“挑戰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雙冠王”。
如今,經過4年多時間的發展以及學校、地方政府等多方培育,依托該技術成立的蘇州蘇納特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為蘇州工業園區納米科技領軍企業、蘇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如果不是針對本科生的科研訓練計劃,我不可能這么早就有機會走進實驗室。”吳志翔深有感觸地說。
“我們把學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體系比喻成‘金字塔’。”蘇大團委書記王爾東說,“在校內引導和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和培養興趣,這也是金字塔形最大的基礎,后面通過一系列的創新創業基礎能力訓練、項目實踐體驗、高水平比賽錘煉,最后的塔尖能夠有部分創新項目實現成果轉化應用!
近兩年來,蘇大積極推進“本科生科研能力訓練計劃”,兩年內舉辦講座230余場,有2.7萬人次參與。3年來學校共資助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1725個,6900余名學生參與了課外科研項目研究。
給夢想搭一個施展的舞臺
在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被一再激發,并成為他們的自發需要的時候,學校和教師又該做些什么呢?
“不是說為了迎合‘創新創業’這個噱頭去強行做這個事兒,而是學生們確實有需要,我們就實實在在地給他們做好指導、搭好平臺,讓學生們盡可能享受過程,發揮才干。”蘇大團委副書記肖甫青說。
蘇大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劉磊,兩年來一直鉆研微型機器人的進一步改造!爸拔覀冄兄频臋C器人主要是用在金屬管道檢測上,但現在導師設定的目標是讓這款微型機器人能夠進入人體腸道,將來能像膠囊一樣把機器人吞服進去,用于腸道疾病的檢測和治療!眲⒗谡f。在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劉磊和團隊同學帶著這款諧振式微型機器人榮獲了特等獎。劉磊深有體會地說:“有了老師專業化的指導,不僅提升了自己的科研創新能力,我也從中體會到了團隊協作帶來的快樂。”
指導劉磊團隊的是“蘇大機器人與微系統”科研創新團隊。這支由蘇州大學特聘教授孫立寧為首席的科研創新團隊,直接帶動了蘇大在機器人研究領域的科研創新。短短3年里該團隊不僅承擔了“973”、“863”等50多個項目,而且直接指導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在全國的各大機器人競賽中多次獲得優異成績。
東吳商學院教師陳志強指導“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已有10年時間,在指導過程中,他一遍遍修改項目書,邀請校外專家參與討論。陳志強認為:“經歷‘挑戰杯’競賽對學生來說是一次脫胎換骨的轉變。盡管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對我來說,指導的過程也是互相學習和提高的過程。”
善待創新,更要包容失敗
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道路上充滿了艱辛與坎坷,怎樣才能保護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蘇州大學在鼓勵學生創新的同時,努力營造一個包容失敗的寬松氛圍。
“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成就不了創新創業。”蘇州大學20xx屆畢業生、江蘇蘇大天宮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袁方曾率領團隊在第七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金獎,這讓他和團隊成員堅定了創業的決心。
作為入園孵化的首批企業,天宮享受到了蘇大科技創業園辦公場地第一年減免、第二年減半的租金優惠,而且根據公司需求,科技創業園還提供了包括創業指導、人才引進、項目診斷、爭取匹配扶持資金等一系列服務!斑@些對于初創成立的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可以將創業者的‘試錯’成本降到最低,分攤各種風險。”袁方說,天宮在初創階段也經歷一些挫折與失敗,幸虧有蘇大科技園的倪均強老師幫著一起作調整,包括參與公司重大的合作談判和協議簽訂,他的指導讓公司少走了不少彎路。
20xx年,為了進一步鼓勵大學生將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蘇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大學生科技創業孵化基地成立。如今,當初入駐的近20個創業團隊只有一半堅持到了現在!罢嬲呱仙鐣虐l現,原來商場上困難重重。技術先進不代表產品做得好,產品好不代表市場認同度高,市場銷量好也不代表利潤空間大。孵化基地就是一個鍛煉場,失敗也只是暫時的,如果不鼓勵嘗試,沒有鍛煉的機會和包容的心態,更不可能成功!痹秸f。
為了讓同樣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生們圓夢,天宮網絡與蘇州大學投資公司聯合成立了江蘇蘇大天宮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不僅提供投資服務,還提供包括辦公場地、政策咨詢等一整套強有力的初創企業成功經營所必需的資源體系。至今,公司已經成功地為10余家大學生創業公司提供創業投資服務。
【大學的專業分析】相關文章:
關于西班牙大學專業分析12-09
關于濟南大學的專業分析12-06
荷蘭優秀大學及專業分析11-26
大學不應淡化專業分析03-30
美術生大學專業分析及就業方向分析12-09
羅漢普頓大學專業分析12-09
專業分析大學專業也有時效性04-02
關于天津師范大學專業的分析12-06
河南師范大學專業分析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