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
第一節走進平行志愿的陌生世界對考生來講,高校志愿的填報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如何才能依據自己的成績被相對較好的院校錄取,需要靠正確的志愿填報。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你整理的高考志愿填報參考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
填報高考志愿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根據多年指導高三生填報志愿的經驗,我認為,考生在填報志愿過程中,應先參考高校錄取平均分進行自我定位。
正確定位是前提
考生可以按招生院校公布的近年錄取平均分確定自己的位置。用前幾年的錄取平均分減去當年相應批次的控制分數線得到一個相對分差a,用大考成績減去每次大考區里相應劃定的分數線,得到相對分差b,如果b>a,就可以考慮報考。這種報考方式穩定性較好。
考生還可以按招生院校公布的近年錄取平均分對應的區內排名位置來進行定位。用考生大考成績在區內排名位置m與錄取平均分對應的區內排名位置n比較,如果n>m,就可以考慮報考。
第一志愿最關鍵
考生如果第一志愿落空,第二志愿填報又不合理,很可能只有通過征集志愿錄取或落入下一批次。征集志愿是在某些大學沒有完成招生計劃后重新征集考生志愿,時間一般只有24小時。很多大學第二志愿錄取考生是有附加條件的。有的大學有分數級差,有的大學只招收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落榜考生等。如:2007年某文科考生考了557分,一批次第一志愿報南京大學,第二志愿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第三志愿報天津大學。南京大學錄取線573分,第一志愿落空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第一志愿錄取線是545分,第二志愿錄取線585分,因而第二志愿他也落空了。天津大學根本不招收第三志愿考生,因其第一志愿就錄滿了,最后他落入二批次。
慎重對待平行志愿
第一,第二志愿錄取的幾率雖然較小,但也不要輕易放棄。我們不僅要看報考院校是否招收二志愿考生,還要看第二志愿的附加條件,如級差等。
第二,平行志愿有風險,不可能100%錄取。風險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過高估計自己,平行志愿院校錄取線大于實際高考分數,檔案無法投出,成為死檔,只能退檔。二是檔案只投一次,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出后,如果院校退檔,考生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直接落入下一批次。
第三,平行志愿是有順序的。投檔時根據分數,按照A、B、C的順序一次性投入符合條件的院校。請注意:A、B、C三個平行志愿一定要有梯度,從高到低排列,A志愿可以沖一沖,C志愿一定要保底。
此外,考生和家長要確保填報的志愿不會在錄取時被退檔,要看清專業是否有身體限制,慎重抉擇是否服從調劑。家長和考生還要關注《考生必讀》、《專業目錄》和《招生章程》等資料,從中獲得權威、準確的信息。
高考志愿填報步驟
第一步 熟悉政策
考生家長對于我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像常識、動態、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長起碼要知道我省有幾個批次志愿,每個批次需要填報幾所志愿學校,可以報考幾個專業等等。請家長與考生及時關注四川招生考試。
第二步 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來源至關重要。一般來說,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這么幾條:當地考試院及高校官網;教育部陽光高考網;四川招生考試微信平臺;《招生考試報》合訂本等。不建議家長泡在一些亂七八糟的非專業人士建立的QQ群、論壇、家長圈和非專業老師解答的其他渠道,一是信息良莠不齊,二是知識混亂,三是浪費時間,四是誤導自己。
第三步 準確定位
定位是填報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都知道,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范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填報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據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學校、市和全省所處的位置。
第四步 知己知彼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還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過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規之外,還有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如學校當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往年在我省的提檔線、專業線、師資力量、專業設置、學科特長、就業及深造情況等等。
第五步 初選志愿
“初選志愿”是結合自己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院校。完成第三、四兩步考生和家長對高考志愿應該已有方向了。這時,考生可以大致劃定一些在我省有招生計劃的院校,并認真閱讀招生章程,比較各院校之間專業的招生人數、錄取分數等數據,選擇和自己興趣、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 模擬填報
“模擬填報”就是根據我省的志愿設置情況,將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現出來,做一遍真實的模擬。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減少失誤。目前高考都是在網上填報志愿,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逾期不予補報。每年在志愿填報中出現的操作失誤、丟失密碼等問題比比皆是,再加上網絡系統繁忙難免手忙腳亂,所以提前模擬有備無患。
高考志愿填報要注意
1、第一志愿是關鍵
從“技術和分數”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選報的第一志愿學校在該省近2~3年錄取分數大體穩定,則考生分數最好達到該校上年度錄取分數范圍的中間段才較有把握,而且專業也有一定選擇余地,如果僅僅達到分數范圍的下端,選報時則要慎重。如果考生選報的學校近2~3年在該省錄取分數“忽高忽低”,則考生分數最好達到其錄取分數范圍的上端,才較有把握。從錄取結束后考生的心理狀態看,學校報低了,但專業更容易滿足,特別是對于錄取到一般本科及高職院校來講,在就業壓力較大時專業尤顯重要,因此這樣的錄取結果只是“小遺憾”;如果志愿報高了,第一志愿學校未能如愿則最后的錄取結果可能是“大遺憾”。
2、第二志愿應是“保底”志愿
按照“順序志愿”的投檔辦法,考生填報的第2志愿學校必須是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學校,絕不能覺得自己的分數比該校上年實際錄取分數高出很多就可將該校做為第2志愿學校。因為有不少學校雖然錄取分數在批次內不是很高,但第1志愿生源充沛,錄取的基本都是第1志愿考生。那么如何判定一所學校上年錄取的學生第1、第2志愿學生各占多少比例呢?有的省市提供了詳盡的錄取統計資料,可以查到,有的省市的錄取統計資料只是給出了各校錄取分數,并未給出分志愿順序的錄取人數,這時就要直接咨詢學校了。只有將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學校做為自己的第2志愿學校才有可能被錄取,才能“保底”。目前實行這種投檔辦法的省份,一般而言,第1志愿錄取率可達75%左右,第2志愿錄取率可達15%左右,第2志愿錄取完成后總體上計劃可完成90%以上,因此,考生應將第2志愿定位在自己可接受的最后的“保底”志愿,在“可能”被錄取的學校中慎重選擇。一旦前兩個志愿未能錄取,甚至分數高出批次線不少,盡管錄取不應有什么問題,但最后的錄取結果可能會很不“如意”。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相關文章:
高考填報志愿如何填報及填報策略12-09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12-09
高考填報志愿流程12-09
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12-09
高考如何填報志愿04-04
安徽高考志愿填報04-03
北京高考志愿填報04-03
甘肅高考志愿填報04-03
高考志愿填報規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