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松波養殖大黃魚創業致富農村創業
當記者日前來到位于浙江寧海象山港尾附近海域的大黃魚網箱養殖基地時,薛松波和漁工們抬著魚飼料,正在進行網箱飼喂作業,把數千斤的飼料投向了黑鯛魚兒。當中混養的還有15萬尾岱衢族大黃魚,在下層水域自由游動,蔚為壯觀,這是薛松波的“心頭肉”。退伍后,他脫去了軍裝,卻沒有扔掉軍人的堅毅和奮斗精神,成了大黃魚養殖能手。
薛松波是強蛟薛岙人,是個地地道道的海邊漢子,有著海邊人家與生俱來的豪爽和硬氣。1994年,懷揣著對軍旅生活的向往,他結束模具學徒生涯,去安徽滁州當了三年的偵察兵。在部隊里,表現出色的薛松波一直都是班長。即使退伍后,他依舊跟老戰友保持聯系,建立微信群,戰友的情誼并未因為時光流逝而褪色半分,甚至在之后的艱苦創業中,都得到了戰友的鼎力相助。他說:“戰友情是另一種割舍不斷的親情。”
退伍后回到這片生他養他的海域,薛松波脫下軍裝,做起了跟海打交道的生計,在象山港海域養殖鱸魚和黑鯛。就這樣,沒技術、沒資金、沒經驗,一窮二白的薛松波,在親友的幫助下開始創業,第二年轉養大黃魚。“難忘兒時吃過的野生大黃魚,現在越來越少了,我要讓我的孩子們也能吃到美味的大黃魚。”當獲悉寧波水產研究所出售第一代岱衢族大黃魚魚苗,他就暗暗下定決心要把大黃魚養殖成功。
岱衢族大黃魚養殖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工作,養殖要求也很高。每年過冬時,如果溫度低于8攝氏度,魚兒就要被凍死,只能全部遷往福建,光運費就要20來萬元。大黃魚的養殖周期是兩年,而每一天喂食的飼料要3000元,如此龐大的“飯量”讓薛松波措手不及。最艱難的時候就是魚沒上市,資金沒回籠,還得天天往里面投錢,四處舉債。但是部隊生活讓他鍛煉出鋼鐵般的意志和拼搏精神。面對困難,他沒低頭氣餒,積極跑業務拓市場。同時為了讓魚兒肉質有上佳的口感,他閱讀各種專業書籍,結合之前養殖經驗不斷摸索,多次調整飼料配置,確保魚兒口感不斷接近于野生黃魚。
魚苗放養、分倉、治病,經過10余年的摸索,薛松波已然成為了半個養殖專家,雖然過程十分艱辛,但在他的堅持下還是成功了,大黃魚成活率達到了70%。近幾年,因為好口碑,他養殖的大黃魚也越來越受到市場和客戶的歡迎,每斤售價100—200元不等。但是,養殖大黃魚也是個高風險的生計,去年因為天寒地凍,溫度驟降,10萬尾大黃魚中多數被凍死,幾近全軍覆沒,這是他10多年養殖大黃魚以來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養殖大黃魚就像養育孩子一樣,一批一批培育出來,游到千家萬戶的餐桌。去年重創后,今年我又要重新開始培育,最主要是有真心,做好這個事,就像當年喜歡當兵一樣,就要義無反顧去做好,不拋棄,不放棄。”經過調整,薛松波打算從頭再來,購置了15萬尾大黃魚魚苗,繼續他的大黃魚養殖事業。
【松波養殖大黃魚創業致富農村創業】相關文章:
農村養殖的創業12-09
在農村如何創業致富12-02
山東淄博劉芳養殖蚯蚓農村創業致富03-09
農村養殖創業故事12-09
養羊致富的農村創業10-30
農村創業致富好項目12-09
農村創業致富新點子12-09
農村創業致富優秀項目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