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大學生到農村種葡萄的創業故事
現如今創業,很多的創業者都把目光瞄向了大城市,但是卻有一些大學生則把目光投向了農村這塊,當別人還正在大城市打拼奮斗的時候,這些投向農村的創業者已經走上了致富路了,今天小編為朋友們帶來了創業成功故事,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只要把握好市場商機,做農民也是一種創業途徑。
25歲的王一村是家里的獨生子,從小在城里長大的他從來沒有想過現在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整天和泥土打交道的人。在王一村的宇琳葡萄種植合作社中見到他的時候,他正開著挖掘機整修村里到山上的道路,他說,路修好了,以后春種秋收的時候村民們的拖拉機就能夠直接開到山上了。
現在,王一村的合作社已經成為膠東最大的葡萄苗木繁育基地之一,葡萄苗子遠銷到云南,連著名的葡萄之鄉新疆都源源不斷的從他這里引進新品種的葡萄苗木。他的宇琳合作社成立了10年,現在有300多戶農戶了。他們主要是采購我的苗木回家種葡萄,然后如入了合作社我負責給他們銷售,大約每年能創造1000多萬利潤。
王一村在中國科技防衛學院讀的公共關系專業。2008年,王一村到上海馬陸鎮旅游時,發現了一條可以致富的商機。“當地的葡萄種植規模很大,當地主要觀光旅游為主,鎮上的人以種葡萄為主,生活條件也很好,感覺種葡萄挺有前景的。”
回到萊陽后,王一村在老家萊陽譚格莊鎮小水岔村承包了50畝土地,開始搞葡萄苗木繁育,首批引進4個品種,2萬株葡萄苗子花了他9萬多塊錢。“苗子品種很好,我把這個新品種引進后,在我的基地試種一下。觀察它的習性、還有產量好不好,市場反應怎么樣,如果我種的好的話,我就推廣。”
現在,王一村和他的宇琳葡萄專業合作社每年創收1000多萬元,帶動社員們增收600多萬元。他說道:“我帶領大家,價格統一,銷售成規模了,也好賣一些。有固定的客戶了,和市場上也有聯系。”
從家境殷實的獨生子到如今曬得黝黑的農場主,王一村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有想法,堅持夢想,就總會有收獲。王一村對未來的規劃就是把苗子做好做大,帶領合作社的農民致富。
【大學生到農村種葡萄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從辭職到農村創業獨創給蔬菜烙上身份大學生勵志創業故事05-12
農村大學生創業失敗的故事04-08
大學生回農村創業故事05-10
農村創業故事05-10
農村創業故事05-10
農村創業故事05-10
農村創業故事05-10
大學生農村創業利用秸桿致富的創業故事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