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應屆生創業最高申請200萬免息貸款
[摘要]租用經營場地或店鋪從事個體經營或創辦小微企業,可享受最長2年、每年最多3000元的租金補貼;也可申請最高1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多人組織起來創業的,按每人10萬元,最高200萬元額度申請貸款;
距離大學生正式畢業離校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727萬名應屆生就業之路已經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日前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提出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今年就業工作的突出位置,力爭使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比例雙提高。
從廣東來看,今年應屆生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在全省各項優惠政策等因素刺激下,創業正成為應屆生的“新寵”。
那么,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可享受哪些政策補貼?參加就業見習如何領取補貼?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有哪些就業援助政策?16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詳細解讀了目前廣東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
到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免費登記,享受相關政策補貼
1問:如何辦理就業失業登記?
到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免費登記,享受相關政策補貼
據介紹,已就業或離校后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都應到相關機構辦理就業或失業登記,以享受相應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或政策咨詢、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和人事檔案托管等服務,離校未就業的應屆生,參加就業見習和職業培訓按規定還可享受相關政策補貼。
省人社廳負責人表示,應屆生可到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免費辦理就業或失業登記,離校后從事個體經營或靈活經營(含自主創業)的,由本人到就業創業所在地街道或鄉鎮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就業登記手續。其中,自主創業的應屆生,可享受有關創業扶持政策,登記失業6個月以上可按規定享有臨時生活補貼,困難家庭畢業生自登記失業當月起即可按月申領臨時生活補貼。
可直接向經認定的就業見習單位申請,享受基本生活補助
2問:如何參加就業見習?
可直接向經認定的就業見習單位申請,享受基本生活補助
就業見習是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根據離校未就業的應屆生本人的意愿,組織其到經人社部門認定的就業見習單位進行見習鍛煉、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就業能力的一項就業促進措施。
“畢業后一年內未能就業的應屆生均可報名參加就業見習,見習時限一般為3到6個月,最長不超過12個月,見習期間可獲得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80%的基本生活補助,并由見習單位為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還可免費辦理人事代理服務。”省人社廳負責人表示,有意愿參加就業見習的應屆生,可通過人社部門門戶網站及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網站或經認定的就業見習單位獲取就業見習崗位信息,應屆生既可直接向就業見習單位申請參加就業見習,也可參加由人社部門組織的就業見習供需交流活動申請就業見習,或向當地人社部門咨詢。
可領取臨時生活補貼、求職補貼等
3問:困難家庭的應屆生可享受哪些就業援助?
可領取臨時生活補貼、求職補貼等
省人社廳負責人告訴記者,登記失業的困難家庭應屆高校畢業生,向戶籍所在地人社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供身份證、畢業證原件及復印件,就業失業登記證或社保卡復印件,以及貧困家庭的證明材料,可享受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臨時生活補貼,補貼標準按戶籍所在統籌地區的失業保險金標準確定。“除按規定享受臨時生活補助外,若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還可免收報名費和體檢費。”
與此同時,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應屆生還可按規定申領一次性500元的求職補貼。“在畢業年度內,也就是在畢業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內,有就業愿望并積極求職的低保家庭的應屆生,在每年3月1日至31日,提供家庭享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的證件、身份證復印件、個人銀行賬戶等,可向所在高校提出申請。”上述負責人表示。
可享受租金補貼、小額擔保貸款支持、社保和崗位補貼、稅費減免等
4問:自主創業享受哪些政策扶持?
可享受租金補貼、小額擔保貸款支持、社保和崗位補貼、稅費減免等
近年來,從國家層面到各個地方,對于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比如,國家對實施靈活就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過去主要針對下崗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而現在政府已經覆蓋到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這等于是為失業大學生在靈活就業時,解決社保的后顧之憂。”省人社廳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高校畢業生在省內自主創業,可按規定享受5000元左右的一次性創業資助;租用經營場地或店鋪從事個體經營或創辦小微企業,可享受最長2年、每年最多3000元的租金補貼;也可申請最高1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多人組織起來創業的,按每人10萬元,最高200萬元額度申請貸款,并可享受財政貼息;如果創業項目被評為優秀項目的,給予5萬至2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
“除此之外,自主創業招用應屆畢業生的,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高校畢業生創業,還可享受稅收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上述負責人強調,畢業生可向創業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商管理、稅務部門咨詢和申請辦理相關扶持項目,各項扶持政策具體規定及辦理流程按當地規定執行。
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可享社保補貼
記者16日從省人社廳獲悉,為有效促進失業人員就業,廣東省日前出臺了系列政策,規定用人單位若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可享有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就業困難人員本身則可享受職業介紹補貼、職業培訓和鑒定補貼、臨時生活補貼、創業培訓補貼、創業后續服務補貼、創業資助、創業孵化補貼及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等。
據介紹,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其為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給予補貼。
與此同時,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按其實際招用人數給予崗位補貼。崗位補貼每人每月不得低于200元,并且不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50%,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在法定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處于無業狀態的本省戶籍人員里,年齡達到40周歲以上的城鎮女性或50周歲以上的城鎮男性,經殘疾等級評定機構評定為殘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屬于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或屬于農村零轉移就業貧困家庭成員,因被征地而失去全部土地,連續失業一年以上,只要有上述情形中任意一種,政府就應將其作為就業困難人員對其實行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省人社廳負責人告訴記者。
就業困難人員可享受哪些補貼?
職業介紹補貼:不超過400元/人,具體由各地級以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確定。
職業培訓和鑒定補貼:按照省級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專項資金分類補貼辦法執行。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其中享受職業培訓補貼的培訓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
臨時生活補貼: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期間(特指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參加的培訓)的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員,可給予一次性臨時生活補貼,但不超過500元。
創業培訓補貼:不超過1000元/人,每位符合條件的人員只能享受一次補貼,不得重復申請。
創業資助:就業困難人員在本省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依法納稅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給予一次性創業資助。補貼標準為5000元左右,符合條件人員每人只能享受一次。
小額擔保貸款:個人貸款額度不超過10萬元;對合伙經營或創辦小企業的,可按每人不超過10萬元,總額不超過200萬元的額度實行“捆綁式”貸款;對符合貸款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貸款額度不超過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