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成語故事作文集合九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語故事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顧左右而言他
戰國中期,有一個名叫孟子(又稱孟軻)的人。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據說,有一次,他對齊宣王說:“有一個人,因為要到楚國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給他的'朋友,請予照顧。等到他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凍挨餓,那位朋友根本沒有盡到照顧的責任。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答道:“和他絕交!”
孟子又說:“有一個執行法紀、掌管刑罰的長官,卻連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說:“撤他的職!”
最后,孟子說:“全國之內,政事敗亂,人民不能安居樂業。你說這又該怎么辦?”
齊宣王“顧左右而言他”,即望著兩旁站立的隨從,把話故意扯到別處去了。
上面這段對話,在《孟子·梁惠王》有詳細記載。原文是: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解釋:看著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是說的一些因故事而造成的`成語。有金石為開、狼狽不堪、身先士卒,都是有名將軍、軍師。我就講金石為開這個故事。李廣有一次帶百十名騎兵碰到匈奴,李廣故意原地休息,讓匈奴以為前面有埋伏,一直不敢攻擊。這里可表現出他精神韜略,善于用兵,而且作戰英勇。 李廣又有一次,他被免了職務,晚上行走被巡邏的軍官抓住。李廣說自己過去是將軍。軍官不賬,諷刺說:“你就是現任將軍也不行,犯夜就拘押,更別說什么前任將軍。”李光就被關了一夜。等他復職了。就想方設法的把那個巡邏軍官殺了。這表明了李廣度量狹窄,就等于你是班里的班長,你用班長的名義來害別人。 還有一次,李廣去打獵,跑了一整天都沒找到一個獵物,他突然看見了一只老虎,他精神大振,取出弓箭,搭上羽箭,平足力氣將弓拉得如同一輪滿月,一箭射向老虎。他發現老虎沒有掙扎,走去一看,原來是石頭,穿碎了石頭。這表明做什么要一絲不茍、全神貫注,考試就考滿分!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腳下住著一個農夫,他每天一大早就到田里干活,特別辛苦。
有一天,農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從草叢里跑了出來,野兔因見到有人而受到了驚嚇。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農夫地頭的一顆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農夫便放下手中的農活,走過去撿起死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晚上回到家,農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說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第二天,農夫照舊在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也不像以往那么專心了。
他干了一會兒就朝草叢里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該鋤的地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有見到兔子出來。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第三天,農夫來到地邊,已完全無心鋤地,自己則坐在樹樁旁邊的田埂上,專門等待野兔子竄出來?墒怯职装椎氐攘艘惶。后來,農夫每天就這樣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但農田里的苗因為他而枯萎了。農夫因此成了別人議論的笑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最近一段時間,聽說電視臺都在放穿越劇,而我也迷上了文言文之類的書,寒假書單里的這類書我都很喜歡。我自己還在書店挑了一本《中華成語故事》,它教我學會了三百多個成語,了解了每個成語的意思、由來以及成語背后隱藏的精彩故事。
讀著這些歷史悠久的成語,再想到我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仿佛有著“穿越”的感覺哦。比如成語“一諾千金”就是教我們說每一句話都要守信用。想想我自己,答應爸爸媽媽做事情要雷厲風行,但是總是拖拖拉拉不及時去做,失去了起碼的誠信。媽媽說:“你這做法要是穿越回古代,那重如千金萬金的誠信就全沒了!闭孀屛覒M愧!
成語從古到今一直都活躍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天,我和爸爸路過景區的一家自行車出租點,看見門口貼著一張廣告畫,上面印著:“騎樂無窮”四個字。看到這幾個字,爸爸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我忙說:“這個應該不算寫錯的。”爸爸說:“嗯,應該是故意的穿越吧!蔽蚁肓艘幌耄X得很在理。我跟爸爸說:“看看現在的商家,能把成語活學活用,真有才!卑职謬烂C地說:“這樣的`活用有利有弊,人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一些低年級的小朋友還沒有學過‘其樂無窮’這個成語,以后寫的時候容易出錯,這樣豈不是誤導了小朋友嗎?”我想了想說:“那是不是應該在穿越的成語旁邊注明正確的成語呢?”正當我跟爸爸熱火朝天地討論著這個話題的時候,聽見一位游客在稱贊杭州人真是會做廣告,把成語用得活靈活現的。我跟爸爸聽了都開心地笑了。
讀了《中華成語故事》,再想到成語在生活中的“穿越”故事,我覺得作為一名小學生,首先應該踏踏實實地學好成語,然后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合情合理地活學活用每個成語。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浪子回頭
明朝的時候,有一個財主年過半百,才喜得貴子,取名為天寶,天寶長大后游手好閑,揮金如土,老財主怕兒子這樣下去保不住家業,便請了個先生教他明白事理,輕易不讓他出門,在先生的管教下,天寶漸漸地變得知書識禮了。不久,天寶的父母不幸雙雙下世,天寶的學業從此中斷。
等天寶的先生一走,天寶小時候認識的狐朋狗友又找上門來。天寶故態萌發,整日花天酒地,不到兩年,萬貫家財花了個精光,最后落得靠乞討為生。直到這時,天寶才后悔自己過去的'生活,決定痛改前非,一天晚上,他借書回來,因地凍路滑,再加上一天粒米未進,一跤跌倒后,再也沒有力氣爬起來,不一會兒,就凍僵在路旁。
這時,王員外正好路過,見天寶拿著一本書,凍僵在路旁,不禁起了憐愛之心,便命家人救醒天寶。天寶被救醒后,王員外問清了他的家世,對他很同情,便把他留在身邊,打算讓天寶做女兒臘梅的先生,對此天寶求之不得,趕緊拜謝了王員外救命之恩,從此,天寶就留在王員外家勤勤懇懇地教臘梅讀書識字。
臘梅長得如花似玉,而且溫柔賢淑。天寶剛開始只管都書,時間一長,不禁犯了老毛病,對臘梅想入非非,動手動腳。臘梅氣得找父親哭訴一番,王員外聽后不動聲色。他怕這件事傳到外面,對女兒的名聲有影響,便寫了一封信,把天寶叫來,對他說:"天寶,我有一件急事需要你幫忙。"天寶說:"員外對我恩重如山,無論什么事,我決不推辭!"王員外說:"我有一個表兄,住在蘇州一孔橋邊,煩你到蘇州把這封信送給他。你這就起程吧!"說完,又給天寶二十兩銀子作為盤纏,天寶雖然不想離開臘梅,但也無可奈何,只好怏怏地上路。
誰知到蘇州,到處都是孔橋,天寶長了半個多月,也沒找到王員外表兄的住處,眼看著盤纏快花完了,他打開信一瞧,不禁羞慚尤分,只見信上寫著四句話:"當年路旁一凍丐,今日竟敢戲臘梅;一孔橋邊無表兄,花盡銀錢不用回!"
看完信后,天寶科想投河自盡,但他轉念一想:王員外非但救了我的命,還保住了我的名聲,我為什么不能掙二十兩銀子,還給王員外,當面向他請罪呢?于是,天寶振作精神,白天幫人家干活;晚上挑燈夜讀。三年下來,他不但積攢了二十兩銀子,而且變成了一個博學的才子,這時,恰恰開科招考,天寶進京應試,一舉中了舉人,于是,他星夜兼程,回去向王員外請罪。
到了王員外家,天寶"撲通"一聲跪倒,手捧一封信和二十兩銀子,對王員外說他有罪。王員外一見面前的舉人是天寶,趕緊接過書信和銀子,一看原來說是三年前他寫的那封。不過,在他那四句話后又添了四句:"三年表兄未找成,恩人堂前還白銀;浪子回頭金不換,衣錦還鄉做賢人。"
王員外驚喜交加,連忙扶起天寶,對他問寒問暖,又親口把臘梅許給天寶。
從此,"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俗語便流傳開來。
【出處】《八十一夢·第32夢》:“有道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葉公暈了之后,龍看見了以為葉公是高興得暈了,龍說帶葉公去海里玩,葉公很高興,也就不那么害怕龍了。
龍就帶他去了海里的水晶宮玩了,水晶宮里面很美麗,里面的每一塊磚就是用水晶蓋出來的,龍王的寶座是用黃金做成的,水晶宮里面有棵水晶做的花樹,還有一個大花園。
葉公參觀了水晶宮之后,都不想回去了,龍說:“那就再帶你去天上玩去吧!”
葉公于是又和龍去了天上。天上的云彩風景也很美。葉公好奇地問龍:“為什么云可以飛?”龍回答說:“因為織女織出來的河、樹、大海、花草往往人間一丟,就變出真的河、樹、大海、花草來了,然后把剩下的布再往人間一扔,就變成了天空的美麗云朵,所以云可以飛!比~公聽了之后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
龍就繼續帶葉公去參觀天上很奇妙的森林風景,那里的仙樹很高,有30米高;草卻很矮,只有三厘米的高度。葉公很好奇地問龍:“為什么這里的樹這么高,草卻這么矮呢?”龍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只有大海里的神仙才知道!
接著龍就又帶著葉公一起回到了海里。龍找到了神仙,神仙說:“是我用魔法把樹變得很高,這樣樹就可以萬年常青;我把草變得很矮,是為了讓草地看起來更美觀。”葉公得到了滿意的答案,開始想念家鄉的一草和一樹了。
于是,龍就拔了條龍須送給葉公,說:“這條龍須跟神筆馬良的神筆一樣,畫什么就變什么,就當作你真誠喜愛龍的.紀念品吧!比~公聽了很高興,向龍連聲表示了感謝。
龍就帶葉公回到了家鄉。葉公發現自己原來離開了家鄉已經有很多年了,自己已經從古代來到了現代。善良的葉公用龍須為老百姓畫了很多高高的房屋,最神奇的是他用龍須畫出了深圳的地王大廈和京基100。
從此,葉公和龍就成為了好朋友。不管是天上還是大海,他想去哪龍就帶他去哪,葉公真的好幸福,讓每個小朋友都羨慕不已。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我家里有很多書,我最喜歡的書是《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里講了很多成語故事,每個故事很簡短,但道理很深,也讓我學了不少知識。
書中我最喜歡的成語是“聞雞起舞”,講的是,東晉有個叫祖逖的.人,他小時候不愛讀書,愛貪玩,長大后覺得自己沒學問,不能報效自己的祖國,于是就發奮讀起書來,想為國家做貢獻。他有一個好朋友叫劉琨,他們倆感情深厚,經常吃睡在一起,他們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都想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有一天半夜里,祖逖在夢中突然聽到公雞的叫聲,于是用腳把劉琨踢醒,問他:“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說:“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弊驽颜f:“我偏不這樣想,要不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吧?”劉琨聽了之后也同意了。于是以后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春去冬來,寒來暑往,一年又一年,從不間斷。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文武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后來他們兩個人都成了將軍,實現了他們報效國家的愿望。
通過這個故事,我深刻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要半途而廢,說到做到,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成語故事作文 篇8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在和村,住著一個啞巴,他是一個很固執的人。
有一天,村長的孫子過滿月,把全村的人都請過去吃滿月宴。啞巴也來了,到了村長家,啞巴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包東西,就想知道這里面包的是什么?啞巴伸手扒開紙包,想一探究竟。
快手二嫂一把奪下啞巴手里的黃連,連連擺手,連喊帶叫:“啞巴,這是黃連,苦得很!”好奇的啞巴才不理那套呢:“不讓吃我偏吃!”又把二嫂手里的黃連搶到自己手里。
旁邊的人看啞巴那副傻傻的樣子,也跟著大聲喊:“這不是吃的`,這是入藥用的藥材,你不能吃!彼自捳f,十聾九啞。也就是說,十個聾子里面有九個是不會說話的。是啊,啞巴怎么聽得見呢?但他看到眾人阻攔的樣子,犟勁又上來了,“哇哇”叫著,仿佛在說:“我偏吃,我偏吃,你們算老幾?管得著嗎?”眾目睽睽之下,啞巴把黃連塞進了嘴里。
黃連到了嘴里,但啞巴并沒有嚼。他想:“不行,不行,萬一真的不能吃,把我毒死怎么辦呀?”思忖了一會兒,啞巴動了動腮幫子,躍躍欲試。
村長抓住他的手,連比帶劃地命令他:“放下,黃連可是天下最苦的東西,你小子也敢吃!”啞巴一看村長生氣了,反而壞笑起來,邊笑邊大嚼起來。
這下可不得了,剛嚼兩口,啞巴的臉都痛苦得變形了,呲牙咧嘴,吐著舌頭,不停地往外哈氣,用手扇嘴邊的苦氣,想要把黃連的苦味都扇走似的。那捶胸頓足的樣子,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旁人見了連連搖頭,嘆道:“唉,這可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成語故事作文 篇9
按兵不動
春秋末期,諸侯爭霸,弱肉強食,位于晉國東部的一個弱小國家——衛國,長期以來受著強大晉國的壓迫,苦不堪言。這個時候衛國的國君——衛靈公,毅然投靠了與晉國同樣強大的齊國,締約結盟。這種做法令當時晉國的執政卿趙鞅十分惱怒,集結大軍準備討伐衛國,大軍出發前,趙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衛國,暗中調查衛國內部的情況,并約好在一個月后回來報告,可是,一個月,兩個月很快過去了,史默仍舊沒有消息,趙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況,晉國內部也開始議論紛紛,史默已經被衛國殺害,不可能再回來了。況且衛國只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不如干脆出兵,一舉擊破,趙鞅否定了這種說法,他認為衛國之所以敢背叛晉國投靠齊國,一定已經做好了十分充分的準備,貿然進攻,會使晉國損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聽消息回來之前,決不能草率采取行動。就這樣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終于回來了。趙鞅問他:“為什么耽擱這么長的`時間呢。史默答道,經過六個月的觀察,衛靈公很有才干,國內賢臣很多,人民擁戴,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如果我們要依靠武力使衛國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經過這半年來,還是尋找不到衛國的弱點,所以我只好回來了。趙鞅聽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暫時打消了攻打衛國的念頭,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成語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作文07-05
成語故事作文06-12
(精選)成語故事作文11-01
[經典]成語故事作文09-01
[精選]成語故事作文12-27
有關成語故事作文09-10
關于成語故事作文03-26
成語故事啟示作文05-16
成語故事作文(合集)01-22
[精品]成語故事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