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考研:中醫綜合(中藥學)考綱變化分析
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考試大綱中藥學考綱變化
1.中藥、中藥學、本草的概念,中藥學的發展概況,(修改為:中藥、本草、中藥學的概念)歷代本草學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2.道地藥材的概念與意義、中藥產地與藥效的關系,研究道地藥材的方法及目的;適時采集中藥的目的與方法,中藥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3.中藥藥性、藥性理論的概念;中藥(刪除)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的概念,確定依據,所代表藥性的作用及指導臨床用藥的意義;影響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藥毒性的概念、中藥中毒的原因,以及應用有毒藥物的注意事項。
4.中藥配伍的概念、目的與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藥禁忌、證候用藥禁忌、服藥時飲食禁忌的概念及內容,中藥劑量的概念及確定中藥劑量的依據,中藥湯劑的煎煮方法及根據病情、劑型不同的服用方法。(修改為:及服藥的時間與方法)
5.臨床常用各類(按功效分類)藥物的概念(修改為:按功效分類各類藥物的含義)、性能特點、功效、適應證、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6.下列臨床常用250味重點中藥藥用部位的來源(修改為:下列臨床常用中藥的)、藥性、功效、主治病證、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鑒別要點。
1)解表藥:麻黃、桂枝、紫蘇葉、生姜、防風、荊芥、香薷、羌活、白芷、細辛、蒼耳子,薄荷、牛蒡子、蟬蛻、桑葉、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荊子。
2)清熱藥:石膏、知母、梔子、天花粉、蘆根、夏枯草、決明子,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苦參、白鮮皮,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
【考研:中醫綜合中藥學考綱變化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