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麥肯錫中國數字消費者調查報告
根據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最新發布的2015年中國數字消費者調查報告,報告指出了五大趨勢,其中指出,線下實體零售店向“展示廳”的轉型,因為現在消費者一般都是在線下實體店進行比較,但最終選擇在線上購買。
麥肯錫公司今年的調查覆蓋了農村地區,調查顯示,盡管互聯網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普及率較低,但這些地區的大部分消費者和城市消費者一樣都是活躍的網購用戶,而且他們更享受網購。
麥肯錫本次調研訪談了超過6000名中國互聯網用戶,覆蓋了中國一至四線城市以及廣大農村地區共計約6。3億的用戶,對其數字和意愿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挖掘。
本次調研主要針對6種數字行為進行分析,一是通訊和移動;二是社交網絡,像微信,像微博都有覆蓋;三是游戲;四是在線視頻;五是電子商務,六是O2O。
這份名為《中國數字消費者調查報告:對選擇和變化日益強烈的渴望》強調了以下五個趨勢:
要充分挖掘學生的興趣和特長,豐富業余生活和社團活動,鍛煉強健體格,活躍人際交往,逐步擺脫對虛擬世界的過度依賴,養成積極健康的學習生活習慣。要引導大學生勇敢面對現實,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高環境適應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實干、創新、合作精神。
第一社交商務呈現強勁增長趨勢
中國是全球最熱愛社交的國家之一。我們看到我們每天花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花在社交媒體的時間是78分鐘,美國是67分鐘。我們依賴親友推薦的人數占比差不多有50%,美國差不多40%,而且這兩個趨勢現在來看,是在更迅猛的發展當中。到明年可能要把“之一”去掉,中國是全球最熱愛社交的一個國家。
我們看到社交媒體從單純的溝通功能逐漸演變出CRM和購物的功能。社交網絡在中國市場在慢慢不斷的快速演變的過程當中。調查顯示,社交網絡大大促進了消費者使用網絡購物,網絡購物的時間在大幅增加,觀看網絡視頻,瀏覽新聞也都是出現大幅度的增加。
另外,2014年,數千商戶將中國流行的直銷模式移植到移動平臺上,通過建立半私密的50—100人組成的微信群,向朋友和朋友的朋友銷售從有機蔬菜到最新時裝等各類商品。2015年,這一趨勢仍將繼續,更多商家可以借助中國龐大的社交用戶人口打造數碼版的直銷網絡,依賴口碑和推薦,銷售更多的商品(如化妝品、醫療保健和保險產品)。
第二線下實體零售店向“展示廳”的轉型
連續打過幾輪光伏貿易戰的機電商會副秘書長孫廣彬告訴記者,如今一聽見“雙反”,他不是焦慮,而是沉痛。一個“非市場經濟地位”的帽子,讓我們的貿易戰總是輸在起點。
麥肯錫的調查顯示,目前有16%的消費電子產品是通過線上售出的,而5年前這個比例只有1%。實體店的展示效應(即購物者在店里瀏覽商品但通過其他渠道包括線上渠道購買)對30%的消費者而言尤為明顯,他們會在店內瀏覽并同時用手機進行研究,而他們中只有16%最終選擇在門店購買此產品。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劉家明指出,門店將來不單純是交易的一個渠道,更多是展示的功能。
第三消費者對線上線下融合(O2O)已經非常普及并將持續發展
71%的中國數字消費者已經在使用O2O服務,其中97%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在未來6個月內仍會繼續使用O2O服務甚至增加使用頻次。而在還沒使用過O2O服務的消費者中,近三分之一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愿意在未來6個月內進行嘗試。
2014年,中國消費者對O2O的預期也變得更清晰:針對貨物和商品,72%的消費者希望O2O可以提供網購商品線下退貨,56%的人希望可以線上下單、線下取貨。
第四偏遠地區更渴望嘗鮮電商覆蓋率超60%
盡管互聯網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普及率較低,但這些地區的大部分消費者都在使用電子商務,網購的比例分別達到了68%和60%。農村用戶中的“網絡達人”更是比一線及二線城市多出25%,渴望第一個嘗試新的產品和服務。
在具體數字上,第一互聯網的普及率在一二線達到76%,到三四線是47%,到農村19%,但是在被滲透的這些人群當中,用過電子商務網購用戶,19%普及互聯網的人群里面有64%用過網購。
“很有意思的是,雖然在農村互聯網覆蓋率僅為19%,但是在電子商務的使用上他們跟城市居民一樣活躍,”麥肯錫全球董事季翔說,“我們看到,中國一些領先的零售商已開始迅速行動,建立縣級運營中心。這些舉措不僅方便了商品的下鄉,也加快了農產品向城區的輸送。”
報告指出商家可以借助這些“網絡達人”在物流和分銷體系還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占領市場。
家庭金融的相關數據直接反映了家庭在經濟金融活動中的行為決策,對于央行進行宏觀調控,防范金融風險具有重要意義。在美國,消費者金融調查(SCF)是美聯儲投入巨資與芝加哥大學合作完成的一項長期性調查。金融危機之后,美聯儲為直觀了解美國家庭財務受金融危機影響狀況,甚至將本因2010年進行的調查提前到了2009年。而我國,之前在此領域仍是空白。
形勢危急,國家環保總局使出了權限所能允許的最大行政處罰權——流域限批,誓言要鐵腕治污,在下半年實施環保“五大戰役”。然而,本來就處于弱勢的環保部門能否在這次戰役中打一場漂亮的攻堅站,卻是我們一直擔心的問題。
農村消費者其實他的互聯網滲透率還不是那么高,很多人不一定有智能手機。但是我們看到像浙江桐廬縣淘寶村店,在村里面有一間房子,里面有電腦,有寬帶,村里組織會使用淘寶的人來為村民統一購買商品,他們“雙十一”完成訂單1229個,平均單店銷售額11000元。
第五食品網購需求的大幅增長
盡管中國消費者更傾向于在線上購買服飾類商品(66%的人在過去3個月內購買過),但他們購買得最頻繁的卻是常溫和生鮮食品(食品購買頻次是34次/年,服飾類是22次/年)。40%的中國消費者網購食品,而美國網購食品的消費者只有10%。
麥肯錫全球董事龔方指出,在網購食品時,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對于食品安全的擔憂,大家看到在中國有65%的消費者他非常擔憂食品安全問題,在美國和英國只有36%和26%。因為食品安全擔憂,導致中國一些新的小的生鮮食品賣家開始涌現。他們價值定位,往往是進口食品。大家看到生鮮食品在13年已經達到了56億的規模,比如上海自貿區,生鮮食品在自貿區的銷售量有迅猛的發展,不管是天貓還是京東,隨著自貿區的大力發展,他們在探索更大范圍的生鮮食品的空間,所以我們覺得生鮮食品這一塊是非常美好的發展前景。
個人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老人自己希望過獨立生活,得到更多自由。這部分老人大多是經濟上能夠獨立,精神生活較為豐富,身體狀況較好的低齡老人。二是老人對老居住地有深厚感情,即便是子女進了城或是遷了新居,要求其到新地居住生活,但他們不愿意離開久居的環境,有山有田有房子,堅持守著老根據地。
駐村以后,可能與我是師范生的緣故,我對本村的留守兒童問題十分關注。工作后積極調研,掌握分析情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同時,積極參與本鎮08屆優秀大學生村委賈苑同志創辦的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的關愛活動,現在在中心擔任留守兒童的語文與數學的教輔工作。
【麥肯錫中國數字消費者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麥肯錫方法》讀書筆記03-28
《麥肯錫方法》學習心得12-09
網絡消費者需求分析調查報告12-09
調查報告之消費者的心理研究12-09
消費者購買行為類型調查報告12-09
包裝對消費者的尊重調查報告范文04-28
伊利的包裝對消費者的影響調查報告12-09
中國HR薪酬調查報告04-02
中國年調查報告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