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基本農田自查工作報告

時間:2022-12-01 08:01:13 工作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基本農田自查工作報告

  篇一:耕地基本農田保護和宅基地管理工作的自查報告

基本農田自查工作報告

  縣國土資源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縣政府辦《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和縣國土資源局《關于進一步加強耕地及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照安排,我們對轄區內的耕地、基本農田和農村宅基地進行了周密細致的排查,全面掌握了耕地、基本農田和農村宅基地的現狀,完善規范了耕地基本農田保護和農村宅基地的管理資料,為加強耕地、基本農田保護和宅基地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領導,落實保護責任

  基本農田保護和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涉及面廣,量大,為了抓好此項工作,我社區及時召開機關干部和村組干部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此項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情況,并成立了專門的工作機構,由社區主任趙新強同志任組長,副鎮長屈大瑋同志任副組長,各包村干部和村主管土地工作的村干部為成員的工作組,專門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和組織實施。

  二、周密安排,細致工作,全面實施

  我社區現有基本農田保護區42塊,面積28550畝,經逐村逐地塊進行核實,嚴格做到了基本農田“三堅持,四落實,五不準”的要求,未出現非法侵占,毀壞基本農田行為,建立了健全的基本農田保護臺賬,保護網絡,簽訂了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并發放

  到戶,使群眾知曉,將責任落到實處,做到制度健全,措施有力,保護巡查制度堅持常態化,記錄齊全,確保基本農田數目不減,質量不降。

  全社區現有宅基地總數1874宗,占地747.6畝,空閑住宅15宗。經對照檢查,農村宅基地管理檔案、臺賬,健全規范,全年無非法批準占用宅基地行為,無村組干部批少劃多,批非占耕,未批先占,私自買賣,亂收費等違法行為。

  三、查漏補缺,完善制度,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我社區按照文件精神要求,通過自查基本農田保護和宅基地管理工作,能夠始終堅持制度化,常態化,未有發生非法侵占和毀壞的違法行為。因自然風化和人為等原因,我社區的耕地保護碑大多陳舊、破損,下一步將計劃進行維修刷新。對因實施移民搬遷工程而造成的荒廢宅基地申報土地整理復墾項目。總之,在縣國土資源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社區的耕地、基本農田保護和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將向更高更好的目標邁進。

  特此報告。

  篇二:基本農田調查報告

  一、概況

  銅川市耀州區位于陜西中部,黃土高原南緣。地理坐標介于東徑10834'至109.34',北緯34.50'至35.20'。全區12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218個行政村。總人口30萬余,其中非農業人口7萬余,農業人口23萬余,總土地面積2412698.85畝(折1608.46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8.04畝。

  境內地形復雜,北高南低,相對高差1189米,根據地表形態,農作物種植可分三區:北部山地糧、草、豆、薯一年一熟區;中部殘原小麥、油菜、雜糧二年三熟區;南部臺原糧、油一年兩熟區。

  社會經濟20**年全區工農業總產值273.43億元,財政收入134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0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0元,在本省屬經濟綜合實力比較強的縣份之一,20**年縣城經濟考核位居全省93個縣區第29位。

  二、資料收集情況

  依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調查技術規程》及相關現行的國家、行業、地類規程、規范,基本農田上圖收集的資料有:

  1. 圖件資料

  (1)2006年修編的耀州區1︰75000基本農田保護區分布圖;

  (2)2006年修編的耀州區1︰10000基本農田保護圖;

  2. 表格資料

  基本農田面積匯總表、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登記表等。

  3. 文字資料

  耀州區基本農田保護區調整劃定資料、2006年基本農田保護區調整劃定規劃文本、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文本等基本農田劃定的相關文字資料。

  4. 基本農田補劃、調整和涉及占用基本農田的建設用地資料

  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所批準的文件及相關圖件等資料。

  二、基本農田調查上圖準備

  1.  工作準備

  基本農田上圖是在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的基礎上上圖的,上圖時間我們安排在外業調查結束并驗收合格后,與第二次土地調查利用數據庫建設同步進行。因此,在基本農田調查保障措施中,除了要滿足第二次土地調查的相關規定外,還須由第二次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耕地保護、規劃、地籍管理等相關門人員對基本農田進行認定、檢查、驗收。其質量控制管理在縱向上貫徹縣、市、省、國家逐級驗收的辦法,在橫向上由第二次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共同配合。

  2、  資料準備:繪圖儀打印1:1萬標準分幅圖86幅(二調現狀圖)

  3、技術培訓

  對基本農田調查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分三個層次進行:

  1)調查工作專業人員培訓。專業人員是本次土地調查的核心和技術骨干,對專業人員的培訓要系統、全面,培訓內容為國土資源部有關基本農田調查的規定、數字化與數據處理要求等,讓工作專業人員熟練地掌握基本農田調查每個步驟的要求,為組織落實各項工作打好基礎。

  2)外業調查人員的培訓。對參與外業調查的人員進行培訓。培訓的重點是基本農田的分布要合理、認定要正確。

  3)數字化和建庫人員培訓。主要培訓數字化、數據處理和建庫工作的要求。

  對技術培訓后的人員經現場實習合格后方可從事工作。

  4、制定上圖技術方案

  依據銅川市耀州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基本農田劃定及補劃、調整的相關資料,將基本農田保護片(塊)落實到標準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上,計算、統計區級基本農田面積。

  4.1基本要求

  ⑴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保證基本農田調查成果與所提供的基本農田劃定、補劃和調整資料一致。

  ⑵嚴格遵循《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要求,保證基本農田上圖范圍與基本農田劃定圖件相符。

  ⑶基本農田劃定、調整和補劃等資料要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資料相一致,并經基本農田劃定部門審核確認戶方可采用。

  4.2調查的步驟

  ⑴資料收集與整理。充分收集基本農田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

  ⑵調查上圖。將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等相關信息落實到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上,確定基本農田圖斑;并依據相關標準和規范,檢查基本農田要素層的數據格式、屬性結構、上圖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⑶基本農田認定。由基本農田規劃、劃定等相關部門共同檢查基本農田片(塊)的位置、界線、分布是否與基本農田劃定調整資料相一致。

  ⑷圖件編制與數據匯總。編制基本農田分布圖,并進行面積統計和逐級匯總。

  ⑸檢查驗收。由省土地調查辦組織相關人員,對最終形成的基本農田圖件、數據成果進行檢查驗收。

  5、 數據采集整理

  (1)上一輪基本農田保護區(塊)由于技術條件和作業方法的有限性,圖件比例尺不一,圖件缺失,使得利用上一輪

  篇三:土地整理自查報告

  安康市漢濱區張灘等(2)個鄉(鎮)土地整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得到了省、市兩級國土主管部門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同時也得到了漢濱區政府及所在鄉鎮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項目實施所在村組的積極配合。安康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精心組織,經過建設、設計、監理和施工方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經過300余天的建設,圓滿完成了工程任務。工程驗收在即,我們組織設計、監理、施工等相關方進行了驗收前的最后檢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概況

  安康市漢濱區張灘等(2)個鄉(鎮)土地整理項目由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以陜國土資耕發[2006]年49號文對《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張灘等(2)個鄉(鎮)土地整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批復,2008年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關于下達2007年中央和中央劃撥省級安排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計劃的通知”正式下達了項目批復,批準項目建設。該項目預算總投資1200.63萬元。項目涉及漢濱區張灘鎮和迎風鄉共9個行政村,總土地面積490.90公頃。分成兩片,即張灘鎮項目片和迎風鄉項目片。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土地平整、農田水利、田間道路和其它工程。

  二、項目建設完成情況

  該項目工程于2009年3月20日開工建設,2010年9月底工程全面完工。該項目建設內容分為土地平田、農田水利、田間道路、其它工程四大部分,全部完成了變更后確定的工程量,完成的工程量如下:

  (一)平整土地:

  平整土地21.3公頃(319.96畝)。

  (二)農田水利

  (1)加固襯砌引水總干渠1條,長7624m;

  (2)干渠2條,長10854m;

  (3)支渠1條,長1900m;

  (4)制作安裝各種規格閘門32套;

  (三)村組道路

  村組道路2條,長2775m。

  (四)加固紅霞泵站引水樞紐,加固引水低壩1座,溢流寬度103米;

  (1)加固引水渠1條,渠長551米;

  (2)更換引水口、沖砂閘鑄鐵閘門2座,退水閘2座;

  (3)新修臨河護坡426米。

  三、項目資金使用與管理情況

  該項目總投資1600.84萬元,其中1200.63為中央投資,400.21  為地方配套資金。到位資金1200.63萬元,項目實際支出 萬元。其中:工程施工費  萬元,設備購置費萬元,前期工作費為萬元,業主管理費為  萬元,不可預見費萬,竣工驗收費 萬元。  在資金管理使用方面嚴格執行《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實行“專款專用、單獨核算、專人管理”,并且嚴格按照預算支出使用資金,沒有出現截留、挪用項目資金的情況發生。

  四、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

  (一)工程質量安全

  嚴格實行項目工程法人制和工程監理制,項目各項工程嚴格按照《土地開發整理標準》(TD/T1011—1013—2000)以及項目設計所確定的建設標準執行。項目開工后,為了嚴把工程質量,我們派出專業人員現場監督,確保工程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我們和監理單位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照工程質量標準和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對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必須返工,不留任何隱患,使工程質量得到了有效地監控和管理,保證各項工程質量達到驗收標準。經受住了2010年“7.18”百年特大洪水的考驗。

  (二)安全生產管理

  嚴格實行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建立了安全責任體系,確定了各標段項目經理為本標段的安全責任人,并要求各標段落實了專職安全員。制定完善的安全規程,配備必要的安全設施,做好安全技術工作。同時針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不安全隱患,除口頭要求現場整改外,并以書面形式要求限期整改,有力的保證了在施工過程中無任何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土地權屬管理

  該項目權屬明確,歸屬于所在村組管理使用。土地開發前后土地權屬界限清楚、明晰,無爭議,不存在土地所有權的調整。

  六、工程管護措施

  項目工程項目竣工后,工程移交給所在鄉鎮管理,項目區農田水利設施及其它工程,要設立專門的組織進行管理,進行保護和維護,保證其正常使用。項目區內已整理的319.96畝農田,全部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設立了工程標志牌,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改變土地用途;項目在保修期內屬施工引起的質量問題,由項目承擔單位負責處理;在保修期滿后的各種維修、維護均由管護方負責。

  七、投資預期效益分析

  (一)社會效益

  通過項目實施,提高了耕地質量和經濟效益,發展了農村經濟,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農民增改和農村發展;勞動強度的降低和勞動力的剩余可開辟新的就業道路,加快了當地農村經濟發展;項目工程特別是其農田水利工程的高標準建設,提高了水利設施運行安全標準,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通過項目田水路林綜合治理,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項目實施后為農業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加快了從分散到集約耕種的認識,為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創造了良好的契機,發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生態效益

  項目實施后,開發了項目區未利用荒地。通過土地整理,零亂破

  碎無序的田塊被改為規整的田塊,提高了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發揮了農田的生態功能,總體上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1)可防治土地退化;(2)可治理和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節約了水資源,充分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

  (三)經濟效益

  項目建成后,耕地質量提高,新增耕地240畝,經過項目配套建設農田水利工程及道路工程,完善了基礎設施,節約了水資源,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約了勞動力。張灘鎮410.74hm2和迎風鄉80.16hm2的農田灌溉得到了保障。

  八、項目檔案資料

  按照項目檔案管理有關規定,結合部土地開發整理中心下發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驗收規程》(征求意見稿)中檔案分卷要求,進行資料歸類歸檔,形成的歸檔資料共分類:

  (一)項目立項審批資料: 項目建議書及申報文件,可研報告及入庫批準文件、報省備案文件,規劃設計及投資預算,項目計劃和預算批準文件,資金撥付文件。

  (二)招投標資料:招標公告,招標文件,投標文件,評標報告,招標標底編制文件,中標通知書。

  (三)實施管理資料:項目實施方案,領導機構文件,管理制度,會議紀要,項目建設大事記,竣工報告。

  (四)合同協議資料:設計、監理、施工合同其他協議。有關單位資質材料。

  (五)監理資料:監理規劃、細則、月報、日記,質量、進度、

【基本農田自查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自檢自查工作報告03-21

資助自查工作報告01-11

師德師風的自查工作報告04-11

學校安全自查工作報告03-18

安全自檢自查工作報告12-02

有償家教自查工作報告12-05

學校的安全自查工作報告12-03

學校美育自查的工作報告11-22

學校安全自查工作報告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