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家溝村以土地流轉推動新農村建設工作報告
黃家溝村位于勉縣縣城以北3公里,北依秦嶺余脈天蕩山主峰,屬淺山丘陵區,轄區有著名的三國古戰場天蕩山、米蒼山和佛教勝地天燈寺。全村三個村民小組,共160戶508人。土地面積3298畝。其中:林地面積1800畝,果園1300畝。近年來,該村在市、縣各級領導和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搶抓縣上傾力打造城郊鄉村旅游圈機遇,大力發展以林果業為主的“一村一品”和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游,使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舉由昔日的貧困村發展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示范點。
三年前,作為縣上年年包抓的扶貧重點村,黃家溝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僅1670元。20__年,縣上確定由縣政府主要領導包抓后,經過深入調研,發現該村距城近且旅游資源豐富,既處于縣上規劃的城郊鄉村旅游圈特色經濟帶上,也有佛教勝地天燈寺和林果業等旅游資源,正是發展生態休閑旅游的好地方。但為什么長期貧困,主要原因:一是發展思路不清;二是受一戶一家的傳統經營方式制約,林果業不成規模,“農家樂”發展用地受限,致使土地的潛在效益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三是農民增收渠道單一。基于此,縣上決定把該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示范點、城郊鄉村旅游圈的樣板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試驗田,確立了“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公司化運作,大力發展以林果業為主的‘一村一品’和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游,帶動農民共同富裕的新農村建設之路”的發展思路,并積極付諸了實踐。
一、政府引導,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經濟
面對黃家溝村的長期貧困,縣鄉村三級深刻認識到,沒有政府的強力引導,新農村建設很難推動。為了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縣上采取政府獎勵、村組投入、群眾參與的方式,制定了發展規劃,下功夫改善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一是堅持規劃先行。縣上采取獎代補的方式,共投資20萬元,聘請專家高水平編制了黃家溝村發展規劃。二是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整合交通、農業綜合開發、水利、林業等項目資金,投資600多萬元,完成了景區生態旅游道路、綜合服務大樓、電氣化村改造、體育場等建設項目,有效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是下功夫整治村容村貌。先后投資50萬元,新建沼氣池86口,綠化村間道路3公里,改善民居150多戶。目前,一個以休閑觀光為特色的生態旅游示范景區已初具規模。四是積極開展部門包扶。為了鼓勵和支持“農家樂”發展,縣上采取部門與農戶“結對子”的辦法,對發展“農家樂”所需資金、技術進行幫扶和指導,并采取評星定級的辦法進行管理,充分調動了農戶發展“農家樂”的積極性。五是多形式開展農民培訓。根據不同農戶需求,縣鄉有針對性地在該村舉辦了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解讀、“農家樂”經營管理和烹飪知識、外出農民工從業技能培訓等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先后培訓農民460人次,有效提高了農民素質和從業技能。政府的強力引導和環境的明顯改善,為該村特色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目前,該村已建成1300畝林果園,人均面積2.24畝,70%的果園已開始掛果;發展“農家樂”10戶,能一次性接待游客1200人,年創收600萬元,帶動50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
二、公司化運作,推動土地經營權流轉
隨著旅游收入的大幅增加,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逐步減弱,如何充分發揮該村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特別是自然環境優勢,把以種果業為主的“一村一品”和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游很好結合起來,提高土地的集約化經營程度,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縣鄉村一直在深思和探索。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后,在縣上領導的指導下,該村決定采取“農民以土地自愿入股,公司統一經營管理”的模式,對天蕩山風景區(休閑旅游區)內的599畝土地,首期進行了流轉嘗試。具體做法是:
(1)充分尊重農民意愿。通過層層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征得群眾同意后,注資600萬元成立了股份合作制性質的天蕩山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2)折價入股。此次土地流轉涉及全村3個村民小組160戶508人,流轉面積550畝,占農戶承包經營總面積的92%,全部為坡地。按照土地質量和利用現狀,分兩類折價入股。一類按每畝5000元入股,二類按每畝3000元入股,并將股份落實到每戶每人,公司每年向全體股東公布經營狀況,經董事會和監事會商定后,確定按股份分紅的具體方案進行分紅。
(3)統一經營管理。對流轉的土地,公司按照規劃,經去冬今春統一治理后,全部載植了優質核桃、枇杷、櫻桃等。其中100畝以每畝每年300元承包給了勉縣雙龍綠色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承包期20年;其余面積暫由公司統一經營管理,一部分計劃先村內后村外,承包給具有一定實力的果樹種植大戶,一部分計劃由公司開發鄉村旅游業,收益全部作為公司收入按股分紅。
三、多途徑增收,走共同富裕之路
土地流轉后,農民在不經營土地的情況下,除公司分紅外,如何實現農民收入不減并持續增長,該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鼓勵本村村民在外村租地種糧。凡在外村租地種糧者,每畝每年補助100元;二是將村內勞力優先安排在村內建設用工和流轉土地用工;三是鼓勵村內年輕強壯勞力和具有一定特長和專業技能者外出打工;四是繼續扶持“農家樂”發展,今年計劃新發展5—10戶,可安排25—50人就業;五是因智力不健全等造成的困難戶,在爭取納入農村低保的同時,安排在村內公益性崗位上打工;六是凡年滿60歲的村民每年每人發給120元的生活補助;70歲以上的,每年每人發給240元的生活補助。20__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562元,20__年預計將達到6500元左右。
【黃家溝村以土地流轉推動新農村建設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新農村建設個人駐村工作總結12-08
新農村建設暨統籌城鄉發展工作報告11-25
土地流轉委托書11-21
土地流轉的工作總結04-07
新農村建設試點示范村調查報告范文12-08
新農村建設試點示范村調查報告參考12-08
公路網新郊區新農村建設的發言工作報告04-01
推動綠色產業建設工作總結11-30
新農村建設初中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