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上半年城鎮住戶調查分析報告
據城鎮居民住戶調查資料顯示:上半年,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消費性支出與上年同比基本持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055.09元,人均消費性支出為3252.69元。
一、收入情況
上半年,且末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055.09元,。其中: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工資性收入3484.89元,占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8.94%;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經營性收入1067.47元,增長42.57%;人均轉移性收入達607.18元,增長96.8%。
二、支出特點
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3252.69元。八大類消費支出中:食品、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四大類消費支出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而衣著、交通和通訊、教育文化娛樂服務、雜項商品和服務類四大類支出下降。
(一)價格上漲帶動食品類支出增長。上半年,縣城鎮居民的食品類支出1175.56元,同比增長7.06%。受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雖然食品支出平穩增長,但由于消費價格的上漲,部分食品消費數量卻在下降。上半年,城鎮居民油脂類人均消費支出99.33元,同比增長2.1%,而消費量同比下降10.08%;羊肉人均消費支出288.23元,同比增長25.68%,而消費量同比下降1.69%;禽類人均消費支出25.2元,同比下降8.33%,而消費量同比下降2.84%;水產品類人均消費支出17.17元,同比增長30.97%,而消費量同比不變。
(二)居住消費略有增長,居民用電量增多。上半年,縣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費支出為315.43元,同比增長18.29%。6月份以來,持續的高溫天氣使居民增加和延長了對空調、風扇的使用,居民家庭用電量大增。上半年居民人均用電108.41度,同比增加16.48度,增長17.93%。上半年人均煤氣消費支出增長101.52%。
(三)醫療保健消費增幅較大。目前健康被人們廣泛關注,居民除被動接受疾病治療外,主動自我保健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上半年,人均醫療保健支出273.13元,同比增長53.5%。
(四)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消費需求不斷升溫。提高居住舒適性,彰顯時尚,仍是大多數城鎮居民的生活追求目標。據抽樣調查資料顯示:上半年,縣城鎮居民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人均消費支出214.47元,同比增長28.3%。家庭設備人均消費支出77.62元,同比增長87.58%,室內裝飾品支出13.82元,同比增長1.1%。
(五)衣著、交通和通訊、教育文化娛樂、雜項商品和服務消費支出低于去年。受物價持續上漲,人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也有所改變,壓縮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上半年,縣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456.76元,同比下降19.74%。人均交通和通訊消費支出469.35元,同比下降14.17%。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類消費支出234.4元,同比下降48.91%。人均雜項商品和服務支出為113.58元,同比下降34.5%。
三、幾點建議
(一)多方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收入水平,提升消費能力。加大力度,鼓勵和支持城鎮居民多渠道拓寬收入途徑,保持可支配收入不斷增長。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和貧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強低收入居民對價格變動的承受能力,帶動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度的大幅提高,促進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加強普及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促進居民就業,提高收入水平。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縮小收入差距,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二)加大幫困扶貧力度,完善低保體制。及時了解價格上漲給低收入群眾生活增加的負擔情況,適時采取措施給予適當的補貼,緩解價格波動對低收入群眾的生活壓力。根據物價上漲情況適當提高低保標準及擴大低保范圍。在加強對食品銷售市場監管的同時,通過減免市場銷售成本、發放物價補貼等途徑來平抑物價。
(三)切實關注民生,加強科學引導,提倡合理消費。發展文化、服務業,豐富城鎮居民生活。對于關系到城鄉居民的物價上漲、城鄉醫療制度改革、社會救助以及農村土地承包、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農業用水緊缺等問題,有關部門應深入基層調研,拿出有效措施解決問題。加快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大力宣傳城鎮居民參加醫保,使長期與醫保無緣的城鎮非從業居民,享受看病有補貼的待遇,中小學生、少年兒童和城鎮非從業居民積極參加城鎮居民醫保統籌。鼓勵更多的職工參加養老保險,提高居民的消費信心,穩定居民收入與消費不斷增長的心理預期。同時采取政策鼓勵、教育宣傳、輿論導向等措施,逐步引導城鄉居民向節約、環保、健康的消費模式轉化。
【縣上半年城鎮住戶調查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調查情況分析報告12-27
調查問卷分析報告01-26
停車現狀調查分析報告11-30
博物館調查的報告分析12-09
滿意度調查的分析報告12-09
滿意度調查分析報告01-31
形題問卷調查的分析報告12-01
調查問卷分析報告15篇02-09
漢字書寫情況的調查及分析報告12-09
學困生成因調查分析的報告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