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參觀中山艦實踐報告范文兩篇
篇一:參觀中山艦博物館活動方案
一、實踐背景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它是以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代名艦。中山艦博物館是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參觀中山艦可以使我們的學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和回報社會。另外,高考即將來臨,參觀中山艦是給高三學生減壓的一種有益嘗試,且在參觀過程中可以給我們的學生潛移默化的環保教育。
二、 實踐主題:踐行環保、緬懷先烈、懂得感恩
三、主辦者:金口中學高三年級
協助者:金口中學校團委
四、活動目的:
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給高三學生減壓。 五、活動地點:
中山艦博物館 六、活動時間
201*年3月27日(若天氣原因順延) 七、活動過程
(一)前期準備階段(時間:3月21日—3月26日)
1.切實做好與中山艦博物館的聯系工作,并確定活動的具體時間和具體
流程,保證活動的順利展開。
2.列出并采購活動所需物品,包括橫幅、志愿活動的旗幟等。 3.確定好參加活動的人員名單,確保活動人員通知到位。
4.在校內進行宣傳并貼出海報、橫幅,同時要準備好相機,記錄活動過程,以備后期的宣傳。
(二)活動階段:(時間:3月27日下午)
1.首先下午1:00在校門口集合,詳細講解活動過程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2.按照既定的路線行進:學校—聚福樓—老棉紡廠—中山艦。
3.幫助中山艦博物館打掃衛生,清理白色垃圾。 4.參觀中山艦博物館內。
5參觀中山艦革命烈士紀念碑,并敬獻花籃。 6.自由活動、拍照留念,
(三)活動后期總結: 1.活動結束后,每個參加活動的人寫一篇活動感想,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活動組織者對活動進行總結和整理,提出活動的不足之處,以備以后活動的改善。 八、活動要求:
1.時間要及時通知到位,各個負責人必須提前到達集合地點(金口中學校門口),其余人員務必準時到達,負責人清點好人數并做好記錄,準時出發。
2,整個活動過程中要保持金口中學的形象,展現高中生陽光積極地一面。 3.作為集體活動,要有集體主義,服從安排,不能因為個人原因而影響集體活動,更不能在未經準許的情況下擅自行動。
4.在活動中一定要保證安全,班主任教師講清楚安全注意事項。
5.如果遇到天氣突變或其他一些不可抗拒的人為因素時,一定要提前和博物館協商好,把活動時間調整到位,并通知到每個人員。 九、安全措施:
1.在前往及回來途中,遵守交通規則,保持隊伍有序行進,一定要保證每個人的安全。
2.在中山艦游玩時,要高度注意安全,不做危險事情:不攀爬有危險標志的地方或存在危險的地方,不做危險的動作及事情等。 十、預期成果:
1.增強學生的社會活動經驗,提高對環保的認識度 2.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感恩家長、感恩社會。 3.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
篇二:參觀大元帥府思修實踐報告
一.大元帥府的概況
(一).元帥府的前身與由來
大元帥府舊址坐落在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原是為清廷廣東督軍岑春煊為貼補辦學經費而建的水泥廠(士敏土廠,其生產規模僅次于天津開平水泥廠)。1917年7月,孫中山來到廣州,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任海陸軍大元帥,開展護法運動的時候,征用這里作為大元帥府。1923年2月孫中山重返廣州,建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就任大元帥,帥府大本營再次設于士敏土廠。1925年7月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正式成立,大本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二).格局與分布
元帥府紀念館由南北兩棟三層大樓組成,米黃色的外墻,穹形的門窗給人們以神圣莊嚴之感。有濃郁的歐式建筑風情,同時又融合了嶺南建筑的藝術風格。
進入紀念館北樓,一樓分別有觀眾服務中心,紀念品商店等。二樓至三樓共有六個基本陳列廳和兩個專題陳列廳,每個基本陳列廳都展示了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獻資料、文物及仿制模型,介紹了孫中山當年的革命活動,專題陳列廳利用現有的館藏資源舉辦展覽或從外地引進展覽,此次的專題是孫中山的追隨者也是助手——劉紀文的專題陳列。
南樓展覽廳“恢復如舊”的布置,還原了歷史原貌,一樓包括有值星副官室、通謁室、醫官室、參軍處、金庫、庶務科、衛士隊宿舍、武器庫等。二樓的四個房間分別為參謀處(蔣介石辦公室)、秘書處(廖仲愷辦公室)、大本營公報編輯室、總參議室(胡漢民辦公室)三樓為孫、宋伉儷當時主要的活動區域,包括有孫中山先生的辦公室、大元帥府會議室、孫宋臥室、餐廳、盥洗室、無線電報室和宋美齡曾經住過的小客房。
南北樓走廊布置了四個常設展覽:《帥府名人》《民國廣州》《帕內眼中的嶺南》和《帕內廣州建筑史跡》,這些介紹了與大元帥府有關的歷史要人的集中展示,還有一批清末民初的廣州老照片,內容涉及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社會民生等等。
二、孫中山先生身邊的逸事
(一)孫中山寫《建國大綱》
在參觀時,聽解說員說了這樣一件事:孫中山在大元帥府除了要處理各種公務、商討國事,還抽出點點滴滴的時間著書立說。民國十三年四月十二日,孫中山在臥室撰寫《建國大
綱》,宋慶齡關切地端上了一碗牛奶煮蘋果。隨后二人便走出臥室,靠著陽臺的圍欄望向南邊的后花園。孫中山心血來潮,隨即在陽臺的藤桌和藤椅上完成了《建國大綱》并讓宋慶齡加題跋。孫中山看完,高興地說: “知我者為夫人爾!”。可見兩人感情深厚。宋慶齡不僅是他的愛妻,也是他不可多得的知己。
(二)孫中山對革命的熱衷
那時在孫中山與李大釗會面后,經常邀請李大釗到大元帥府做客。一天晚上,孫中山與李大釗坐在沙發上親切交談了幾個小時,晚餐準備好了,宋慶齡催了幾次,但是談興正濃的兩人根本不理會。兩人對新中國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孫中山對未來有些擔憂,而李大釗則樂觀得多,且他坦率樂觀的精神感染了孫中山,雖然兩人見解不同,但是共同的追求、坦誠相見的態度,讓兩位偉人相見恨晚,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他們還在暢談時,宋慶齡走進來笑著說“兩位是否在此革命下去,不吃飯了?”孫中山對革命工作是那樣狂熱,經常廢寢忘食,為了方便信息傳達,處理事務,無線電報、電話室,辦公室等辦公場所緊靠他的臥室,在每個房間都有地圖,連盥洗室墻上也有,他說時刻可以關注,思考軍事要務。另外,在臥室的展廳里逼真的塑像重現了當時宋慶齡在記錄孫中山口述文件的場景,這些細節都讓我們無不對如此為革命付出的孫中山先生肅然起敬。
(三)觀音山脫險
在多媒體展示系統展現了在二次護法中,陳炯明叛變,在凌晨,叛軍圍攻總統府,炮轟孫中山觀音山住所粵秀樓。雖然事先知道消息,但孫中山不愿相信事實,不愿離開,在宋慶齡再三婉求之下才與秘書、參軍等人化裝離開,宋慶齡留在粵秀樓焚燒文件,也掩護孫中山逃離,而很不幸,在掩護過程中宋慶齡流產了,在他們離開后,叛軍即從四面進攻總統府。一番周折后,孫中山與宋慶齡終于先后安全脫險并在黃埔相見。
三、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動——建立三次政權
(一)護法運動
1917年7月,孫中山率領部分海軍南下,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并要求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國會,聯合西南軍閥共同進行了反對北洋軍閥獨裁統治的斗爭。1918年5月21日,孫中山憤而撤離大元帥府,前往上海,同行的有朱執信、胡漢民、戴季陶等人。至此,孫中山倡導的第一次護法運動最終因西南軍閥的排擠而失敗。
(二)護國運動(第二次護法運動)
1920年,孫中山回廣州,在護法旗幟下成立“非常政府”。1921年春,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委陳炯明為護法軍政府陸軍部長、內務部長。孫中山再次舉起護法旗幟,這就是第二次護法運動的開始。當年6月,廣東軍政府發動粵桂戰爭,打敗桂系,統一廣西。孫中山計劃由桂入湘北伐,而陳炯明卻與湖南軍閥趙恒惕結成反孫聯盟,暗殺了擁護孫中山的粵軍參謀長鄧鏗,還囚禁廖仲愷,在后方牽制北伐力量,迫使孫中山回師廣東。1922年5月,孫中山由廣東進攻江西,北伐直系,6月,陳炯明叛變,孫中山從前線返回廣州時,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孫中山避入永豐艦(后改稱中山艦),8月被迫到上海。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
(三)改組國民黨
改組從1922年9月開始,至1924年 1月召開國民黨“一大”而告成。改組的過程,也是國共合作從醞釀到正式建成的過程。
孫中山之所以贊成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采取黨內合作的方式進行國共合作,是由于以下原因:第一,黨內已積弊太深,合作有利于輸入新鮮血液,更新黨的肌體。第二,國民黨以老革命黨大黨自居,不愿與其它政黨平起平坐,第三,陳炯明的叛變對孫中山打擊很大,背叛孫中山的人不少,中國共產黨卻向孫中山表示支持,要與他合作,指斥陳炯明為反動。
孫中山提出改組的目標是:把國民黨改造成為一個有主義、有組織、有訓練的政治團體。方法是以俄為師,借鑒俄共(布)黨的建設經驗;先是整頓思想,恢復革命精神;其次要重新解釋三民主義,制定主義鮮明、政策切實、民眾信服的奮斗綱領;第三,整頓組織,淘汰不良分子,吸收新鮮血液。
四.收獲與體會
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們來到帥府門前,米黃色的外墻,大門的造型給人們以神圣莊嚴之感。踏進帥府的大門,觀覽著一切我們仿佛帶入了民國時期。他們一個舉止,一個背影,仿佛他們依然活著,折射的是他們當時對革命事業的熱愛與他們為革命奮斗一生的決心。這里陳列的圖片與一件件舊事物都是當時的縮影,讓我們身臨其境,通過此次參觀我們親歷了孫中山他們當時樸素而整潔的工作、生活環境并感受到他們為他們的事業而努力地奮斗著的滿腔熱血,看到他們活靈活現的塑像,就像是他們還在那個時代做著自己心中革命的事,那種精神信仰感動著并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事物都有自己的故事,而那些舊事物飽含著不可磨滅的愛國之心,不停地給我們心中灌注著愛國精神。
大元帥府給人一種神圣感,要我們尊重這里的一人一物,還有那些揮之不去的愛國心。帶著一顆真誠的心,其實看到的不僅僅是展覽品,那些泛黃記憶讓我們在心底里深刻地感愛他們的思想情感。通過觀覽館內的史料和查閱資料,我們對在這里開展的革命活動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受,我們每一位小組成員都由衷的敬佩孫中山的膽略和革命精神,不折不撓的救國救民志向。
【參觀中山艦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校外參觀學習實踐報告05-15
關于工廠參觀的實踐報告11-26
關于參觀永昌堡實踐報告11-24
關于模具廠參觀實踐報告參考11-26
參觀北京大學實踐報告范文03-10
關于大學生參觀農博會實踐報告10-19
參觀保險公司實踐報告范文推薦12-09
關于參觀汽車公司實踐報告范文03-09
關于參觀博物館實踐報告推薦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