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態環境與環境保護實踐報告
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是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文明發達的標志,因此,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重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任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如何進一步搞好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處理好發展市場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是當今面臨的一個嶄新的課題。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然而,正當前,我國城市生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我國大多數城市都面臨大氣污染、水污染以及垃圾污染的困擾,在世界污染最為嚴重的10個城市中,我國占據了7個,并且我國現在有33個城市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污染最重。1月26日前,北京和河北中南部依然以重度至嚴重污染為主。北京污染天氣超90小時,將嚴控公車上路;河北5市集中拆除鋼鐵高爐。
2月22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39個重點城市中,有9個城市發生嚴重污染,比前一日又新增4個,但全國灰霾面積比前一天相對減少。環保部稱,26日前,北京和河北中南部依然以重度至嚴重污染為主。
2月23日,石家莊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橙色)預警應急響應,對部分機動車實施限行。 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顯示,22日,我國中東部地區空氣污染影響面積約為121萬平方公里,這比前一日縮小了22萬平方公里。
但這121萬平方公里依然集中在我國人口最密集的中東部地區,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安徽、遼寧等地。
目前,全國已有161個城市實施了空氣質量新標準的監測,33個城市在22日出現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還有10個城市為嚴重污染。
環保部表示,和21日相比,重度及以上污染城市減少了3個。污染范圍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污染最重。
環保部負責人表示,造成近期大范圍空氣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是,污染物排放強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氣象條件不利,污染物難以及時擴散,尤其是京津冀區域近幾天冷空氣勢力弱,近地面風力小,大氣層結穩定,污染物容易形成積聚效應,此外,機動車、北方冬季燃煤采暖污染等對空氣質量產生影響。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表示,人體遭受近1個禮拜的重污染,會比1天或3天重污染產生的健康危害更大,且會影響到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兒童哮喘,甚至年輕人的腫瘤發作等。
現如今,人們深受霧霾天氣影響。隨著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空氣污染對肺癌的 影響有一種長期慢性的作用。 國外 有研究表明,霧霾天空氣中的有毒顆粒物,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除了癌癥,霧霾天還是心臟殺手。陰霾天中的顆粒污染 物不僅會引發心肌梗死,還會造成心肌缺血或損傷。 老慢支、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的呼吸道系統 疾病,也可能被霧霾天急性觸發。 國外研究表明,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每上 升 10ug 每立方米,呼吸系統疾病上升 3.4%,心血管病上升 1.4%,每日總死亡率上升 1%。
因此,為了人們身心健康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我們應從各個方面來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呼吁各界人士來保護環境。努力實現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環境美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
生態環境城市建設必須以滿足城市可持續發展需求為目標,立足城市市域范圍,綜合考慮城市周邊地區及所在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主要內容包括:土地利用規劃、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城市環境保護規劃和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是生態建設的依據,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要把城市生態建設貫徹到城市規劃設計、規劃建設、規劃管理的全過程中。
生態城市的建設必須遵守四個原則。系統、自然、經濟和生態原則。城市是一個區域中的一部分,城市生態系統也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必須與城市外部其它生態系統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用系統的觀點從區域環境和區域生態系統的角度考慮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城市規模及結構功能等都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必須充分考慮自然特征和環境承載能力。經濟的發展是城市發展的前提條件,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原則。維持城市人工生態系統的平衡,必須注意城市生態系統中結構與功能的相互適應,使城市能量、物質、信息的傳遞和轉化持續進行,處于動態平衡。
城市綠地建設應解放思想,加大力度,要把重點放在建設大型生態綠地、環城綠地、大型交通綠地以及居住區綠地上,強調城市綠地的連通性、城郊綠地的結合性、景觀與生態的共融性。屋頂綠化作為拓展城市綠化空間的手段之一,從未來城市建設的發展來看,這種手段是我們在城市生態建設中逐步發展。
未來城市環境建設要實現幾個轉變;一是從物理空間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質量的需求。二是從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三是從城市綠化需求到生態服務功能需求。四是從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過程的城市可持續性發展,最終實現城市建設的系統化、自然化、經濟化和人性化。生態城市建設的基本途徑:
⑴衛生 通過生態工程方法處理和回收生活廢物、污水和垃圾,減少空氣和噪聲污染,以便為城鎮居民提供一個整潔健康的環境。
、瓢踩 為居民提供清潔安全的飲水、食物、服務、住房、出行安全及減災防災等。 ⑶景觀 強調通過景觀生態規劃與建設來優化景觀格局及過程,減輕熱島效應、水資源耗竭及水環境惡化、溫室效應等環境影響。
、任幕 生態文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在自然與社會生態關系上的具體表現,是生態建設的原動力。它具體表現在管理體制、政策法規、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生產方式及消費行為等方面的和諧性,將個體的動物人、經濟人改造為群體的生態人、智能人。
【生態環境與環境保護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保護的作文11-21
關于環境保護的實踐報告11-26
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報告02-26
環境保護概論實踐報告范文11-21
關于環境保護的實踐報告推薦11-30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計劃07-18
生態環境保護承諾書12-27
關于生態環境保護調查與思考調查報告12-09
生態環境保護崗承諾書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