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外來務工青年狀況的調查報告
為了摸清城市外來務工青年的現狀和特點。把握他們的心態和需求,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性意見,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團中央權益部于201*年4月在外來務工青年比較集中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煙臺五城市及外來務工青年輸出大省湖南進行了專題調查。
城市外來務工青年的流動和生存狀況呈現出新的特點
1、進城務工的農村青年數量呈上升趨勢
2、外來和成鎮就業的難度增大
外來務工青年就業難度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下崗職工人數在不斷上升,城市就業面臨著十分尖銳的矛盾和沉重的壓力。另外,外來務工青年的就業渠道不暢,也是擇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3、多數外來務工青年的生活質量處于較低水平
雖然多數外來務工青年有數量不等的經濟收入,但是卻很不穩定。在回答您今年以來是否有經濟收入時,選擇有時有,有時沒有,很不穩定的外來務工青年達25.1%回答沒有收入的達7.9%,兩者之和為33%。占外來務工青年總數的三分之一。
大多數外來務工青年的收入除維持基本生活需要外,還要寄錢回家。這就使他們的生活質量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
從座談和個案訪談的情況看,外來務工青年和城市職工同不同酬的現象相當普遍,特別是在三資企業和私營企業中尤為突出。在勞資糾紛案中,涉及外來務工青年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拖欠、克扣或拒發工資的案件。調查中發現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外來務工青年勞動保護條件極差,超時疲勞工作現象十分嚴重,因而造成了大量的工傷事故。外來務工青年因工傷致殘后,大多數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和經濟上的賠償。在問及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是否得到過單位或社會有關方面幫助時。有22%的人回答從未得到過,23.7%的人表示要經過努力才能得到,兩項相加達到45.7%。
關于進一步加強外來務工青年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1、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對外來務工青年工作的領導。統籌規劃,強化管理。突出抓好外來務工人員在流入地及就業后的教育、組織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種相關制度和服務體系。完善各種措施和手段,使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有序。就業有章,組織管理有機構、有制度。
2、要建立政府牽頭、勞動部門主辦、社會有關方面參與的外來務工青年培訓體系,將外來務工青年培訓納入社會教育序列。對外來務工青年的培訓應納入政府行為。除對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實行誰用人,誰培訓的原則外。對進入小型分散用工單位的外來務工青年,應由政府牽頭。勞動部門主辦,并動員工青婦等社會力量,建立外來務工青年培訓機構和社會網絡,對他們進行分層次、多渠道的系統培訓。要制定相關政策性規定,將培訓與就業掛構,建立學習、考核、發證、上崗等四位一體的管理機制,確保培訓工作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3、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維權工作。保障外來務工青年的合法權益。維權工作首先應使外來務工青年學法、懂法,使其成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的勞動者。同時,各地政府應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并通過司法監督和法律援助。保障外來各工青年不受歧視、不受排斥、不受虐待,與當地人同工同酬、平等對待。
4、依靠政策引導,鼓勵外來務工青年回鄉創業。各地政府應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外來務工青年返鄉創業,在資金信貨、土地批租、工商稅收、手續審批等方面提供優惠和方便,并在協調和開拓產品市場及提供今年2等方面做好服務和配合工作,以良好的條件吸引更多的青年回鄉創業。同時,各地政府應制定相應政策。引導和鼓勵農民進入小城鎮參一就業競爭,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本地化。使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消化。
5、新聞媒介應進一步加強對外來務工青年的正面宣傳。充分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使城鎮居民能正確認識和客觀評價他們,在城鄉人民之間形成一種相互新生平等相待、友好相處、共建家園的社會氛圍。
6、共青團組織應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城鄉結合的社會服務體系。為外來務工青年成長成才鋪路搭橋。各級團組織要主動發揮協調作用,聯合當地政府的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通過建立外來務工青年就業咨詢部、培訓網點、維權監督崗、團書室、文化部及開辟外來務工青年的入出兩地之間牽線搭橋,直接為他們的就業提供定向服務。同時,要繼續做好優秀外來青年的評選活動,樹立先進典型,推廣先進經驗,引導外來務工青年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作用,建功立業。
【外來務工青年狀況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誠信狀況的調查報告11-12
社會狀況的調查報告11-18
商場經營狀況調查報告05-01
學生視力狀況調查報告05-04
健康狀況調查報告02-08
商場經營狀況調查報告11-12
商場經營狀況的調查報告總結04-09
食品安全狀況的調查報告05-02
農村教育狀況調查報告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