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英語實訓報告心得體會
導語:為了把我們近一年所學的基本的英漢互譯知識和方法全面地結合起來,院里給我們安排了翻譯實習,使我們能相對忠實、準確、流暢地將各種文體進行英漢互譯,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英語實訓報告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為了把我們這一學期所學的英漢互譯的知識和方法全面地結合起來,學院給我們安排了翻譯實習。作為一名英語專業的學生,涉足翻譯者一鄰域是不可避免的。已經在大學學習了兩年多了,是時候對翻譯這一專業做個系統的了解與掌握,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翻譯實踐與理論,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也很有必要的。總的來說,此次為期五天的翻譯是十分順利的,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最終也被解決了。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已經最大可能的完成了要求,即充分地鞏固了以前所學的專業知識,又對今后的專業科目學習有了新的理解。下面我就具體簡紹一下我們的實習經歷與所想所感。
我們的指導老師給了我們三分資料,我們分小組進行翻譯,每人大概有2300詞的任務,并且在一周之內完成。我于12月16日開始進行翻譯的。首先,在網上收集相關的資料并熟悉它。我英譯的材料是關于地理大發現的,其英文題目是:The Story of Geographical Discovery。在將他們翻譯之前,我先了解這篇文章,利用相關渠道獲取有用信息,差找書籍,理解相關的技巧。如在英譯中的過程中,那些地方要注意直譯,而那些地方又要注意意譯,翻譯的順序等等。待一切準備好了之后,我就開始了我的翻譯了。
在進行翻譯實習的過程中,我充分應用了我大腦中的知識和老師教給我的技巧,例如:“英譯中時,有時某些詞并不能完全按照詞典的基本含義翻譯,如生搬硬套或逐詞翻譯的,會使譯文生硬,令人費解,甚至可能造成誤解。這時候應當根據上下文和邏輯關系,從該詞的基本含義出發,進一步加以適當的引申,選擇比較適當的漢語詞語來表達”以及增詞法,省略法,重復法,正反表達法,分句法,合句法,詞義的引申,詞類的轉譯等英譯漢常用的方法及技巧。盡管如此,我在翻譯的過程中,還是碰到了很多問題。 首先,詞匯量的不足使我在翻譯過程中經常碰到許多許多問題,我不得不借助電腦,詞典等工具找出我所不知的或者我不能準確描述的關鍵詞句。其次,是常用句型的缺乏也是我在翻譯過程中舉步維艱。再次,就是對一些專有詞匯的不熟悉還有以希望國外歷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識的缺乏也使得我的翻譯工作進展的不順利。這時候我會借助網絡的幫助,在網上查詢在詞典中查不到的專有名詞,新詞,古語以及相關的背景知識。最后,語文功底的薄弱和常識性知識的缺乏也是阻礙我翻譯工作的一大難題。例如,在我翻譯的資料中有個句子是:“within thirty years of Columbus's first venture the whole globe had been circumnavigated。”其實,我是知道這個句子的意思的,但我就是不知道用漢語如何表達出來。想了許久之后,我請教了我的同學。在我同學的幫助下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一次實習是第一次翻譯實習,在這之前都沒有像這樣真正的進行過翻譯專業實習。在此次的翻譯過程中自己學到了許多有用的知識,對于翻譯知識及技巧也有所增長,雖然還不是很專業。但起碼,這次是我們小組一起努力,一起合作進行的一次翻譯。在實習過程了解到了翻譯應該如何進行。努力地去思考,去查東西,可以吧一篇文章還比較通順的翻譯出來,體會翻譯的樂趣。看到自己翻譯的東西,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我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之前對于翻譯這鄰域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只知道翻譯是把一種語言轉換成用另一種表達出來的文字。現在我所認識到翻譯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的掌握,還有其他的東西,例如感情,思維。我自己在翻譯時,是全身心的投入,反復思考,然后選出最為合適的表達。
通過這次的翻譯實習,主要讓我領會到了兩點,一是融會貫通的重要性,二是合作的重要性。首先,翻譯是語言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是跨文化跨世紀跨時空的智慧之門,它不僅是文化,而且是文明,更是智慧!翻譯是一種語言活動,又是該活動的結果,它是融理論、技能、藝術于一體的語言實踐活動。然而翻譯是一項非常艱苦和細致的工作,要做好翻譯要求個人的素質非常高,作好專業資料的翻譯,需要有外語、母語和專業方面的雄厚的功底,還要有縝密的思維習慣,當然,這是我們這些剛剛接觸翻譯的同學來說難度很大,但是我們仍能從中收獲頗豐。
通過翻閱大量資料,我們了解到了有關翻譯的一些相關知識:
一、翻譯的本質,翻譯的過程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在透徹地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礎上用標準的漢語表述出來。”可見這是一個學習和再加工的過程。首先自己要準確理解原文的意思,要反復推敲,直到真正弄懂,然后再用標準的中文把思想再現出來。在對翻譯The Story of Geographical Discovery 這篇文章中我們深有體會。一開始我們小組準備每人按章節來翻譯,從頭開始翻譯的同學倒還好,后面的同學就麻煩了,完全不知該從何著手。最后我們只得調整策略,大家先在一起討論下文章的大體內容主旨,思想情感等,大家再各自翻譯。
二、翻譯質量有兩個基本標準:第一個標準是符合原文的本來意思,就是要忠實原文,既不能隨意增加原文中沒有的意思,不能添枝加葉,也不能缺斤短兩,隨意刪減,既要透過字面意思揭示出作者的本意,又要避免東拉西扯,脫離正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信”;第二個標準是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也就是所謂的“達”,句子要通順流暢,不能生造詞語和句子,也就是所謂的文筆。應保證任何業內人士都能夠看懂,不能象有的人翻出來后連自己都看不懂。在此次翻譯實習中我們也是領悟到了這點的重要性,大家翻譯完后集中在一起,大家互相閱讀,找出翻譯不通順或有錯誤的地方,大家再一起研究、討論,最終完成整片文章的翻譯。
【英語實訓報告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英語實訓報告心得精選12-07
英語教育實訓報告04-30
英語實訓報告總結參考12-07
關于英語語音實訓的報告12-07
旅游英語專業實訓報告04-04
實訓的報告01-01
實訓報告心得體會04-14
實訓報告心得體會04-14
實訓報告及心得體會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