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大火爐城市排名
火爐城市是對夏季天氣酷熱的中國大城市的稱呼,一般集中在中國南方的長江流域、及華北黃淮一帶。隨著氣候變化,城市榜單也在變更。你知道今年2017年中國有哪些城市上榜火爐城市名單嗎?2017十大火爐城市分別是哪些城市?一起來圍觀吧!
2017十大火爐城市排名 中國十大火爐城市名單
近日,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榜單,通過綜合分析,中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氣象資料,首次向公眾權威公布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綜合分析的結果是
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分別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其中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被網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
四大火爐
四大火爐是指中國天氣炎熱程度最嚴重的四個城市。最早始于民國時期,當時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段重慶、武漢、南昌、長沙夏季氣候炎熱,故被傳稱為“四大火爐”。
“火爐”這個說法最早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長期以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準。21世紀后,火爐城市開始以炎熱指數、高溫日數、連續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作為入選的考慮因素。
2010年更新新四大火爐,即重慶、福州、杭州、南昌。中國氣象頻道官方微博也曾發布中國內地火爐城市新排名,前十五名依次為福州、 重慶、 杭州、 海口、 長沙、 南昌、武漢、 南寧、西安、廣州、石家莊、鄭州、 合肥、南京、濟南、上海。
由于大氣環流等因素的變化,火爐城市開始產生變化,部分地區高溫日增幅明顯。部分城市開始不斷植樹造林,傳統火爐中以南京為代表的炎熱程度逐漸與江南、華南地區其他都市相比大為減輕。
2017十大火爐城市評定標準
新定標準
2010年公布的新四大火爐,對“炎熱城市”的分析研究,考慮的因素包括炎熱指數(一種主要考慮氣溫和相對濕度對人體舒適狀況綜合影響的指數)、高溫日數、連續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科學上用出現35℃以上高溫日的多少,以及極限高溫數值和相對濕度綜合來衡量一個城市的炎熱程度,一年中最高氣溫超過35℃的日子達20天以上,而且出現過40℃以上的高溫天氣,大家把這樣的城市稱為“火爐”。
不同于極端最高氣溫或高溫天氣(日最高溫度35℃)日數等指標,炎熱指數綜合考慮了氣溫和相對濕度對人體舒適狀況的影響,有著獨有的計算公式,通常認為,炎熱指數值越大,人體感覺會越不舒適。因為在高溫條件下,如果空氣干燥,可以通過出汗和汗液的蒸發來散熱,但如果空氣濕度太大,人的散熱系統的效率就下降了,汗液無法蒸發散去,就會感到很不舒服。
南京、重慶、武漢、南昌等城市每年的高溫日的確居于榜前。按照資料統計,四大城市夏季35℃以上高溫天氣,平均每年19.3天,37℃以上高溫天氣平均每年4.5天;夜間28℃以上的最低氣溫,平均每年13.2天,30℃以上的最低氣溫平均每年1.9天。再加上“滿城無風”的悶熱,難怪擁有了“火爐”之名。
2013年7月,中國氣象局公布“新四大火爐”后,有業內人士質疑,僅用高溫天數代表“火爐”城市欠妥,溫度、濕度、風速、高溫時長、夜間溫度等因素都要考慮,尤其是“體感溫度”是老百姓最能體會到的,與其說是“火爐”,不妨用“炎熱指數”來替代。
直觀感受
“火爐”城市的說法源于民間,原先并沒有氣象統計學上的'依據。[2] “火爐”這個說法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但一直以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準。例如,北方城市高溫天數較多,但相對濕度不大,人體舒適度要好很多;有的城市極端最高氣溫很高,但是持續時間不長,炎熱程度總體不一定就是最高的;有的城市夏季相對濕度很高,但最高氣溫不是很高,雖然人體感覺悶熱,但炎熱強度不強。[8] 當然,人體對炎熱的感受與人員的身體條件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有關系。
【2017十大火爐城市排名】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