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出國學習體會
知識是無止境的,大學生對于出國學習都有哪些體會呢?下面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大學生出國學習體會,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大學生出國學習體會范文一
第一部分 課程學習
感謝安泰MPAcc項目給予我機會,在2013年1月至4月份,以交換生的身份赴美國東北大學游學。
在抵達波士頓之前,我搜尋了當地的地勤公司。到達波士頓的當日,我便乘坐了AOK Transpotation的商務車,方便快捷。
東北大學是美國最大的私立大學,設施比較齊備,泳池健身房都常年開放。占地443畝。與安泰開展交換項目的D’Amore-McKim School of Business最近更是收到了冠名人6千萬美元的捐助,堪稱歷史上最大的單筆捐助,由此可見其發展勢頭猛烈。
我參與交換的是在職MBA項目,老師上課多以實務案例討論為主。因為還在應對論文和國內的其他考試,所以只選修了7個學分的課程,體驗下來,如果全心讀書的話,應該可以選擇9個學分的課程量,再多就比較吃力了。主要難度體現在交流與溝通上,老師上課時的語速還可接受,但與別他同學溝通時,可能比較吃力,我的方法是多發現些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學,參與日常活動,口語能逐漸提高。
我選修了三門課程分別是《Strat Decision/Uncertain Times》,《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和《Entrepreneurial Finance》。《Strat Decision/Uncertain Times》是一門一個學分的補充課程,主要講了如何應對在概率分布,和期望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決策的問題。但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有限個的時候,也就是各種情況的概率分布和期望是相對確定的時候,我們可以運用博弈理論或者實物期權估價,對各種可能情況進行排序,從而選出最有效的選擇。當未來的各種情況數量達到無窮,但是變化的范圍還是有跡可循的時候,我們可以按照最有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預先想好各種應對方法,然后建立事件觸發器,通過一定的定量檢測,確定當前處于哪些情況下,并按預案行動。當變化的范圍都是無跡可尋的時候,仍然按照之前的方法,但應當引導情況的發展。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是一門比較綜合性的課程,有三個學分,牽涉到了衍生品市場,衍生品和企業三方面。課程先回顧了各種衍生品,并運用二叉樹模型,B-S模型等對期權和期貨定價。之后按照市場角度分析各種衍生品存在的原因,最后從企業角度,應對各種可能的風險,將企業應采取的管理措施進行羅列,從而定量分析各種財務變化。這門課的學習花了我較大的功夫,因為在國內我并沒有學習過金融的課程,對期權,期貨的概念較為薄弱。好在在初期跟上課程節奏后,融會貫通,后期相應的學習也不是非常困難。
《Entrepreneurial Finance》也是一門三個學分的課程,針對了初期創業的小企業,分析和列舉了他們應當想到的內容。授課老師年輕時是企業的CFO,因此上課時旁征博引,舉了很多實際的例子。整個課程圍繞了財務報表和商業計劃書兩點展開。我們根據自身的想法,創建了自身感興趣的小型公司。按照商業計劃書,從市場,企業,產品,競爭對手等方面,指定自身的商業計劃,修改定稿后,按照預想的目標,虛構了跨度五年的以季度為頻率的財務報表。之后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使是發展蓬勃迅速的企業,擁有不斷增長的收入,依然會面對很多財務窘境。這對我很有啟發。銷售意味著成長,但不恰當地成長反而會成為企業未來的負擔。在我國這個日趨成熟的市場環境下,這種情況遲早也會發生。
第二部分 異國生活
波士頓是美國東北部沿海城市,是美洲大陸較早建立的城市。緯度與我國沈陽接近,不過靠近海洋,冬日最低溫度為零下十攝氏度左右,而且氣候干燥,住的這段時間并未覺得異常寒冷。積雪是有的,但人形道由于一直有人掃雪,所以始終暢通,不用帶很夸張的靴子。
赴美簽證是游學的第一步,作為安泰的交換生,我們參加的項目往往是MBA(通常不在check list上面),因此在簽證上不會存在什么問題,按部就搬,耐心的完成就可以了。具體細節大家可以參考各大留學論壇,我不贅述了。接下來是購買機票的環節,機票價格是越早訂越便宜,同時和春運一樣,飛往國外的機票價格也會隨著節前節后的變化而變化,圣誕節之后機票會便宜許多。我一次性購買了12月27日飛往美國,4月30日返回中國的機票,總價在1100刀左右。
到了波士頓首先需要尋找住的地方,建議先去唐人街附近的青年旅社或者其他青年旅社小住幾天,畢竟租房需要多觀察比較,不能急躁。推薦一個叫做波士頓生活網的網站,上面多為在波士頓的華人發布的信息,且上面的房源較經濟(多位于Malton,離學校地鐵30分鐘,且多為合租),租金在$$500/月。與之相反,波士頓市區的房子一般至少要一年起租,而且價格可能在1000刀朝上了。之所以推薦唐人街附近的青年旅社小住,另一個原因是中國超市多位于唐人街街區內,一般而言,只有這些超市提供我們用得順手菜刀,臉盆之類,方便初來乍到的我們進行采購。其他超市的東西可能不順手,且貴。
到波士頓之后另外兩件需辦理的事情是銀行卡和車票。銀行卡推薦美洲銀行的銀行卡,起點較低只需提供美國的住址即可,辦理的時候留意有一些優惠的小項目譬如ctccc(刷卡消費的免零業務)和一些指定商家cashback返利的業務。波士頓地鐵是我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單程2.5刀,辦理地鐵卡charlie card之后,單程2刀,還可以辦月票,價格更便宜。
波士頓租房價格比上海高,但普通消費的物價與上海差不多。但是在波士頓,蔬菜是比較昂貴的,幸好當地有家叫做Haymarket的集市,類似我們的菜場,出售的食物比超市便宜很多。我們可以乘坐Orange Line到達Haymarket站(這也是另一個要及早購買公共交通套票的原因),下車便到了。莓類,西瓜,海鮮,蔬菜以及肉類,都比尋常超市價廉,質量也不錯。
如果想去購物的化應該參考下美國百貨業的出貨順序。通常,最新款的產品會優先登陸各大品牌的Brand store。這時候產品款式較為新穎,不過價格會比較昂貴。一段時間后,新產品會登陸 Department store。這時候款式正流行,價格也會便宜些。最后貨物會到達Outlets store。這里的價格最便宜,不過可能遇到非當季衣服,而且款式和尺碼未必齊全。
處于信息時代,最新鮮的咨詢無疑是來自于因特網,關注新浪微博上一些有關波士頓的信息,也是優化我們留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過游學,增長了見聞,拓寬了視野。最后衷心祝愿所有安泰師生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大學生出國學習體會范文二
2013年秋季學期是我大四年級的第一個學期。就在大學的一切回憶都要定格的大四,我做出了不一樣的嘗試,而這一切與其說是結束,倒不如說更像是生命新篇章的開始。
在學校、學院老師的多方爭取和支持下,我獲得了來之不易的赴香港大學交換一學期的機會。在我看來,在大四年級參加交換項目的優勢如下:首先,我選修的課程均為高年級的課程,有一定的綜合性和很強的實際應用價值,能很好的體現一所大學教育靈活性和獨特性,對我感受香港大學的教育模式更加有利;其次,沒有面臨考研的壓力,我可以更加專注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上,同時我還有機會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課外社交活動,有利于全方位的體驗國際化的生活方式。
就這樣,肩負著老師們、同學們的期許,我踏上了去香港的征途。
在出行之前,我參加了行前會議,同時也對香港的衣食住行略有了解,因此,在初到香港之時,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
我住的學生宿舍為白文信樓,位于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校區,距我上課的主校區有20分鐘左右的車程。往返于主校區和宿舍之間有收費低廉的校車,因此每天的交通也十分方便。此外,在我的宿舍周圍盡管沒有大型的生活超市可以購買生活用品,但是有兩個小型便利商店和灣景、瑪麗醫院兩個餐廳,基本的生活需要可以很方便的滿足。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住的宿舍樓距李嘉誠醫學院圖書館只有五分鐘的步行距離,可以享受到很好的自習環境和海灣風光。
香港大學的選課系統與工大的略有不同,沿襲英制教育體系,在學生修滿相應學位要求的各項學分后即可畢業。而課程的選擇方面種類繁多、豐富多彩,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很大,非常靈活。每學期正常的選課容量為5門課,每門學分均為6分,共30學分。其中至少一半,即至少3門課,由相應專業所在院系開設,其余2門可憑借興趣愛好自由選擇。但是為保證學習的連貫性,每門課在介紹之中除了介紹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之外,還有很多先修課的要求,這就需要學生提前規劃好每個學期選課的安排,同時也有專門的教學人員給予幫助和指導。
在每學期開學后的第一周和第二周的時間內,課程雖已全部開始,但學生可以試聽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在了解該課程的基本內容、考核方式、評價標準和教授和授課風格后,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是否繼續學習該課程。最終,在第二周結束的時候,確定本學期選修的5門課,非特殊原因就不能再變更了。當然,如果學生的精力足以應對,想增加課程容量,在獲得相關學院的批準后可以多選擇一門課程。
在課程的考核方面,滿分為100分,一般由作業、課堂參與、實驗操作和報告、隨堂小測、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部分構成,每個組分所占百分比由授課教師決定。值得一提的是,港大要求學生在每個項目上均得到及格的成績,而及格線的劃定視當前所有學生的表現而定,這樣才算在這個科目上獲得及格。在綜合各項,得到百分制成績之后,再將其轉化為四分制成績。然而優秀率是嚴格控制的,因此,想得到高的總體學分績也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成為班上的第一、第二是必不可少的。
從2010年起,香港大學開始實行四年制大學教育。在此之前,香港的高中為四年制,因此大學為3年。課程等級也相應分為三級,第三級為最高。低年級的課程多為大班級授課,在階梯教室中進行,有時熱門的公共核心課程有二三百人選修。而高年級的課程,因其專業性的提升,為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教授對每個學生的單獨輔導與關注,班級的規模均在二三十人左右,更有小班控制在15人之內。以我選修的數字圖像處理一課為例,班上僅有23人,在課堂練習時,授課教師可以有時間走到每個學生桌前,看每個學生的答題情況,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并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問題給予幫助和解答。對于當今快節奏的教育來講,這樣小規模班級的人才培養的效率無疑是非常不占優勢的,但是,這樣專注于每個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對于個人的成材是有很大的幫助和決定性的作用的。因此,從整體上來講,香港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會扎根于香港社會,乃至全世界的各個領域,對于大學的名譽和聲望,它所發展的優質校友資源網絡對其日后的發展和社會互動都是非常有利的。
在學校對學生全方位的支持上來講,或許也有我們值得借鑒的地方。首先,香港大學聘請了很多外籍教授,人數達全體教職人員總數的一半,而這些大多分布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其次,所有的教授均有程度不等的海外背景,均能用英語為媒介有效的傳遞知識和進行科研活動,在專業上有廣泛的聯系和背景,擁有大量優質的社會資源。而這些優點不僅體現在授課時的視野和高度,使學生對其專業有更加濃厚的興趣和理解,更能轉化為無數的實習、學術交流、國際會議、項目推薦、工作機會等切實有力的支持。
在校園設施和硬件方面,因為香港島的地勢多山而狹窄,港大的校園規劃則是在現有的面積上,通過巧妙的設計最大化了有效的空間。在迷宮一般的校園里,起初很難有誰是不迷路的,但是漸漸熟悉之后,發現校園的其實很小很簡單。但是花園一般的環境,稱其移步換景,毫不為過。現代化的教學樓、古香古色的主樓、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多功能的文娛中心足以滿足學習和生活上方方面面的需求。此外,還有各種風味的餐廳和咖啡廳,適合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的美食享受。
在國際化和社交方面,住學校的宿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香港大學由于宿舍樓數目有限,因此本科生多為2-4人間。在分配宿舍時,還可與不同國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同學成為室友,不僅擴寬了自己的朋友圈,使自己更加容易融入任何一個團體,還可以在彼此的專業上互相借鑒、互相幫助,用互補的方式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激發興趣。比如我的兩位室友,一位是來自挪威奧斯陸的計算機專業的交換生,另一位是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電氣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這樣一來,我不僅可以在編程方面請教我的挪威室友,還可以在數學方面幫助一下我的美國學妹。此外,我們都熱愛美食和運動,因此經常相約去吃飯和去超市,還按照我們三個的課程表安排了每周三次的體育鍛煉時間。挪威室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學習中文非常感興趣,我們還經常分享各自文化中的節日風俗。她們的陪伴讓我的生活更加溫馨和充實,讓這一學期的交換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留下了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香港歸來后,我的收獲頗多,我也感受到了自己正在向著更好的方向慢慢的改變。而這一切,都源自老師們給我的這次交換學習的寶貴機會。在香港大學OISE組織的交換學生經驗介紹會上,有一句話我非常認同。那就是,我們要勇于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嘗試一些對自己的挑戰和改變,也許只有這樣,在我們體驗了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之后,站在遠處回顧自己原來的生活,我們才會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大學生出國學習體會范文三
在丹麥奧胡斯大學五個月的交換學習生活結束了,馬上就要踏上回國的旅程,回想這五個月學習和生活的點點滴滴,感觸頗多。
來丹麥之前,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申請學校時的忐忑、辦理簽證時的繁瑣,也體會到了得到獎學金的驚喜。真正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時,卻面臨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除了語言的障礙,教學方式的差異,更有生活方式、飲食、氣候等諸多問題。大概一個月左右我們終于慢慢地適應了丹麥的學習和生活,也開始探索歐洲不一樣的文化。
我在奧胡斯選修了三門課程,其中的《公司估值》已經在國內上過兩次,雖然內容大體上大同小異,但在學習中卻深深地感受到了國內外的教學差異。相比較而言,國外的教學更加細致到位,例如,老師在講授資本成本計算時,會討論快速發展的國家和穩定發展的國家的無風險利率取值應該如何調整,多市場多幣種的公司應選擇哪一區域的無風險利率。長期的應試教育造成了我們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習慣,我們只會關注模型的用途,而卻忽略了其背后的理論原理和細節。這門課期末要求以小組形式選擇公司進行估值,在小組合作中,明顯地能感受到外國學生的態度更加認真和積極,他們會把教材看上五遍十遍,甚至能熟知某句話出自那一頁;他們研究課件查閱文獻,雖然他們沒有免費的投行分析報告,但卻會自己通過行業研究報告、公司年報、網頁新聞等多個渠道進行總結和歸納;在分析和討論過程中,對于例如預測等較難的環節,中國學生往往會含糊混過去,但是他們卻會特別較真地認真研究、分析、辯論、咨詢、直到得出結論為止。
另一門是供應鏈的相關課程,收入管理。我在國內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會計專業,對于供應鏈的課程從來沒有接觸過,但是為了未來進入企業從事財務的職業規劃,還是特別有必要了解一下供應鏈的相關知識的。這門課授課老師是中國人,講課明顯有中國老師的特點,即強制要求學生做這做那,不夠自主,但班內的丹麥同學還是特別積極認真地完成每一次的案例分析,在課堂上幾乎處于跟老師爭鋒相對進行辯論的狀態,讓我受到極大的震撼。由于從未接觸過供應鏈的課程,因而這門課對我來說,相對較難,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精心地準備這門課,雖然期末考試的案例分析做得不好,但卻增長了很多知識。
另一門是文化與國際商務,選擇這門課是因為想了解一下國際文化。但是,課程內容卻跟我的預期差別很大。教授是一個中國迷,每次課都拿中國舉例子,當然更多的是對中國的一些偏見,例如:中國人盲目喜歡吃KFC,甚至會在KFC結婚。對于這種偏見,讓我很是氣憤,時常會與他辯駁。就課程內容來講,老師確實沒有給我關于國際文化的更多的括展,但卻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自己所屬的中國文化,讓我能客觀地看待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雖然中國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深深的文化認同感卻是不可改變的。這門課的期末以一篇論文結束,我寫了關于中國傳統文化衰退的現象,后來收到老師深入討論的邀請,很受感動。
在學習之余,我也在丹麥及周邊國家進行了一些旅游。在丹麥和挪威感受到了北歐風景的亮麗,在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看到了二戰的殘酷,在德國感受到了教堂的華麗和大國氣派,在法國感受到了文化和藝術的璀璨,在奧地利和瑞士欣賞到了湖光山色的美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感受到了建筑的魅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路走來,看到了歐洲不同地區的特色,感受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認識了新的朋友,收獲頗多。
這半年的時間,沒有了急匆匆地實習和找工作,除了享受上課和旅游,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因而對自己的人生和職業也有了新的規劃。每個人都應該有適合自己的獨特的生活方式,沒必要庸庸碌碌地去追隨別人,更沒必要為別人亂了自己的腳步。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最重要的是,to be yourself.
特別感謝交大安泰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讓我們能去感受新的世界,這半年收獲了知識,增長了見識。世界很大,生命很短,讓我們放開眼界,活在當下,享受青春吧。
【大學生出國學習體會】相關文章:
8.自主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