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哲理小故事作文
小學哲理小故事作文1
很久以前,在一個山谷下面生活著野草與花。
在大家眼里,野草單調低卑,花卻艷麗高貴。所以,蝴蝶與蜜蜂從不光顧野草,它們只愿吮吸花的乳汁。小孩們也不愿把野草帶回家種,他們只喜歡把花戴上枝頭。大樹嫌棄野草,風兒忽略野草,雨兒太陽憎恨野草……
有一天,山里得幾個小孩來到山谷下玩耍,他們毫不拘束得踐踏野草,而卻小心翼翼得盡量不讓花受到傷害。
花開始高傲起來,她對野草說:“你看,當初來到這世上之前我就對你說,我肯定比你強比你高貴!”
然而,野草并沒有理會她,縱使大家都那樣殘忍得對待它,它仍是默默地生長著!因為它知道世界上并沒有什么高低貴賤之分,而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野草開始忘記自身得艱難困苦,它把大家對它的打擊當做是一種磨練,而花卻過著養尊處優得生活。
佛說:“種其因,得其果。”
若干年之后,野草早已學會自己尋找水源生存,并且讓自己得足跡布滿了整個山谷,而花仍是那樣得自以為是。她不知道野草其實早已超越了她!
有一天,山谷下面發生了一次特大洪災!面對這突如其來得天災,野草早已習慣,而花卻不知所措……
洪災過后,野草仍然是綠得逼人眼睛。而花卻只剩下花芯,花瓣已被打散隨著洪水漂流而去。看來花已元氣大損。
花雖元氣大損,但性子仍是那樣,她說:“切,你別以為像這樣芝麻小得麻煩就能難倒我,我只是想換下新形象罷了!”
野草終究沒有理會花仍是默默地生長著……
又一年,山谷里鬧旱災。面對這次旱災,野草抵住了太陽的`酷曬,并自己尋找水源生存。而花卻在怨天尤人,就算如此也是無濟于事。
旱災過后,花已枯萎,她臨死前的最后一句話居然是“這世界太無聊了,我要走了!”
而野草雖然或多或少得受到了傷害,但最終還是保住了性命……
后來,野草以它頑強得生命力讓自己得足跡布滿了大江南北。
它說,它要感謝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因為是它們磨練了它!
小學哲理小故事作文2
業乃諸事起因之一,并且顯示出所做與所受之間的關聯。
佛住世時,印度有一對老夫婦,生活十分窮苦,只靠一小塊田地聊以饒糊口。
一天,他們感覺到自己越來越老,離死越來越近,應該利用為人的寶貴機會,在去世之前做一件積達福德和增長覺慧的事。
他們商量如何做最為妥當。碰巧舍利弗(佛陀最有智慧的弟子之一)就住在附近。于是他們決定邀請舍利弗尊者到他們的家中接受午餐供養,然后在舍利弗面前祈禱,以得其加持。
于是,這對老夫婦做好準備,請來舍利弗,以午餐供養,陳述所愿,并且得到舍利弗的加持。
事后一切如常,只是當稻米成熟,他們也像別人一樣去收割時,卻發現他們那一小塊稻田所產的根本不是稻米,而是純金。
不久,人人都在談論金稻田,這件奇聞很快就傳到信佛的著名印度國王阿閃世耳中。他自言自語地說:“這完全不應該。我是國王,我應該是那塊地的主人。”
于是他立刻命令大臣沒收老夫婦的土地,而將另一塊同樣大小的稻田賜給他們。
阿閃世王的使者奉旨前往,找到了老夫婦,叫他們搬到另一塊土地上去居住。但是這樣一來,沒收的金谷又變成稻米了,而在老夫婦移居的那塊新地上的稻米卻又變成了黃金。
獲悉此情,國王說:“去,再照樣做一次,把金米沒收。”
這樣連續做了七次,每次當使者沒收了老夫婦的地,而把另一塊給他們時,都發生了同樣的事情:國王得米,老夫婦獲金。
七次過后,人們特別想知道這件奇怪的事情的.緣由。于是他們去見佛,把情形描繪一番,佛聽后,為他們解釋了老夫婦今生做功德與其今生得果報之間的業緣。
六度萬行,“布施”為首。布施如同在田地播種,因緣和合時,就會開花結果。然而,發心布施要有智慧,若能以清凈心供養三寶,如同在沃土播種,果實必定豐碩肥厚。三寶是度脫眾生舍離老、病、死海之堅牢船,以清凈心、恭敬心、歡喜心供養三寶,令正法久住,必能為自己及大眾開創光明的未來。
供養財富不僅是種福田,更重要的是斷除貪心的修煉。物質財富的供養,不在質量和數量,重在無私的誠意。
小學哲理小故事作文3
鬼逼禪師,本來是個專門趕經懺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著月光歸去。
某一晚,他剛趕完一堂經懺,回程中路過一戶人家,院子里的狗不斷地向他咆哮著,他聽到屋子里傳來女人的聲音:“快出去看看,是不是賊?”
接著聽到屋子里的男人說:“就是那個趕經懺鬼嘛!”
他聽了羞赧地想著:“怎么給我起這么一個不好聽的名字呢?我為亡者念經祈福,他們卻把我叫做鬼!”
這時候,正巧下雨了,他便跑到橋下避雨,順道也打打坐,養養神,就盤雙腿而坐。
這時來了兩個真正的鬼,一個鬼說:“這里怎會有一座金塔?”
另一個鬼說:“金塔內有舍利,我們快頂禮膜拜,以求超生善道!”
于是兩個鬼便不停地拜他。
這個出家人坐了一會兒,覺得腿痛,于是放下一條腿來,改成單盤。
一個鬼就說:“怎么金塔忽然變成銀塔呢?”
另一個鬼說:“不管是金塔、銀塔,皆有舍利在內,禮拜功德一樣不可思議!”于是繼續膜拜。
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和尚感到腿痛難忍,于是把另一條腿也放下來,隨便散盤而坐。
這時兩個鬼齊聲大叫:“怎么銀塔變成土堆了?競敢戲弄我們,真是可惡!”
和尚聽到兩個鬼生氣了,立刻又把雙腿收起來,雙盤而坐。
兩個鬼又叫:“土堆又變成了金塔,一定是佛在考驗我們的誠心,趕緊繼續叩頭啊!”
這時雨停了,這位和尚自忖:我結雙盤,就是金塔;結單盤,就是銀塔;隨便散盤坐,就變成了泥巴,這結跏趺禪坐修行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議!
從此以后,他再也不趕經懺了,只管專心、精進修行,不久便智慧大開,獲得神通,自號“鬼逼”,因為是鬼逼而成就自己的修行。
精進是佛門弟子一生的.功課,學習是人終生的事情,它也正如逆水行舟一樣,不進則退。有大學問的人,貴在勤勉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在一點成就面前就沾沾自喜、滿足于現狀,再聰明的人也會有江郎才盡的那一天。
【小學哲理小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的哲理小故事04-01
少兒哲理小故事12-09
少兒哲理小故事04-04
勵志哲理小故事04-08
人生經典哲理小故事04-08
人生小哲理故事04-08
哲理人生小故事04-08
最有哲理的小故事04-02
最新哲理小故事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