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守望為題目的高中作文
偌大的麥田中有成千上萬的小孩在游戲,風吹麥浪,淹沒了那一個個迷茫的身影。他們又似斷線的風箏,隨波逐流,說也奇怪,有的人竟走到了麥田的盡頭——萬丈的懸崖。可憐,可惜,可怕啊。他們竟然還渾然不知,一步步走向虛無。
而他,永遠是站在懸崖邊唯一的大人,每當有小孩不知道危險而跑向懸崖時,他總會抓住他們。但誰都不屑去詢問他的名字,因為他只在眾人皆迷醉的夜晚默默發亮。
他就是這麥田里的守望者。
我曾不止一遍地讀過它,思考過他,并且每次對他的認知都會隨著閱歷的增加而改變。它就如同懸于夜空的皓月,每夜都是不同的,卻每夜都那么美得讓人舒適。
該書的主人公名叫霍爾頓·考爾菲德,他是一名中學生,出身于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他雖只有16歲,但比常人高一頭,整日穿著風衣,戴著獵帽,游游蕩蕩,對讀書絲毫不感興趣,即使面臨5門科目4門不及格要被開除了,他也毫不難受。就這樣,霍爾頓在同舍友打了一架后,就深夜離開學校在紐約開始了一天兩夜的游蕩經歷。雖然到結尾他回到了家,可是他卻生了場大病,又被送到了一家療養院里,至于出院后將被送到哪所學校,是否要好好學習,他對此已就絲毫不感興趣。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紐約,二戰的橫財使這個國家的經濟飛漲,社會中也充斥著物質與對物質的欲望,鮮有人發覺他們的精神已如朽木般到了觸之即亡的地步。作者在書中是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的,更重要的是,作者用了近乎現實主義的筆觸,將那個中產階級子弟彷徨、苦悶的精神世界盡數描繪,同時又如光滑的鏡面,無情而又不絲毫拖泥帶水地折射出資本主義社會精神文明的實質,為之震撼。當我第一次讀完時,心中情緒如麻般交織著,緊緊束縛了我對現現實的認知,似乎有了片刻的迷茫。
然而最近,我又鼓足勇氣重拾了這枚特殊的貝殼,仔細地聆聽著蘊藏其中的海聲、風聲;蛟S真是對事物認知的成長,我也能看到這書中的大環境了,也洞察到了那時資本主義社會又是如何充斥了物質而麻木了精神。其實,我同樣以一個中學生的視角來看,在這更多過著物質生活的社會中,反而更應該注重精神的養護。它就如在充斥著烏煙瘴氣的城市中,在堅硬無情的水泥地縫隙中,奇跡般的長出的一棵幼苗,渺小卻彌足珍貴。誰又能預料,未來世界是否會因這一抹綠色而變得更美好呢?
當然,這霍爾頓嘛,也是個十足的壞小孩,喝酒打架滿嘴臟話,甚至找妓女,這種種都表現了他想與這社會背離的愿望。他厭惡學校里的偽君子們,厭惡家長強迫他讀書卻只為了所謂的出人頭地,以便將來可以買輛混賬的凱迪拉克。他既然不愿同流合污,自然就無法好好念書了,因為或許他這般不用功的實質就是對資產階級現行教育的一種反抗吧。
其實,他也無可奈何,,在那生活環境中,他又能找到什么可貴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呢?老師們都是勢利的化身,諄諄教導的是可怕的利己主義信條:“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
我能感受到,霍爾頓便是那個鐵屋中少數醒著的人,至少他仍有理想,想做一名麥田里的守望者,看護孩童;他想離家出走,為的是遠離塵囂,過田園般的淳樸生活。然而,現實生活中,這些卻被一一擊破。
你還記得嗎,那天霍爾頓偷偷回了家,發現只有妹妹菲比一人,他就那么訴說著自己的苦悶與理想:“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里做游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呢,就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著,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一個跑向懸崖的孩子——我是說要是他們跑起來不看方向,我就得從那兒過來抓住他們。我整天就干那種事,就當個守望者得了!
這是離譜的想法,卻是他惟一想做的。
因為這樣,還可以守望著那份純真,那抹僅存的綠色。
【以守望為題目的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以守望為題的作文05-07
守望為題的作文04-01
以守望為題作文05-05
守望為題作文05-11
以守望為題的作文4篇04-01
以守望為題作文10篇03-07
以守望為話題的高中作文04-22
以皮囊為題目的高中作文05-12
以畫家為題目的高中作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