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朔門街初中作文
篇一:朔門街
頭一回去朔門街是在孩提時的一個節日,這條古街果然繁華,街道兩邊有許多店鋪。既有各式小吃店:魚圓店、大餅店、燈盞糕店、米塑店等;又有好玩的店:玩泥巴的店、古書古畫的店。狹長的一條古街,一路走來盡是新奇的玩意兒,舉頭望著高掛在頭頂上的大紅燈籠,一串串燈謎,讓小小的我倍感開心與新奇。估計是節日的緣故吧,在古街上游玩的人很多,人們時而信步瀏覽,時而駐足猜燈謎,很是熱鬧。
初中的繁忙使我好久沒去朔門街散步了,在一個初春的清晨,父母提議去游古街,我也正想重溫下古街的味道。一到那兒,我便被古街幽靜冷清的氛圍驚呆了,這似乎不是記憶中的古巷,褪去了繁華和熱鬧,只留下一片似水的寧靜。古街兩旁還留有緊湊在一起的矮矮的石屋,石屋的木門上倒貼著福字,一簇簇野草從墻角縫中鉆出來,給幽靜的古街增添了一點生氣。一家店鋪外插著布條,布條上印著店名,倒給人幾分古時店鋪的感覺。我靜靜地踏著青石板,和著古街的寧靜,木制的雕花窗棱,精致美麗,有些許的剝落,隱隱地透出一份滄桑美。
“固若金湯”的石刻更顯蒼老。前頭傳來嘩嘩的流水聲,摻夾著婦女的說笑聲,原來這兒的古屋也有人居住,我癡癡地盯著洗衣的婦女,聽著她們爽朗的笑聲,不禁幾分羨慕有心而發:在如此安靜的古街中,搓著自家的衣服,聽著清幽的鳥鳴,隔絕了一切市井的喧鬧,仿佛置身在“世外桃源”,這何嘗不是一種享受?
街道的中段是一群的酒吧間,清晨都還沒營業。據說很久以前,朔門街也曾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盡管街頭街尾不足400米,但它卻是鄉下進城的通道,它臨靠碼頭,購置貨物十分便利,不論柴米油鹽或是梳子針線紐扣,店鋪里是應有盡有,絕不會叫你空手而歸。
或許孩童時喜歡古街的熱鬧,喜歡古街中的新奇的玩意兒。隨著年齡的漸增,現在的我更喜歡古街的幽靜,喜歡在青石板上散步,品味著古街的滄桑古舊。在我覺得,寧靜的朔門街更有味道,仿佛有悠揚干凈的葫蘆絲聲,滌蕩著我疲憊的心,使我心也得著一份寧靜……
篇二:寂寞朔門街
朔門古街就在我媽單位旁邊,距離不過50米,所以,媽媽常向我提起。聽長輩們說,這兒以前挺繁華的,有許多小店,店主大多都是世世代代在這兒生活——將店鋪開在一樓,住房設在二樓。一般都是賣雜貨或者開染坊。小巷整天人頭攢動。
而幾個月前,我去朔門街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小巷里顯得冷清,零散地一些住戶,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爺爺、老奶奶。巷子里時常傳出一些狗叫,貓狗蜷在主人的腳下,偶爾才有人路過。
磚房上鋪著瓦,一部分房子的墻舊得都露出紅磚,一些剛被粉刷過,亮白亮白的,像新建的復古建筑。走了許久,在一個青石板上坐下歇歇腳,偶然聽見一個老奶奶坐在安樂椅上來回搖,用溫州話對對面的一個老人說:“唉,以前這個巷弄全是店子,鬧熱得很,哪是現在那么冷清!”對面的老人接話道:“子孫兒女都走出巷弄了,不要住在這里了。”
根據二位老人說的,我向左右兩邊望了望,要么是緊閉著大門,要么是幾位老人在門前敘舊,沒有多少人走動。朝巷子里面走,冒出幾間酒吧和茶館,星星點點幾家煙酒店,似乎與巷子外頭的老房子不很協調。我跟著爸爸走進了他朋友金叔叔的茶館,將茶具擺上,開始攀談。金叔叔告訴我們:“孩子,你們現在看見的其實不再是我們那個年代或者你們爺爺那個年代的朔門街了,那時它并不是老巷,而是一條商貿街,我們小時候經常拿著幾毛錢去買那種幾分錢五顆的劣質糖,吧唧著嘴巴走在巷弄里亂逛的……這樣吧,我帶你們去看看以前這兒賣的陶器,你們還可以試著做一下。”
于是,我們來到了那家所謂的“復古小店”。門口擺著一些做工精致的瓶子罐子,用顏料勾出了美麗的條紋。進店,店主阿姨呈現了幾件毛坯工藝品,雖粗糙,卻略微有些樣子。看了示范后,我輕而易舉的做了一個花瓶毛坯,又留了幾件成品作紀念。這條古舊的巷弄,也許多虧了這些小店、酒吧和茶館,才引來一點人氣,留住幾位游客,否則真的會愈來愈寂寞和冷清的。
篇三:逛朔門街
媽媽開車送我們到朔門街,我在車里特別的興奮,因為我要跟同學一起在此過生日,做餅干,吃比薩。
到朔門街口碰到了鄭心禾,我便和她一起走。石板路很平穩,也有許多小巷,四周全都是老房子,還有狗在朔門街悠閑地走著。
走著走著,我便看見一只小貓,叼著老鼠,我就趕忙去追,追著、追著、小貓跑進洞里不見了。
媽媽問了一個老人,“朔門街手工店怎么走?”老人說:“先向前,再向左走。”媽媽趕快對我們說:“走錯了。”我們掉頭往回跑,照著老人說的,沒想到我們又跑過頭了,直到好遠才收住腳。媽媽在后面碰到了同學的爸爸,說是在一間小小的屋子里面。我們轉身又跑,終于看到了小小的那間屋子。沒想到:手工店居然在一個小小的屋子里面。朔門老街藏著許多小店。
篇四:參觀朔門街
在溫州市區,如果說哪條老巷弄最有老韻味的話,我想朔門街最有可能“當選”。
周日上午,我們一家三口來到朔門街參觀。下了車,只見一個由青磚砌成的一道牌坊,上面寫著三個大氣的字:朔門街。
我們三人緩緩往街里走去,邊走邊看兩旁的老房子。有的老房子瓦上還留著許多青苔,房子大多是木制的,如果你隨意推一下這些房子的門,你會聽到發出的“嘎吱嘎吱”的聲響。
朔門街的路不是非常平坦,不是水泥路,而是那種由大塊的石板鋪成的路。朔門街里的行人也不怎么多,因為多是獨門獨戶。不過,你時常會發現白日里一些庭院的主人會拿張靠椅坐在門外與人談笑風生,好不自在!
走著走著,我們發現了一個敞開門的大庭院,趕緊走進去,可能由于太匆忙了,竟忘記看這庭院的名字了。走進庭院,只見右方有一只古井,井上長滿了青苔,古井由大塊石頭砌成,井水甚是清澈。左邊種了很多花花草草,遠遠聞到一陣清香,只見一位老奶奶在修剪枝葉,我覺好奇,便詢問她,她笑答:“我愛好養花養草,所以就栽了這些植物!”我點點頭,又向四周看去,只見一些樹木和幾個架子,看上去好像是為爬山虎準備的。
再往里走,遇見一中年婦女在廚房間里做飯,這香味引得我口水直流。另有一老婦人在院里織毛衣,而一位老爺爺在和她談話,我們的到來打破了寧靜,沒等他們開口,我媽解釋:“我們只是來參觀的!”那兩位老人聽了繼續說自個兒的話。我抬頭望向左上方,一個破木樓梯直通二樓。我想上去參觀參觀,可時間不多了。很可惜,只好退出。
走出了老院子,再繼續向前,路遇幾家老牌面館,因為現已是正午,便在一家面館里吃了午餐。餐后,我們便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參觀完朔門街,我不禁驚嘆于它的古韻,并向往那些住在朔門街的悠閑自在的生活了。
篇五:朔門街調查記
星期五,班主任老師“命令”我們這小組去調查問卷——人們春節都干些什么?我們把調查地點定在朔門街。
剛到朔門街,呀!一家家店鋪張燈結彩,街上的人來來往往,幾乎要肩碰著肩,腳踩著腳才能走過去。看著這么熱鬧的街市,我們不免有些膽怯了;跟這些陌生人說話,他們會不會不理我們?會不會配合我們調查?要是我們說錯了該怎么辦?
隊友們都把我當成了“擋箭牌”,他們卻躲在后面,一個勁兒地說:“凱翔,你去問吧……”媽媽鼓勵我說:“沒關系的,凱凱,你要相信你是最棒的!”媽媽的話使我有了勇氣。
這時候,迎面走來一位笑瞇瞇的阿姨;我就鼓足勇氣,上前鞠了個躬,問道:“阿姨您好,請問春節您一般是怎么過的?”只見阿姨笑了笑,說:“春節嘛,就在家里過,吃團圓飯,探望朋友,走走親戚。”她邊說邊用親切的目光看著我,我趕緊說了聲;“哦,謝謝!”我終于松了口氣,短短幾句問答雖然很簡單,但還是需要一點勇氣的,不過一切確實沒我想象中那么難。
最有趣的要數小李了,他看到一位叔叔站在那兒,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張開金口,可能太緊張了吧,面無表情,可沒想到那位叔叔的表情居然故意和小李一樣嚴肅:“我?除了喝酒就是打麻將,累了睡覺,好了!”天哪,這回答,還有那表情,如果你在場的話保證你也會笑掉大牙的。
【朔門街初中作文】相關文章:
天使街初中作文12-09
門,其實開著的初中作文04-16
門其實開著的初中作文04-20
游極星門初中作文04-22
安門初中寫事作文04-24
王朔的經典語句收錄04-21
以門為話題的初中作文五篇12-09
門其實開著初中生作文04-08
美食街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