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課趣味正濃作文
前天我正在做飯,無意間與孩子進行聊天。
“孩子,我想問個問題?”
“啥問題?”女兒高興地說。
“學生在課上為什么不認真聽講啊?” (孩子以為是針對高中學生,也許是自己)
“聽不懂。” 他隨口答道。
“我說的是小學生,他們剛上學有啥聽不懂的?”
“哦。那是上課的時候沒興趣。”
“咋沒興趣?”
“如果每次上課都像玩游戲,或看動畫片一樣,誰不喜歡?”
……
孩子的回答讓從教二十多年的我頗為震驚。我原本以為女兒一定會回答: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是因為他不遵守紀律,不體諒老師的苦衷,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可是女兒的回答卻是從學習的本身出發,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這使我不得不再一次思考學生不認真聽課的真正原因?作為老師的我常常把責任歸咎于學生,光明正大的聲稱是學生的素質決定,其實真正需要反思的乃是我自己,我自己的課堂。于是我想必須從現在開始,從當下的課做起,讓學生愉快的學習,快樂的成長。
《寓言二則》就是我的試驗田。這篇課文講了《亡羊補牢》、《南轅北轍》兩個故事。學生對這兩個故事并不陌生,理解寓意也不難,怎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時感到有趣呢?
我首先從題目入手,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寓言?(寓言就是用假托的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今天學習的《亡羊補牢》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請大家讀課文,待會說一說故事的內容。
接下來我讓學生欣賞課文情景畫面,學生看的有滋有味,不時還會笑出聲來,看起來他們比較感興趣,可惜這畫面沒有聲音。我靈機一動,何不讓學生給畫面配音呢?我馬上把這個想法告訴學生,學生很感興趣。
下面我讓學生步步深入學習課文。第一環節是看畫面,讀課文;第二環節是看畫面,說課文;第三環節是三人小組合作配音并上臺表演。學生興高采烈,不一會兒基本上會講這個故事了。
下面進入理解課文了。我向學生挑戰,《亡羊補牢》的“亡”的意思,有的學生說是死亡,有的學生說是丟失,班里形成兩種意見。這意見孰對孰錯我暫不揭曉,只是讓他們自己從中尋找答案,找到你意見的證據。學生認真地讀課文,在小組內討論商量,學習氛圍空前濃厚。經過幾輪辯論,學生終于知道了“亡”在本文的意思。“牢”也是學生爭議的焦點,我仍然讓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真正理解“牢”在文中的意思是“羊圈”。這是學生不費吹灰之力理解了題目的真正含義。最后讓學生體會《亡羊補牢》所寄予的道理。“知錯就改為時不晚”“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等。
短短的40分鐘,我覺得學生通過讀課文、說課文,講故事、表演、辯論等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能力得到了鍛煉。鈴聲響過,學生仍然興奮不已。學習著,也快樂著,何樂而不為呢?
【語文課趣味正濃作文】相關文章:
墨香正濃作文01-17
秋光正好,秋意正濃12-07
趣味作文精選04-06
趣味數學作文01-06
趣味初中作文12-09
語文課上作文04-05
趣味科學初中作文12-07
以趣味為話題的作文11-03
趣味吃梨作文08-25